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民在家門口可預約北京、上海三甲醫院專家視頻看診

中山市民在家門口可預約北京、上海三甲醫院專家視頻看診

“實在沒想到,能有機會在家門口面對面諮詢北京協和醫院的專家。”上週,家住火炬區實地璟湖城的李女士坐在了家有健康社區醫療門診的“遠程醫療中心”設備室內,通過多媒體設備與北京協和醫院的專科專家進行了近1小時的遠程看診。她也成為了中山首位使用該項服務的市民。記者瞭解到,8月底家有健康正式引入了遠程醫療服務,市民可以通過預約的方式請來北京、上海等三甲醫院的專家視頻看診。那麼,這種足不出戶的方式究竟成效如何?

記者走訪

本地八旬臥床老人請來北京協和醫院專家視頻看診

記者在走訪中瞭解到,上述首位在家有健康社區醫療中心接受遠程醫療看診的李女士,其實是為家裡行動不便的老人在諮詢病情。李女士告訴記者,父親今年已經80歲,由於腦梗、糖尿病等疾病長期在家臥床,早前骶尾部出現壓瘡,隨後面積逐漸增大。

眼見父親每天飽受傷口疼痛煎熬,加上在本地醫院的治療效果不佳,李女士在得悉社區門口的家有健康近期推出遠程醫療的服務後,便主動提出請外地名醫看一看。

採訪當日,記者在家有健康遠程醫療中心看到,預約看診李女士及家有健康的家庭醫生一起坐在屏幕前,向北京協和醫院的內分泌科專家講述著父親的病情,屏幕裡的專家仔細詢問和聆聽,並現場分析了病情、和中山本地三甲醫院出具的檢查報告(通過高清掃描設備實時上傳到在線看診平臺)。在經過近一小時的會診後,協和醫院的醫生綜合制定了李大爺的治療方案和護理方案,同時提醒家庭醫生治療過程的注意事項。

“接下來家有健康的社區家庭醫生將執行協和醫院醫生給出的治療方案,連續1個月為李大爺進行入戶治療,希望屆時李大爺的壓瘡得到有效控制,並逐步好轉。”家有健康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像李大爺這種長期臥床的病患者,要讓他親自到北京、上海這些大醫院就診是個困難且開銷頗大的事情。相比之下,現在患者家屬在社區內就可通過醫療平臺與大醫院的大專家實時對接,實現了“專家線上給方案,家庭醫生線下執行操作”的一站式聯合就醫服務。這樣的好處在於既延續了醫療專業性,又免去了老人異地就醫的奔波,將優質醫療資源延伸到“家門口”。

行業觀察 遠程醫療,重在資源整合和服務體驗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漸行漸近,一線公立醫院資源高度緊張的大環境下,讓優質醫療服務延伸到社區“家門口”,這不但是老百姓的共同心願,也是目前國家醫療改革的努力方向。

“讓廣大患者不必異地就醫,就能享受到三甲醫院權威專家的診治,是遠程醫療致力實現的目標。”家有健康總經理李穎告訴記者,作為一個由國內大型房企實地地產投資的民營社區醫療品牌,總部位於北京的家有健康通過聯合了北京、上海大多數國家一線三甲醫院的科室資源,利用互聯網手段,使得優質醫療資源能對接更多的醫療需求。

記者在家有健康目前對接的醫院列表上看到,目前其對接的主要是市民較為熟悉的“明星級”知名醫院,如北京協和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北京天壇醫院、上海瑞金醫院等北京、上海等十多家醫院的優勢醫療科室,患者預約時間由星期一到星期天不等。李穎表示,預約就診時間一方面取決於不同醫院專家的排班,另一方面也取決於患者本身就診時間,並就雙方時間進行提前協調。對於一些綜合病情比較複雜(如需要接受重大手術)的患者,目前遠程醫療平臺還可發起上述跨區域醫院的多個專家,並進行線上多方聯合會診,從而給出較權威的治療方案。

至於患者比較關注的收費問題,記者瞭解到,以上述患者李大爺的常規預約情況來看,整個30分鐘到1小時的專家收費約為300元。至於跨醫院專家聯合會診的收費則需取決於具體專家人數以及醫生而定。其中,“臨床會診”、“影像會診”和“臨床門診”是最常用的三個服務內容。

“在當今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優質的醫療資源應當通過各種創新手段惠及更多人群,這不僅是民間優質醫療機構對市場形勢的判斷和捕捉,更重要的是體現醫療行業真正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李穎表示,相比起前往人生地不熟的一線城市扎堆排隊看病,遠程預約不但免去了患者以及家屬周居勞頓之苦、節省了大量的交通住宿費用,更重要的是保證了患者的就診服務質量。這種服務質量指的是專家看診時間、專家預約成功率等,而這往往是很多異地就醫患者無法保證的。

家有健康的創始人張鵬也表示,遠程醫療服務讓患者以較低的成本獲得優質的醫療診治資源,然而,患者並不是唯一從中受益的群體,事實上,基層的家庭醫生、社區醫生和醫院、醫療機構也獲益匪淺。

“我們知道,中國的醫療資源呈倒金字塔式分佈,醫療人才更是如此。頂尖的、權威的專家幾乎都集中在一線城市的三甲醫院,身處基層的醫生往往很難得到鍛鍊提升的機會,但通過遠程醫療這一方式,他們能得到權威專家的實時帶教指導,這對於他們能力的提升,無疑是一個難得的機會,醫生的專業技能提升了,社區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的實力也會因此提升,從而在用戶心中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口碑。”張鵬表示。(梁展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