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让刘备统一天下,关羽、张飞的下场会如何?

Laura-wei


这虽然是一个假设,但是还是挺有意思的,先说结论,如果真的让刘备统一天下,关羽和张飞既不会封王也不会被杀。

陈寿在《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中把黄忠和赵云直接比做灌(灌婴)、滕(滕公即夏侯婴),因为关羽张飞两人的个性特征比较鲜明,陈寿用『万人之敌,为世虎臣』来概括两人,然而在某种意义上,实际上也是把关张定义为绛(周勃)、灌或者灌、滕。

这样的人物比附关系说明了即使刘备像祖爷爷刘邦这样统一天下,关羽、张飞也是丰沛诸将的身份地位,不会有杀身之祸,当然,按照汉朝的祖制,非刘氏的他们也不会封王。

上述传记中的五人被罗贯中描绘为蜀汉五虎将,虽是演义的说法,但是说明陈寿将五人合传,确实基于五人之间的共性;然而,马超和其他四人情况有些不同,诸葛亮在写给关羽的信函中这样介绍马超:

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

诸葛亮用典也许并无深意,但是就是不经意间显露出在蜀汉君臣的观念中曾经是一方诸侯的马超是英布、彭越,而不是灌婴、夏侯婴、周勃,英布因谋反被诛,彭越更是被斩首后处以醢刑(剁成肉酱)。

说起来,假如刘备一旦成事,马超倒是处于一个很危险的境地——马超初投刘备时候还大咧咧叫刘备的表字,这样不成熟的孩子也真是悬。


谈古论金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如果刘备统一天下,那么功高震主的关羽和张飞是否会像汉初三杰之韩信一样,落得一个兔死狗烹的下场?个人觉得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但必须有一定的先决条件,而最危险的也并非关张二人。



功臣安排

刘备如果得取天下,那么最棘手的问题当然是开国功臣的分封。蜀汉以汉制立国,异姓诸侯王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在高祖刘邦时期,异姓诸侯王的分封就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虽然九江王英布是忌惮其他诸侯王的悲惨下场不得不反,但这里暴露了一个问题,就是诸侯王的兵权,因此刘邦平叛以后,异姓诸侯王就消失在大汉的历史中。



但开国之臣的分封实在麻烦,刘秀当年对于彭宠是否给予封王的事情也头疼的不行,到了刘备这里也一样,如果不封王,那么三公之位仅有三席,关羽任太尉是必定了,丞相并非诸葛亮莫属,还有就是御史大夫给谁?后边排着队的法正、张飞、刘巴、庞统、许靖、糜竺、孙乾、简雍、伊籍、秦宓、魏延、马超、黄忠、黄权、李严、霍峻等等名臣,九卿之位也只有太常、光禄勋、卫尉、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这九席。朝内的职位就这么多,如果没有分封诸侯,恐真难安抚这些开国功臣,如果留任地方长官,那么问题就更大。



那么刘备只有两条路,一条就是破坏祖制,分封异姓王,但控制募兵数量;要么就架空功勋,给以虚职爵位,并形成派别制衡。两条不同的道路,也许功勋的命运也就不同,以诸侯王立于外的功勋或成为日后打压的目标,或成为日后造反成功的新一代君王。也许架空了的功勋反而会安全的渡过余生。这里也不排除聪明人功成隐退的结局,如诸葛亮,本身就是躬耕陇亩的隐士,辞官回乡也许是一条不错的道路,因为在帝王眼里,有时候文人要比武人更可怕。

臣强子弱



刘备之子刘禅是出了名的懦弱,众功臣的生死命运也与这位太子有着密切联系,如果刘备活的时间较长,这些文武功臣在其生前相继离世,那么就不用畏惧太多,但若当是刘备走在关张等人前边,刘备就有可能为了刘禅而诛杀功臣。


在这个方面,关羽的情况要好于张飞,因为张飞与刘备是儿女亲家,这种关系看起来是君臣和谐,但当皇位传承之际,这种关系就变成了负担,外戚专权是在汉初的吕氏和窦氏身上展现出很大力量的,到东汉末年桓灵时期,外戚专权与宦官问题更是东汉衰落的重要原因。因此,刘备是不会容忍儿子懦弱的情况下,功勋卓著的亲家公把持朝政,倘若刘禅即位,张飞就是国舅,权倾朝政是很简单的事情,加上军中的威望,兵变的威胁也不是没有。

而关羽没有张飞这样的复杂关系网,稍微单纯一些,但关羽最致命的是荆州地方势力,刘备集团最精锐的荆州兵是关羽的嫡系部队,不得不佩服关羽的治军水平,但在皇位传承时期,这个军中的威望和成就就成了关羽的致命伤,此时的关羽如果留在京师架空还好,如果留任地方为一方刺史,那么召回关羽并杀掉的可能性很大。

君臣博弈

在天下初定的时候,功臣对于君主的态度也是其命数的关键所在,汉初张良的激流勇退就是明哲保身之举,后世的刘伯温也是在朱元璋大摆庆功宴时选择辞官回乡才留得性命。汉初的陈平也是一等一的高情商,刘邦给什么就要什么,给的不满意了主动问刘邦要,但所要之物就是钱财和美女,这使得君主心里认定陈平没有野心,反而更加信任陈平。

“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三国志》

从关张二人的性格特点来看,关羽的孤傲和不恋俗物在天下大定的时候就显得不入流了。关羽的孤傲当然不是针对刘备,但其看不起士大夫的态度会让他在政治斗争中吃净苦头,官场的人缘问题会是关羽被进谗言的导火索,而其不喜钱财美女的做法就会成为他“野心博博”的证据,其功高震主和军中背景就会成为压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张飞在这一点上胜过关羽,与关羽相反的是张飞敬仰文人,这种敬仰是其在政治斗争中的关键资源,也许刘备会因为张飞的外戚身份欲加谋害,文官集团的青睐也可能会加重刘备的这一动机,但也可能会成为张飞的救命稻草。想当年刘邦下令抓樊哙时,若非陈平的机智,也可能樊哙活不到刘邦离世。

历史没有假如,刘备以仁义立本,也说不准会善待功勋臣下,但权谋的斗争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开国君主的决策往往更倾向于维护政权的稳定,飞鸟尽良弓藏的例子数不胜数,这也许就是君主身不由己的地方。


棍哥观史


刘备(161年—223年6月),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演员,是《三国演义》中最受欢迎的人物之一。

刘备同志虽然以仁义著称,但也不是说刘备就是一位毫无缺点的人。相反,他存在很多的污点,有的污点甚至令人无法原谅,要重新考量对他的历史评价和定位。

(一)假借“皇叔”之名,骗取正统地位。

刘备天天挂在嘴边的就是“中山靖王之后”,其实这个中山靖王刘胜,还真有必要需要我再简单介绍一下。

汉景帝刘启,是汉朝的第五代皇帝,执政16年。一共生有十四个儿子,其中第七子刘胜被封为“中山靖王”。

这个刘胜特别好酒、好色,一生啥也没干,就是负责交配和繁衍后代,共计生有一百二十多个儿子,刘备说他自己的先祖是中山靖王一脉传下来的,看来也是读过历史的。

当时的历史已经过了330多年,朝代都由“西汉”变为了“东汉”。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一个朝代能在三百年以上的除了汉朝以外再没有第二个了。

在这种背景下,他的来历可太值得怀疑了。我认为,汉朝的国姓是刘,刘备其人的确是姓刘,这点不假,至于什么“皇叔”、“中山靖王“等等都是刘备及其幕僚为攀龙附凤,树立正统地位而拉虎皮作大旗的欺世之言。

(二)为了扮演“仁义之主“,视百姓如刍狗。

在赤壁之战前夕,曹操挥师南下攻打刘备,当时的刘备哪里是曹操的对手,除了惝恍出逃,没有第二个选择。千钧一发的时刻,刘老板竟然做了这样一个决定,要携当地百姓一起逃离。

这个时候他自身都难保,为何还要做这样的决定?首先,忽悠这一大批的难民跟着他,而他自己明知无力保护他们,却让他们自生自灭,甚至白白送死,心性之狠毒可见一斑。其次,这一大批难民跟着他疲于逃命,造成极为混乱战场的形势,这对于兵力薄弱的刘备溃军来说,无异于增加了生存机率。最后,这点最显而易见,要体现出刘老板的仁义之心,让世人都知道他的仁德。从这几点看,刘备实在是太残忍、太阴险了。

(三)虚情假意收买下属为自己卖命。

为了收买大将赵云,刘总在长坂坡拿自己的亲儿子做道具,并将阿斗同学摔傻。大家知道,长坂坡一战,刘备抛妻弃子落荒而逃,赵云在万军之中,杀进杀出才救回了幼主阿斗。

但是,刘总竟然当着赵云的面把儿子摔在地上,表明对赵云的爱护胜过了自己的儿子,大打感情牌来获取赵云的忠心。

刘备演的实在是真情流露,充满尿点,可是他忘了一条,虎毒不食子啊!他比老虎还毒,这样的老板,你敢跟他混吗?

(四)强借荆州,有借无还。

赤壁之战后,兵家必争的荆州七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这是真是的历史,与《三国演义》的情节有差别。曹操占据荆州北部最大的南阳郡,孙权得到江夏郡和南郡,刘备得到荆州南部四个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

当时,刘备屯兵公安,不利于长远的发展,便向孙权两次提出借荆州的南郡作为自己的基地,东吴鲁肃为了巩固孙刘联盟,劝说吴侯孙权暂时将南郡借给刘备。当时双方言明,待刘备攻取他地后归还。当刘备得益州以后,孙权派人去讨还荆州,刘备一再推脱并虚与委蛇。

要知道,之前刘备势力不及东吴,所以暂时示弱于东吴,现在呢?益州之地已经拿下,荆州已然在自己手里,双方现在实力已经易位,诚信才值几个钱,凭啥要归还荆州?

(五)背信弃义,消灭刘璋。

刘璋的确不是有为之主,生性懦弱。但是,这也不能成为他被刘备暗算的原因啊。而且,他也姓刘,同是皇室宗亲。当初刘备不就因为同是宗亲而不谋取刘表吗,今天对待刘章为啥这么狠呢?

因为,当初刘表的荆州,兵强马壮,文臣武将都反对刘备。更主要的,刘备自身实力也根本不是人家对手。可是刘璋这次就不一样了,先有张松献出西蜀地形图,后有法正、孟达等大将的里应外合。

这时的刘备,哪里还考虑什么宗亲?什么信义?心心念的就是霸占人家的地盘。他在进入益州之前根本就没有打算和张鲁作战,反而是隔三差五和刘璋要兵要粮,直到刘璋不再满足他的要求时,借机翻脸,突然攻击刘璋。

最后提一句,刘璋为了避免生灵涂炭,尽管兵粮充足,但却没有抵抗,向刘备开城投降。仅这一点,就值得虚情假意的刘备学习。

(六)借关羽之死向东吴出兵

刘备在得知关羽被害后,不顾文武群臣的反对,举全国之兵为义弟报仇。表面是义,实则却是关羽没死的时候他在干嘛?关羽在荆州被吕蒙白衣渡江后,损兵失地,多次求救无果,最后才败走麦城直至丧命,历时八个多月。

当时的蜀汉政权,可是处于最强盛的时期,兵多将广,粮草丰富。即便通讯再落后,刘备这个皇帝也一定知晓了吧。再说,还有半人半神的诸葛军师在,能一点消息都没有?

唯一的解释就是,刘备已经利用完了关羽,兔死狗烹,开始考虑传位给儿子了。关羽势力和声望远不是阿斗可以制衡的,所以,处理尾大不掉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助别人之手。而且,关羽的死也能为他向东吴开战寻找最好的借口,换取最大的利益。

(七)白帝城托孤试探诸葛亮

刘备带人出去茬架,结果被人群殴一顿,半死不活的逃回了老巢。临死之时,还不放心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定国,终成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番话,这句话翻译起来就是“先生的才能十倍于曹丕,一定能够安邦定国,完成我们的大业。如果我这个儿子是可以辅佐的,请先生辅佐他;如果他不中用,请先生自行其是”,听起来感觉刘备非常的大义凛然,其实这也是刘备虚伪的表现。

要知道刘备打下这江山有多辛苦,他不可能把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拱手让人,它之所以当着满朝大臣这样说,其实就是为了试探诸葛亮到底忠不忠心,他是在逼诸葛亮给自己一个承诺,一个毒誓。在听到诸葛亮立誓:“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他的目的才算是达到了!

诸葛亮为了刘备可谓是鞠躬尽瘁了,可刘备一直都在防范着诸葛亮。蜀汉建立后,张飞被封为新亭候,马超赐封为都亭候,赵云封为永昌亭侯,黄忠封为关内侯,其中魏延虽然不是五虎将之一,但也都得到了都亭侯的称号,还有名气并不大的马岱和王平也都被封为了陈仓侯和安汉侯,就连降将李严都封了侯。可是,偏偏诸葛亮一直都没有封侯,直到刘备领了盒饭,他儿子刘禅即位后诸葛亮才被封为“武乡侯”。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老刘演的太精湛了,成功的为自己塑造了一个汉室正统、爱民如子、体恤部下、诚实守信、重情重义……的光辉形象,估计连他自己都信了。

这样的人,如果真的统一了江山,你说,关羽和张飞会有好日子过吗??


文史不假


封王应该不会,但刘备一定会厚待关张。最差不过剥夺军权而已。

历史上的刘备对待部下好的没话说,不像《三国演义》描写的那样虚伪。

历史上黄权本来是刘璋的部将,后来刘璋投降,黄权归于刘备,刘备对他委以重任。夷陵之战后黄权回蜀之路被陆议阻断,率军投降曹魏。蜀国的执法人员要把黄权家人抓起来定罪,刘备制止了他们,依然厚待黄权的家人。

黄权安心的在曹魏做到了车骑将军,地位崇高。

后来黄权的儿子黄崇在蜀国最后的护国战争中英勇捐躯,为国战死。

近现代人说刘备虚伪,主要还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而不了解历史上真实的刘备。


九尾


想这个问题的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思想得出的结论。开国皇帝杀功臣难道是为了好玩么?还是有规定必须杀?杀功臣其实往往是因为政治需要,或者功臣居功自傲危害国家。刘备有这个政治需要么?刘备如果统一天下那叫大汉复辟,匡扶海内。他的执政正统性是汉遗留下来的。他的手下没有执政的正统性关张不可能取而代之,没有谋反的政治资本,关张是捆绑在刘备的政治利益上的。这样只能忠心于刘备的臣子又不能威胁执政刘备有必要杀他们么?至于违法张飞关羽因为不会危害统治又有大功自然轻易不会诛杀,犯的事再大不过夺爵罢了。另外封王也不会。刘邦有规定非刘姓不得封王。


不灭再现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良狗烹”,这句话流传千古而不衰,是有他的道理的。在中国历史上,开国功臣能够免于灾祸安稳度过余生的朝代不多,东汉算一个。其他的朝代诸如秦、西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明、清等朝代,开国功臣由于功高盖主等因素都或多或少的惨遭打压甚至杀害。问题来了,诚如题主所言“假设刘备匡扶汉室,统一天下,跟随他南征北战的忠臣良将将会有怎样的结局?”



首先咋们说说刘备这个人,有人说他虚伪腹黑,也有人说他假仁假义。但是小逸觉得刘备其人算是一位比较贤明的君主,谈不上真君子,也不是伪君子。刘备治国在当时来说也算是比较“仁义”的一位君主了,要说他腹黑吧,作为帝王级别的人物,没点城府,没点驾驭人的能力还怎么当皇帝呢?所以我个人认为蜀汉真的能统一天下的话,功臣如果自己不找事儿,基本是能善终的。



再说说关羽张飞这哥两,蜀汉政权资历最高的两位,谈起功劳也是排第一,第二的人。另外一点,这哥两和韩信彭越不同的是,他两是从刘备一穷二白的时候就跟着打天下的人,无论是可信度还是忠心程度,当大哥的能不清楚吗?另外,一个能说出“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这样扯淡而又富含感情的话,刘备这个人应该也不是那种“卸磨杀驴”的主。有人可能会说“徐达也是跟着朱元璋一步一步混起来的,最后还不是被杀了?”然而刘备和朱元璋不一样,他没那么狠,也没有太多不堪的黑历史,顶多就是织席贩履,这都是天下人人皆知的事儿了,也谈不上什么不堪,更别提心存芥蒂了。




最后咋们扯一扯刘备统一天下后,关羽张飞这哥两能封个什么官?我觉得封王的可能性是有一点儿的,虽然说汉朝不分封异姓王,但刘备有打破旧例可能性,毕竟关张二人是刘备寝则同床的人,感情在那儿放着。如果分王,最有可能的事,关羽、张飞、诸葛亮三人。要是不封王,估计诸葛亮会被封为太师一类的虚职,关羽张飞封两个虚权军职。而更多的实权职位不出意外会封给新人,毕竟也要为他儿子着想。所以说,刘备要是真的统一天下了,我想很大几率上不会出现“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功高盖主,祸必降之”这样的情况。但是作为帝王,肯定也要为长久考虑,所以也不可能真的给太高的实权,有可能提前来一出“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聊水浒,侃三国,粗略的文笔,有趣的故事。我是小逸,喜欢的老哥点个关注,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和小逸一起交流学习!


史韵丶


以刘备为人,不会拿二弟三弟开刀的,因为刘备的皇位并不稳固,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他占着人和,并不尽然。就三国演义而言,刘备打下四川,登基为帝,刘禅继位,几十年间,荆州帮与四川帮就干不停。法正活着,跟诸葛亮平分秋色,法正死了,诸葛亮打压四川人,重用荆州帮。诸葛亮死了,荆州帮老人也没啥了,四川帮抬头,到刘禅投降,朝廷上能说上话的,大多数都是四川人了。

所以假如刘关张不死,而且取得了统一大业的胜利,刘备不见得会兔死狗烹,因为防守也是个问题,当然在统一中广收人才,到时候天下归心,就不好说了。不过虽说关二孤傲,张三粗豪,对大哥还是毕恭毕敬的。如果能夹着尾巴做人,估计可以善终,要是还他妈像封五虎上将的时候看不起形势,找不准位置,关二肯定会死。话说张飞就比较低调,把女儿嫁给大哥当儿媳妇。可能会好一点,而且他的定位还是很准的。感觉关二有点把大汉正统看地重,不太感冒他哥当皇帝。所以他哥估计要给他好看。


坎坎且伐檀


不会封王,也不会被杀。三国说白就是士族对皇权,对豪强的战争。从东汉建立开始到武则天时期结束都是这种模式的挣斗。黄巾起义很多人说是农民起义其实是不对的,他是士族对皇权的打击,整个黄巾部队其实就是士族的代言人,也是士族的扶持对像。而这点皇权派也发现啊,所以用地方新进的豪强打垮啊黄巾军。但也预示的豪强派的崛起,比如后来汉魏吴的奠基人都是黄巾起义崛起的豪强派。还有就是董先生啊,他的出现彻底让实力最强皇权垮台啊,让豪强实力派和士族的挣斗加强啊。也开启了三国时代。随着斗挣,豪强派和士族派进入了一个微妙的平衡。士族派斗不过,豪强要用士族派的人和钱。但这种平衡随着稳定的被打破,后期的曹魏,季汉,东吴都出现啊地方士族从新控制权利的事情。所以就算刘备统一了天下,他也不会杀关张的,因为他要用功臣集团对抗士族集团。起到一个平衡的作用。因为对皇权和天下来说士族比功臣集团威胁更大,地基稳。毕竟都是几百年的大家族啊。


大汉玄德


三国。由于刘,关,张的思想行为,刘备想一统江山是不可能的,按他们三人的做作,再弄下去,诸葛亮也要不髙兴了。

刘备如果东征得胜,在诸葛亮面前更了不起。君臣如何配合呀!


老龚16691658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