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民在家门口可预约北京、上海三甲医院专家视频看诊

中山市民在家门口可预约北京、上海三甲医院专家视频看诊

“实在没想到,能有机会在家门口面对面咨询北京协和医院的专家。”上周,家住火炬区实地璟湖城的李女士坐在了家有健康社区医疗门诊的“远程医疗中心”设备室内,通过多媒体设备与北京协和医院的专科专家进行了近1小时的远程看诊。她也成为了中山首位使用该项服务的市民。记者了解到,8月底家有健康正式引入了远程医疗服务,市民可以通过预约的方式请来北京、上海等三甲医院的专家视频看诊。那么,这种足不出户的方式究竟成效如何?

记者走访

本地八旬卧床老人请来北京协和医院专家视频看诊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上述首位在家有健康社区医疗中心接受远程医疗看诊的李女士,其实是为家里行动不便的老人在咨询病情。李女士告诉记者,父亲今年已经80岁,由于脑梗、糖尿病等疾病长期在家卧床,早前骶尾部出现压疮,随后面积逐渐增大。

眼见父亲每天饱受伤口疼痛煎熬,加上在本地医院的治疗效果不佳,李女士在得悉社区门口的家有健康近期推出远程医疗的服务后,便主动提出请外地名医看一看。

采访当日,记者在家有健康远程医疗中心看到,预约看诊李女士及家有健康的家庭医生一起坐在屏幕前,向北京协和医院的内分泌科专家讲述着父亲的病情,屏幕里的专家仔细询问和聆听,并现场分析了病情、和中山本地三甲医院出具的检查报告(通过高清扫描设备实时上传到在线看诊平台)。在经过近一小时的会诊后,协和医院的医生综合制定了李大爷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方案,同时提醒家庭医生治疗过程的注意事项。

“接下来家有健康的社区家庭医生将执行协和医院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连续1个月为李大爷进行入户治疗,希望届时李大爷的压疮得到有效控制,并逐步好转。”家有健康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像李大爷这种长期卧床的病患者,要让他亲自到北京、上海这些大医院就诊是个困难且开销颇大的事情。相比之下,现在患者家属在社区内就可通过医疗平台与大医院的大专家实时对接,实现了“专家线上给方案,家庭医生线下执行操作”的一站式联合就医服务。这样的好处在于既延续了医疗专业性,又免去了老人异地就医的奔波,将优质医疗资源延伸到“家门口”。

行业观察 远程医疗,重在资源整合和服务体验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渐行渐近,一线公立医院资源高度紧张的大环境下,让优质医疗服务延伸到社区“家门口”,这不但是老百姓的共同心愿,也是目前国家医疗改革的努力方向。

“让广大患者不必异地就医,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权威专家的诊治,是远程医疗致力实现的目标。”家有健康总经理李颖告诉记者,作为一个由国内大型房企实地地产投资的民营社区医疗品牌,总部位于北京的家有健康通过联合了北京、上海大多数国家一线三甲医院的科室资源,利用互联网手段,使得优质医疗资源能对接更多的医疗需求。

记者在家有健康目前对接的医院列表上看到,目前其对接的主要是市民较为熟悉的“明星级”知名医院,如北京协和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天坛医院、上海瑞金医院等北京、上海等十多家医院的优势医疗科室,患者预约时间由星期一到星期天不等。李颖表示,预约就诊时间一方面取决于不同医院专家的排班,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患者本身就诊时间,并就双方时间进行提前协调。对于一些综合病情比较复杂(如需要接受重大手术)的患者,目前远程医疗平台还可发起上述跨区域医院的多个专家,并进行线上多方联合会诊,从而给出较权威的治疗方案。

至于患者比较关注的收费问题,记者了解到,以上述患者李大爷的常规预约情况来看,整个30分钟到1小时的专家收费约为300元。至于跨医院专家联合会诊的收费则需取决于具体专家人数以及医生而定。其中,“临床会诊”、“影像会诊”和“临床门诊”是最常用的三个服务内容。

“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优质的医疗资源应当通过各种创新手段惠及更多人群,这不仅是民间优质医疗机构对市场形势的判断和捕捉,更重要的是体现医疗行业真正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李颖表示,相比起前往人生地不熟的一线城市扎堆排队看病,远程预约不但免去了患者以及家属周居劳顿之苦、节省了大量的交通住宿费用,更重要的是保证了患者的就诊服务质量。这种服务质量指的是专家看诊时间、专家预约成功率等,而这往往是很多异地就医患者无法保证的。

家有健康的创始人张鹏也表示,远程医疗服务让患者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优质的医疗诊治资源,然而,患者并不是唯一从中受益的群体,事实上,基层的家庭医生、社区医生和医院、医疗机构也获益匪浅。

“我们知道,中国的医疗资源呈倒金字塔式分布,医疗人才更是如此。顶尖的、权威的专家几乎都集中在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身处基层的医生往往很难得到锻炼提升的机会,但通过远程医疗这一方式,他们能得到权威专家的实时带教指导,这对于他们能力的提升,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医生的专业技能提升了,社区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实力也会因此提升,从而在用户心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口碑。”张鹏表示。(梁展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