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透未来」圆桌论坛:借势·共生·腾飞—餐饮与资本的相爱相生

「餐透未来」圆桌论坛:借势·共生·腾飞—餐饮与资本的相爱相生

「餐透未来」圆桌论坛:借势·共生·腾飞—餐饮与资本的相爱相生

前言

在12月6日由有声Voice主办的2017第一届新餐饮大会上,展开了以“借势·共生·腾飞”为主题的圆桌论坛。圆桌由开始吧李政羲主持,参与嘉宾分别为顺融资本投资合伙人姚红伟、通江资本董事总经理张嘉诚、食云集联合创始人瞿奕和寻找田野创始人朱震。

参与嘉宾集中讨论了餐饮创业到底需不需要资本的开放式话题,并且以投资人和创业者身份互换的形式,探讨了什么样的餐饮标的能够更得资本青睐。有声Voice根据大会实录做整理,希望能为大家带去一些裨益。

「餐透未来」圆桌论坛:借势·共生·腾飞—餐饮与资本的相爱相生

圆桌前的嘉宾介绍

主持人:在座的两位创业者我比较熟了,刚才跟另外两个投资人也做了交流。我们第一个环节,每个人两分钟简单介绍一下你所在的公司,你现在做的事。

姚红伟:我是1993年开始进入餐饮行业,包括食材行业,现在在顺融资本,负责餐饮食材的投资。

张嘉诚:餐饮是我非常关注的领域,但是我没有做过。我是投资界的老司机,一直在做投资,早期投资。现在所在的通江资本是金融集团,我们管了一百亿的资金,股权债权都做,股权这一块,我们VC,PE,并购,战略投资都做。我们自己也去做控股投资,我们自己控股了十几家,同时我们的上市公司跟政府有比较好的合作。餐饮这块包括餐饮在内的新餐饮和新零售,实际上是我们非常关注的领域,刚才前面几个大咖也都为这个行业打过Call了,一会交流的时候说一些小干货。

瞿奕:我们从一开始做外卖,到现在做新零售的美食广场,我们致力于餐饮的电商化,跟随新时代,为了新餐饮尽我们的力,提供好的基础设施为大家服务。

朱震:我最主要的职业是文字工作者,去年我有一个想法,做内容+产品,也获得了一些VC的支持,包括今年有投资公司投了我们钱。我们主要做的是产品+内容,推广我们的即食包装产品。我们不是一个完整的电商,我们是一个品牌。同时我们做线下的渠道,跟很多餐饮界在国内或者上海本地的一些精品类餐饮有合作。


开放式问题:这个行业到底需不需要资本?


主持人:这个行业真的需不需要资本?你们觉得需要资本的举个手,我想听听你们聊聊,你们为什么觉得他们需要资本。我们先听他们两个,再听另外两位投资人的观点。

「餐透未来」圆桌论坛:借势·共生·腾飞—餐饮与资本的相爱相生

主持人:开始吧高级副总裁-李政羲

朱震:像捞王是标准化的,可以迅速复制的,可以大规模生产的,这个资本是帮助他快速扩张的一个助力。我有一个朋友在很高兴遇见你出来自己做了两家店,做的很好,他自己是在厨师行业,原来是加州大学学计算机,他自己开的店当然也是非常好,我觉得规模化需要更多资本的介入。

瞿奕:往往需要规模做这个事情的,因为大家看到,任何现在做的好的品牌,采用标准化的生产,供应链供货,没有一定体量的时候这个不可能的,这个是必须的,我觉得这个不单单是钱的问题,当有钱投你的时候是各种各样的资源,现在这个时代是打群架的时代,在于他们能够给你们提供什么样的资源。我们场地里面有一家叫哈林牛蛙,做牛蛙饭的品牌,最近可能有一个资本投它,我不透露具体是谁,选择这个资本最重要的原因是有很强的供应链背景,老板说我不要钱的,无所谓的,接受了它的投资,就是一下子增加了好几百家店,对扩张很有好处的。

「餐透未来」圆桌论坛:借势·共生·腾飞—餐饮与资本的相爱相生

食云集联合创始人-瞿奕

主持人:你认为这个特性跟迭代速度有关系的。

瞿奕:没有上台的用户连知道它的机会都没有,所以要先上台。

张嘉诚:资本对于传统餐饮,尤其是微创型的线下的餐饮比较排斥的,后来我想其实餐饮创业,尤其新餐饮,新零售,配合线上工具类的,这些更偏向于互联网和连锁,非常需要资本助力的。我们特别乐意看到,比如说我们是食云集的投资人,我们希望看到,带来很多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缩减,跟餐饮的本质就不太一样了,是互联网的工具,或者是线上线下结合的工具,这个是我们非常需要的。为什么我们觉得大部分的时候餐饮不需要投资的,因为传统的餐饮行业,就是做的快的,或者做的大的,在缺乏管理的情况下不见得是好事,这种例子我们看了很多,如果盲目扩张,管理跟不上,整个就团灭。如果传统餐饮本身做的好的,更不需要资本的助力了。因为资本占股份,同时资本追求速度和回报的,所以跟传统生意之间产生了一些冲突。

「餐透未来」圆桌论坛:借势·共生·腾飞—餐饮与资本的相爱相生

通江资本董事总经理-张嘉诚

举个例子,大家知道吃烤鸭的那家店叫大董,可以做到十几亿的利润,利润非常高,这种餐饮你给它钱干嘛,它也不需要你的钱。那个老板是厨师出身,做这个东西够了,未来可以做成上市企业。他的门口投资人挤爆了,都说让他上市。而且它的店非常规范,他完全可以上市。但是他不要上市,也不要拿钱,就做极致的事情。所以可以反思一下,你们是拿这个生意投资,还是要做一个极致的生意。

姚红伟:其实我跟张总观点差不多,确实餐饮企业一般的生命周期就两三年,所以说我看到成功的(餐饮)很多都是从几桌开始慢慢做起来成功的,也许10年,20年。现在你要想迅速融资做这个事情,确实是要考虑厨师的稳定性,包括服务员的眼界等等,包括整个营销,整个广告这块,还有策划这块确实很难的。我认为这块做的好的,十年、二十年下来的特别好,几乎不需要来融资。

本来这个餐饮越来越单一化,我们作为投资人来说,单一的店我们倾向于看这块,相对来说可复制。但是我们要看它主打的菜品主题到底是什么,我希望它是一个原来沉淀下来的东西,打个比方说,像酸菜鱼。但是因为年轻人你不知道他的口味,有可能吃了两顿酸菜鱼就不吃了,这个连锁店开了很多家,其实我是觉得风险蛮大的。

主持人:看创业者做哪个群体的生意了。

姚红伟:是的,一直在变化。

互动式问答:怎样的餐饮标的更易获得资本青睐?

主持人: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因为餐饮大家知道迭代很快,用户的嘴越来越刁了,对于这个品类的钟爱度的时间越来越缩短了,这个也是普遍现象。我第一个问题呢其实是开放性的问题,没有对错的,我觉得有些人做的好的店,流水真很好,像捞王这样真的不缺钱。所以其实要不要资金要考虑清楚,它取决于创业者自己在什么阶段,用什么钱。或者说你团队,你自己追求这个创业过程中最重要的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用这个钱。

第二部分我想做一个互动,今天也差不多有两个小时了,我们这个对话环节也交流过了,我想玩一个互动,因为两位今天正好投资人,两个创业者,我想考一下投资人,你们看项目,假如现在给你们两三分钟想想,你们想做一个什么样的品类。他们两个是投资人,你看他们两个投不投你,我们再来比对一下投资人的角度来看创业者的思维。

「餐透未来」圆桌论坛:借势·共生·腾飞—餐饮与资本的相爱相生

顺融资本投资合伙人-姚红伟

姚红伟:我觉得捞王的模式是非常不错的,它是一个火锅形式,未来的年轻人会更注重健康,我们投食材也好,投餐饮,特别是食材这块,我们投了几块,一块是点心类的,我们还有投网上教学,像网上厨房,包括还有我们水果类的,鲜果一号,还有羊肉串的阿拉提,投了不少。

我觉得从未来的年轻人的喜好来看,餐饮按照从吃饱吃好吃得健康的标准,可以分为未来牛肉、点心、水果、蔬菜这么几大类,我们在看项目的时候也会着重于这几大类。回到捞王,捞王这个产品里面有两点,我认为比较好。第一,应该来说是比较卫生的,因为100度杀菌。第二,它最核心的是少油清淡,这一点我还是觉得非常好的。

主持人:你想的创业方向一个是健康的,然后是少油的。

姚红伟:注重健康和卫生这种。

主持人:品类的方向特别看好捞王这个品类,那么你多了一个竞争对手。

张嘉诚:如果我个人创业的话,我自己做一个案子的话,我就做一个快餐店,做一个面店,开在人多的地方,开在科学园区,我觉得蛮好的,个人是这样的。实际上我们真不一定有校园创业做沙拉的小朋友赚得多。生意就是生意,投资就是投资。

我不会直接做一个餐饮的品牌,不会做一个实体产品的店,因为我觉得现在太难了。任何品类的餐饮,只要大家过脑子想,可能就一家两家,第三家想不起来,所以要做一个品牌的话,我个人不具备这个能力的。我以前看过一个鲁菜店,但是就没有出过徐州。他们在徐州的每家店都排队,但是出了徐州开一家死一家,每年做两个亿的利润,也是很不错的。这个品牌我是不会做的。

我会做一个什么事呢?我会沿着餐饮的产业链做一些工具类的项目,比如说大家看到的美味不用等,这个APP大家用过,解决餐饮排队的问题。融资牛的时候到什么地步,我们打了预付金过去,才给我看他们的BP,就牛到这个程度。它其实更像一个工具,解决互联网餐饮这个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比如说我还投过食行生鲜,我投的时候只有小几千万的,现在差不多翻了一百倍,它就是一个工具,就是了大家买菜的问题,以前大家去菜市场买,现在通过APP。具体什么项目,我没想好,但是一定是沿着这个产业链的工具。

主持人:你可能是餐饮的上下链这块的参与者,两位投资人看一下。

瞿奕:顺着张总的话来说,我现在跟他身份对调。我想说的是,张总代表了一个思路,即在新餐饮的大环境下,有很多餐饮的配套工具和服务,以及基础设施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像我们自己做的食云集帮助餐饮人做基础设施,这虽然是钢筋水泥的累活脏活,但是带来的价值是好的。刚才张总聊的方向很正确,我很愿意投这个事情的。姚总聊的是想做一个捞王,爱的这个理念我深深被打动了,捞王是一个不停在进步的企业,有很多的新菜出来,我每次都是耳目一新,新店一开都是很漂亮,这样的企业我投不投?我当然想投。

主持人:你的意思是两个项目都可以投。

朱震:他们两位非常专业,因为毕竟看过很多BP,也见证过很多成功或者失败。我觉得其实我更倾向于前一种(工具创业),我觉得这里面有非常多的价值,虽然我看不太懂。但是像捞王这样的模式和形态,我自己碰到过真实的案例。我有一个朋友,在上海做了两年面馆,开了一共30多家店。是那种上海面,浇头非常标准的,一个月标准的盈利是2万,每个店都在盈利。现在可以在上海看到这个,像老牌的面馆,做了两年多,已经很极致了。

「餐透未来」圆桌论坛:借势·共生·腾飞—餐饮与资本的相爱相生

寻找田野创始人-朱震

主持人:时间差不多了。我听下来,就是确实是不同的餐饮对资本的需求有所不同。餐饮迭代很快,做系统的我不知道多少万家了。以前挖金矿的可能不赚钱,卖水的赚钱,做基础设施的也是一种机会,这里面的估值也不一样。

所以回到今天这个话题的原点,对于创业者来讲,资本这个东西我是理解为两个概念,它有债权也有股权的。但资本可以帮助创业者大大缩短时间,所以我觉得在座的各位创业者也好,不管你是不是需要被融资,大的方向和概念是要有拥抱的精神。好,今天这个环节就完结了。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