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自稱華裔,變成一國總理,在二戰時候壞事做盡,卻未被審判!

此人自稱華裔,成為一國總理,在二戰時候壞事做盡,卻未被審判!在近代清政府的通知下,中國積貧積弱,百姓被壓榨的沒了活路,於是便背井離鄉,到外地去找活路。當時的東南亞貿易往來頻繁,所以一些有計劃的人便千方百計的來到東南亞謀生,歷史上將這次移民大潮稱之為“下南洋”

此人自稱華裔,變成一國總理,在二戰時候壞事做盡,卻未被審判!

有些中國人娶了當地的妻子,便在當地落地生根,不再回國內了,這也是東南亞華僑多的原因之一。提到華僑,我們就不得不提一個人,他便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泰國總理披汶。披汶祖籍在廣東,父親是潮汕人,當年也是“下南洋”的討活路的人之一。因為娶了當地的妻子,便在當地落地生根,傳承下去。披汶出生的時候,他的家庭情況並不是很好,一直在溫飽線上下徘徊。披汶為了吃飽飯,就努力的學習,在十幾歲的時候,因為表現出色被保送到了曼谷的陸軍軍官學校學習,之後又因為成績出色,被保送到法國軍校學習。

此人自稱華裔,變成一國總理,在二戰時候壞事做盡,卻未被審判!

在法國,披汶接觸到了西方的文化,他被西方的自由主義和資本主義深深吸引,並對封建社會產生了深深的懷疑,他決心將祖國特變成一個自由,富裕的國家。在法國軍校畢業之後,披汶回到了泰國,並且在軍隊中快速升遷,幾乎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坐上了泰國陸軍總司令的位置。手裡有了兵權之後,披汶的心開始躁動,他開始在國內大造聲勢,並且成功的當選為泰國的總理。他坐上總理的位置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將幫泰國改名字。其實在披汶上臺之前,泰國一直都是叫暹羅的,梵語裡的意思是“黃金”。但是他覺得這一個名字土,於是便叫了“泰國”這個名字,在梵語裡的意思是“自由,獨立”

此人自稱華裔,變成一國總理,在二戰時候壞事做盡,卻未被審判!

他當總理期間,做的最過分的一件事情就是和日本人合作,對中國等國家宣戰,企圖建立“大東亞共榮圈”。但是日本人隨後急速的潰敗,他又馬上調轉槍口,開始對抗日本人。二戰結束後,披汶被逮捕,將別質控戰爭罪。但是在他的極力辯解之下,法庭判處他戰爭罪不成立,釋放了他。披汶後來憑藉自己的影響力,在泰國東山再起,但是被他的部下趕下了臺,流亡於東京,死於心臟病。

此人自稱華裔,變成一國總理,在二戰時候壞事做盡,卻未被審判!

對於泰國來說,披汶推翻封建統治,為泰國帶來和平,而且在重新執掌政權之後,對泰國的經濟改革有重大的貢獻,百姓對他的影響還不錯。但是對於其他的國家來說,披汶和日本軍國主義合作,殘害其他國家的人民,絕對不可饒恕。這也是他只能流亡日本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