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紮根省級貧困村7年的他,爲村民開創了這幾種增收渠道……

想不到!扎根省级贫困村7年的他,为村民开创了这几种增收渠道……

導 讀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區城門鄉金橋村原是個後進村,在全鄉各項評比中排不上名次。全村1927人,常住的僅200多人,多數人上了年紀,建檔立卡貧困戶有25戶。這幾年,村裡雖然裝上了太陽能路燈,建成了便民服務站,基礎設施達到了“及格線”,但離脫貧致富還有著不小的差距。

想不到!扎根省级贫困村7年的他,为村民开创了这几种增收渠道……

胡玉興(左二)與村幹部商討產業扶貧示範園的種養區域劃分。

“你放開手腳大膽幹吧。”今年1月,胡玉興帶著鄉領導的囑託,一肩挑起村書記、村主任的重擔。這是胡玉興三到金橋村任職,他的職業生涯和這個省級貧困村關係格外密切。2011年至2013年,任金橋村書記助理;2013年至2017年,在城門鄉政府工作,兼任金橋村第一書記;2018年1月,金橋村兩委換屆,胡玉興書記、主任一肩挑。

2011年擔任金橋村書記助理時,胡玉興是帶著幹一番事業、帶富一村群眾的美好願望去的。他從跟著看到帶頭幹,自主創建了500畝苗木基地,合作社吸收了26戶村民,其中貧困戶6戶。

鄉村要振興,脫貧是前提。他深知,摘掉貧窮帽,還得靠產業發展。今年1月,胡玉興把產業振興的設想向鄉里做了彙報,恰巧,區裡決定在金橋村設立產業扶貧示範點,胡玉興的勁頭更足了。

“光靠‘上面’給不行,改變面貌還得靠自己幹。”胡玉興指著金橋村裡的一大片地說,“要不了多久,這裡將是513畝的扶貧產業園。”

扶貧示範園都有哪些項目呢?建扶貧大棚,種植中草藥和精品苗木;實施蝦稻、魚稻共作……放眼望去,大棚安裝到位了,有機水稻黃澄澄一片,中草藥育苗也在順利推進……

產業園如何幫助貧困戶脫貧?胡玉興介紹,以扶貧大棚為例,合作社統一供應種苗、統一大棚標準、統一技術服務,吸引貧困戶加入,通過有機蔬菜、特色採摘等項目獲得收益。為了激發貧困戶的內生動力,村裡鼓勵貧困戶從銀行貸款投入大棚建設。一般來說,貧困戶貸款銀行是不敢放的,這個瓶頸如何突破?金橋村的做法是村集體擔保。同時村裡還鼓勵幹部入股產業項目,以增強群眾創業的信心。胡玉興說,通過這個辦法讓村幹部、貧困戶擰成一股繩,想在一起、幹在一起。

今年5月,胡玉興在浙江安吉參加培訓,結識了某農業龍頭公司負責人,培訓一結束,他便邀請這位負責人來金橋村考察,商談合作方案。示範園涉及的農業項目不少,胡玉興不僅聯繫農業龍頭公司合作,還請了中草藥專業的研究生進村指導。“產業示範園要真正發揮示範作用,必須做出特色與水平。”有了智力支持和技術指導,胡玉興對產業的未來更加有把握了。

“現在最主要的問題還是資金缺口。”政策扶貧資金、幫扶單位的援助資金已陸續到位,然而土地流轉費用、基礎設施建設費用等前期投入已經超過了100萬,資金缺口很大,胡玉興便不停地往愛心企業跑,爭取更多的支持。同時,還要做農戶的思想工作。“農田裡挖了水渠,今後還能恢復嗎?”有機水稻項目開展後,不少農戶找到胡玉興諮詢各種各樣的問題,胡玉興從現代農業特點、土地流轉合同談到產業發展前景,一五一十講大白話、大實話,打消了農戶的疑慮。

扶貧示範園除了為貧困戶謀福利,如何增進其他村民的福祉?“我家不是貧困戶,能加入產業項目不?”連日來,多位村民跑到村委會向胡玉興瞭解項目情況。胡玉興召開村民小組長會議,向大家許諾“想致富的都可以加入村裡的項目”!

  • 流轉土地拿一點,入股分紅分一點,投工投勞掙一點,多種渠道增收,胡玉興描繪著產業的美好藍圖,讓老百姓有了幹頭、有了盼頭。

圖 片 | 楊風勝

編 輯 | 劉 瓊

中共中央組織部委託創辦

想不到!扎根省级贫困村7年的他,为村民开创了这几种增收渠道……

網站投稿:[email protected]

報紙投稿:[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