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食盐改革,盐业公司该如何挥刀自宫

面对食盐改革,盐业公司该如何挥刀自宫

改革,结构调整,让食盐这个封闭千年的王国,第一次在市场面前被扒的如此赤果,或是掩面当鸵鸟等死,或是跟随潮流调整自己,确实是个需要思考的问题。随着市场经营区域跟价格两大限制被打破,各个盐业公司既有的蛋糕一再被抢夺,部分省市的业绩同比都在20%-40%的下滑,未来还会如何,真的需要看你如何自我调整。

1、战略方向的调整

是固守本土,还是努力走出去,这是个问题。如何固守,怎样走出,也是个需要商量的东西。区域的打破,你再想跟原来那样100%把控市场那是不可能的了,即使消费者有再如何深入骨髓的消费习惯,面对其他更加物美价廉的选择时,忠诚就变成一个可以挑战的东西,未来区域性的盐业公司能够把持住当地市场百分之五十的市场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存在,所以需要客观的明确,市场丢失是必然的事实,是产品结构调整维护利益,还是走出去从别人盘子里抢夺丢失的份额,这个就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来作为判断依据。

2、思维方式的调整

几十年来坐商的行事作风已经深入盐业从业人员的骨髓,坐着等商户来跟你做生意,为了满足业绩要求强行压货,对于各种投诉不理不顾,乃至对于各种退货事件没有一个妥善的善后措施,这些势必造成服务缺失,顾客流失率加大,如何在盐业从业人员脑子里注入一点服务意识,这个是企业要好好考虑的事情。

3、内部结构的调整

政企分离,意味着盐业公司应该以一个企业的态势去正视自己的身份角色,而不是再把行政放在首位,一切讲究惯例,曾今没有做过那么现在不能干,审批战线是否可以设置最终期限,领导能否真的不把架子端的那么高。把营销从企业的底层提到领导层面,让办公室去做办公室该做的事情,而不是所有营销策划的制定让一群从未接触过市场人来操刀,一切都是你以为的那个样子来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让什么岗位的人做他们该做的事。

4、人员结构的调整

请别把年纪跟能力挂钩,头发发白的未必经验丰富,经验丰富的未必真的对市场了解。辛辛苦苦从快消企业挖一个主管过来,结果让他去做搬盐送货,美其名曰磨炼下,捞了一批有三四年有市场经验的年轻分子,结果全部按照办公室要求做起了行政,美其名曰年轻人吃不了苦。这种人事安排,在盐业系统屡见不见。虽然改革迫使这个群体引进新人,有人不用,担心被顶走的思维方式,依然在体制内盛行,这些只会让这个公司死的更快。

盐业公司的存在是政策时代的产物,这个存在永远不会成为必然,如果不能够像湘盐、浙盐这些灵活分子一般调整自身,对于依附在这个系统上的人距离死亡真心不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