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收藏家,爲什麼對銀器那麼著迷,原因在這裡!

浩浩寰宇,漫漫歲月。當人類第一次發現大自然造化出的潔白的金屬銀時,它像一顆明亮的流星劃過天穹,激起了一段美好的聯想。此時,人類已跨入到公元前4000年,在充滿夢幻般的兩河流域的新月形沃地一一美麗的美索不達米亞,產生了第一件由人類手工製作的銀器。美索不達米亞,位於亞、歐非三大洲交接處,對於亞洲講,它是西方:對於歐洲講,它又是東方。此件銀的器的產生,成為西方人稱銀器為:“來自東方的銀器”的原因。因而最初的銀器被稱為:“Easterling”東方的銀器,後來,到了13世紀,西方銀器逐步增多,人們去掉了Ea字母,開始在鈍銀器上打上“ Sterling”標記,其作法一直延續至今。

全世界的收藏家,為什麼對銀器那麼著迷,原因在這裡!

很難想象,在科學技術尚不發達的幾千年前,人類的一雙手如何將銀塊碾為銀片,繼而製出銀光閃閃的器皿。從此,藝術化的白銀載著人類美好遐想想飛向了夢幻般的銀器王國。這一來自東方的銀質精靈成了世界上銀器製作的初始模式。13世紀後,人類製作銀器的技藝不斷提高,多數銀器的純度可達到92.5%。白銀為貴金屬,很多國家將它作為貨幣,因而致使統治者及政府管理機構,將銀器作為重要器物進行監管。再後來,多數國家都對銀器的製作、鑑定,銷售制定了嚴格的監管制度,將銀器置於嚴格的管理之中。


全世界的收藏家,為什麼對銀器那麼著迷,原因在這裡!

白銀及銀器的產生,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明顯的影響。它體現了人類財富集聚、保存、觀賞、陳列、實用等多重價值:它又是賦稅、獎勵、貢奉、贈送、施含、懸賞的實現方式;甚至成為爭奪、搶掠、賄賂、賭博、分髒的對象。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及軍事都因它而變得深奧莫測,變得異常豐富多彩。

全世界的收藏家,為什麼對銀器那麼著迷,原因在這裡!

正因為此,人們對自銀充滿了希望與幻想。在中國,人們把夜空中密集而璀璨的星群稱為銀河,而將赤經17時42.4分,赤緯-28度55秒稱為銀河系的中心一一銀心,可見銀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不僅如此,世界各國各地區及各個民族,對白銀同樣倍加珍視,對用白銀製成的器物分外青睞。數千年各國的能工巧將大顯身手,製作了眾多姿多彩的銀器,形成了不用風格與流派。

全世界的收藏家,為什麼對銀器那麼著迷,原因在這裡!

早期,英國將銀器與貨幣英鎊等同起來。當戰爭降臨時,將銀器熔化鑄成銀幣,用以支付戰爭費用。當和平到來,又將銀幣制成銀器。因而造成銀器與銀幣不可分割的關係。它們的純度相同,都是92.5%,具有同等的價值。這種純度的銀塊被鑄成英鎊,稱之為英鎊銀,後來國際白銀組織制定了國際銀製品的統一標準,那就是92.5%,因而目前的銀製品上均被打上了925標誌。由於當時在英國產生銀幣與銀器的不斷轉換,為了保值,英國制定了對銀器的極為嚴格的監管制度和手段。

全世界的收藏家,為什麼對銀器那麼著迷,原因在這裡!

白銀在地殼中僅含億分之是珍稀金屬之一,又曾是多國作為貨幣的材質,因而受到各國的嚴格管理與控制,繼而成為列強的爭奪對象。舊中國在這種爭奪中深受損害,僅在1901年簽訂的《辛丑條約》中,中國就被迫賠償列強包括利息共計10億兩白銀,雖然沒有全部給付,但或許今日某件華麗的西方銀器中,就含有當年從清政府掠奪的白銀成分。中華民族是聰明、勤勞、智慧的民族,早在商周時期,中國就開始了銀器製作。至唐,由於中西方銀器的交流,有相當數量的外國銀器傳入中國,在東西方銀文化的交融中,中國銀器的水平達到博大精深的程度。在多年的交往及爭戰中,一批十分珍罕的中國銀器流落到世界各地,成為不可多得的奇珍異寶;而又有一些西方銀器,落戶於中國大地,也堪稱風毛麟角。然而,就是通過這些東西方銀器的互通,近而增加了東西方社會人文的廣泛交流。

全世界的收藏家,為什麼對銀器那麼著迷,原因在這裡!

今日,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中國的不斷崛起,中國的收藏隊伍不斷壯大,一個新的收藏西方藝術品的高潮正在到來。作為一個分支,銀器以它獨特的魅力與特性,越來越受到中國收藏者的青睞。“ 亂世金銀,盛世典藏”,表明了用貴金屬白銀製成的藝術品,無論在亂世還是盛世,都是收藏的最佳選項之一。而西方銀器存留在中國的數量有限,廣泛收藏與深入研究便顯得十分困難。另外,銀器在國際市場價格不菲,收集的機會又少之又少。然而,中西方文化和藝術品的交流是不可阻擋的,任何事物,無論其如何迷霧深鎖,只要刻苦發掘與研究,都會顯現出其豐富多姿的內涵與真貌。好在近來有不少中國留學生與出國人員帶回了不少銀器,因而形成了一次收集西方銀器的新的高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