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被山歌扭曲了的形象

“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這首膾炙人口的《黃土高坡》伴隨著著名的安塞腰鼓響徹了華夏大地。在滿天風沙的黃土高原上扎著羊肚絹,反穿著羊皮襖,跳著雄壯威武的安塞腰鼓,於是乎陝西的形象在大家心目中定格了。

毛烏素沙漠

陝西,被山歌扭曲了的形象

當年和同事鎮江出差,同事祖籍鎮江於是便住在了同事奶奶家。奶奶心疼孫子,每天變著花樣的做飯嘴裡還唸叨著:你們在西安苦啊,當年你爸非要支援大西北,想起來都掉眼淚。幾乎任何一個菜老太太都會問我們一句:西安有沒有。甚至老太太拿出一根大蔥都要問西安本地有沒有這東西?當我們回答除了這長江裡的螃蟹和蝦沒有之外幾乎都有,老太太迷茫了。記得很清楚老太太當時說:聽說西安出了城牆就是黃土堆和沙漠嗎,怎麼會有這些東西?讓人哭笑不得的給老太太上了一堂地理課,告訴她陝西分為陝北、關中、陝南三地。

關中平原

陝西,被山歌扭曲了的形象

其實老太太只是一個較為極端的代表而已。由於宣傳方面的不均衡,使許多人對陝西的印象都定格在了陝北。提起來陝西關中地區,大家最常說的是中華第一古都西安,東方帝王谷,周秦漢唐的輝煌與兵馬俑、大雁塔等等。卻絕少提及沃野千里,身為我國四大平原之一的關中平原。黃河最大的支流渭河橫貫關中,孕育出了我國最早被稱為“金城千里,天府之國”的關中平原。其自古便是我國重要的糧棉產區。

秦嶺山脈

陝西,被山歌扭曲了的形象

關中向南,越過號稱道家第一洞天福地的秦嶺山脈,進入秦風楚韻的陝南地區,漢江緩緩的流過巴山與秦嶺之間這片沃土,一派秀麗的江南景色。這裡有物產豐富的漢中平原,有自古便盛產黃金、絲綢的金州安康。水稻、茶葉、桔子、山貨等等更是不在話下,泛舟漢江之上一派南國風光。

陝南風光

陝西,被山歌扭曲了的形象

我常對朋友們說,轉了陝西也就基本領略了我國地貌。由北向南說起,最北邊是毛烏素沙漠,毛烏素南邊就是大家最熟悉的黃土高原。接下來是土地肥沃的關中平原,關中南面便依靠著我國南北分界嶺號稱中華龍脈的秦嶺。在往南就是一派江南氣息陝南,最後在巴山蜀水的大巴山間與四川分界。沙漠、黃土高原、丘陵、平原、山脈、黃河、黃河最大支流渭河、長江最大支流漢江,各種地貌及南北方水系均有,不可謂不全面。

陝南風光

陝西,被山歌扭曲了的形象

如此一個豐富多彩千姿百態的陝西,由於宣傳的失衡造成大眾對陝西認識只是一片黃土,確實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