此國是中國倆朝四帝的心中大患,到死都想滅了,最終被唐高宗拿下

歷朝歷代以來,對一些某一些疆土,帝王們都想要將其佔為己有。開疆擴土,這也是每一位君王建立豐功偉績的第一步。而其中有一個國家,卻是歷史上的2個朝代,4個君王的心腹大患,甚至死都想要將其消滅掉,佔其領土。這個國家就是高句麗。

此國是中國倆朝四帝的心中大患,到死都想滅了,最終被唐高宗拿下

高句麗到底有什麼“魔力”?讓兩朝四帝都對它“念念不忘”呢?其實主要是因為高句麗的發展越來越大,漸漸的勢力增強,成為了中原的一大威脅。

高句麗是中國古代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政權,它跟高麗是完全不一樣的。公元918年,雖然在朝鮮半島出現了高麗政權,但兩者沒有任何的直接繼承關係,高麗只不過是沿用了高句麗的稱號罷了。

此國是中國倆朝四帝的心中大患,到死都想滅了,最終被唐高宗拿下

原本,高句麗並不是很大。不過,自從漢末時期以後,天下四分五裂,再加上中原地區戰亂不斷。好不容易晉朝一統了天下,可奈何這司馬家族的人能力不足啊。皇室中內訌,直接導致了西晉的滅亡。也就是在中原內亂的這幾年,高句麗趁機發展地盤,勢力與日俱增。

通常來講,遊牧為生的少數民族往往發展快,衰敗也快。但高句麗卻是一個例外,它不僅擁有自己廣闊的耕種地,且還有非常穩定的經濟基礎。因此,這個國家維持了近幾百年的時間都強盛不衰。從隋朝到唐朝,不管是隋文帝還是隋煬帝,亦或者唐太祖、太宗、高宗都想要消滅高句麗這個北方政權。

此國是中國倆朝四帝的心中大患,到死都想滅了,最終被唐高宗拿下

為了滅掉這個大威脅,隋煬帝曾經三徵高句麗。第一次東征的時候,並不是很順利,隋軍反而遭受到了高句麗軍隊的猛烈抵抗。且因為隋煬帝的指揮作戰出現錯誤,這才導致了隋朝慘敗而歸,損失非常慘重。而這個時候,隋朝國內也發生了農民起義。

到了第二年的時候,隋煬帝又開始了東征。不過,這一次的東征並沒有成功發起,主要是因為當時楊玄感叛亂,為了平叛便不得不放棄了東征的計劃。

此國是中國倆朝四帝的心中大患,到死都想滅了,最終被唐高宗拿下

公元614年的四月份,隋煬帝再一次對高句麗發動了戰爭。這已經是其第三次東征了。這一次,雖然高句麗派遣了使者來到隋朝求和。為了表達求和的誠意,還將之前投靠高句麗的隋朝叛臣給綁了回去。但是,等隋煬帝撤軍回朝之後,高句麗國王卻不按照其命令入隋,還拒絕放先前俘虜的隋朝軍民們。後世的中原人後來到了高句麗,看到之前被俘虜的隋朝人都紛紛感嘆落淚。

隋煬帝三徵高句麗,並沒有給隋朝帶來任何的利益,反而帶來了更糟糕的影響。這三次大規模的東征,不僅大量消耗了國力, 還造成了民不聊生的現象,階級矛盾不斷的激發,從而導致了隋末農民起義。

此國是中國倆朝四帝的心中大患,到死都想滅了,最終被唐高宗拿下

到了唐朝,唐太宗親征高句麗,給予其沉重的打擊。不過,到太宗駕崩也未能將其消滅。一直到唐高宗即位,才聯合新羅的兵力先滅掉了高句麗盟友國家百濟。然後,又進一步攻擊高句麗。其在孤立無援之下,最終被唐軍滅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