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地鐵站名背後的故事.1號線(下)

之前介紹過1號線半數車站名稱由來,今天繼續一起來了解剩下的車站,一起探尋長沙!

長沙地鐵站名背後的故事.1號線(下)


  1. 南湖路:位於南湖路口而得名,南湖路修建於1957年,路名得名於“南湖港”。南湖港為古長沙城湘江東岸的避風良港,早在《水經注》中便有關於其的記載。

  2. 黃土嶺:黃土嶺相傳得名於本地優質的黃泥,過去家庭主要的燃料為蜂窩煤,其製作原料需要黃泥,而黃土嶺這個地方的黃泥最好。現在黃土嶺早已成為城南有名的商圈之一,地名留存於黃土嶺路(東起韶山路—西至芙蓉路)、黃土嶺社區(隸屬於天心區金盆嶺街道)。

  3. 塗家衝:地名來源無考,但顧名思義,衝指山區間的平地,塗家衝古時在長沙城外,極有可能這片土地屬於某塗性人家居住耕作之地。值得一提的是,本站離麻園塘街及其同名公交站更近,市民廣泛所指的塗家衝及同名公交站在本站北邊數百米。


  4. 鐵道學院:即長沙鐵道學院,1953 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四川大學、雲南大學、華南工學院的鐵道專業調往長沙組建中南土木建築學院(即湖南大學)。1960 年 9 月 15 日,根據鐵道文件,以湖南大學的鐵道建築、鐵道運輸、橋樑隧道三個係為基礎,增設數理力學系、電信系,成立長沙鐵道學院,直屬鐵道部領導。2000年,中南工業大學、湖南醫科大學、長沙鐵道學院三校合併組建中南大學,現為中南大學鐵道校區。

  5. 友誼路:位於友誼路口而得名,友誼路西起新開鋪路,東至韶山路,是城南重要的城市次幹道之一。

  6. 省政府:本站毗鄰省政府而得名。省政府舊址位於長沙市中心的五一路。2004年,為加速長株潭一體化進程,拓展長沙城市新區,促進長沙經濟社會發展,省政府機關南遷長沙市天心生態新城。

  7. 桂花坪:老地名,現設有桂花坪街道。桂花坪街道的前身是長沙市園藝示範繁殖場。1968年12月,長沙市園藝場劃歸郊區管轄。1970年,湖南省高級獸醫研究所下放郊區管轄,並與市園藝場合併為市園藝示範繁殖場。1996年,劃入天心區。

  8. 大託:準確應該是大圫。圫,水邊,用於地名。大託鋪火車站始建於1911年,最早的粵漢鐵路建設時就設置了大託鋪火車站。20世紀50年代建設了著名的大託鋪機場,成為湖南地區空中交通重要的進出港直至1990年初。

  9. 中信廣場:毗鄰中信新城,不排除植入廣告。本站與長株潭城際鐵路先鋒站距離不遠。很多人覺得應該使用老地名先鋒,與城鐵統一,方便換乘。

  10. 尚雙塘:本站沿用的尚雙塘老地名,目前在各級區劃中沒有使用,由來暫未找到。尚雙塘站也是目前長沙地鐵唯一高架車站。

長沙地鐵站名背後的故事.1號線(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