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真相之二—死亡时的心理现象

死亡的真相之二—死亡时的心理现象

人在临死之前的心理状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善心死”,就是生前做了很多善事,无私心的帮助他人,这样的人死前会先回忆起以前所做的利益他人、利益众生的善事,不仅是生前的善事,可能还会有前一世、前前世的所做的善事。如果是个修行人,信念比较坚强的人,他还会记起生前所修行的善法,比如学佛人生前学过的佛法内容,念过、背过的经文、咒语,还有参禅、打坐时得到的殊胜境界。或者也可以由他人帮助你回忆起这些,帮助你引发善根。这样的人死前的心理很安祥、平静,能看到一些让自己心情愉悦的景象,比如学佛的人看到西方极乐世界、佛、菩萨,看到白光等。经历的这些叫“粗想”,随后是“细想”,这时候心里所有善、不善的想法就都消失了,心理上就安住在无记心,也就是不思善,也不思恶。

第二种是“不善心死”,指某个人在生前做了很多的坏事,而且是不断的做。临死前,由于不善的心理,比如贪、嗔等,自己或者通过别人的提醒,想起来了生前做的坏事,之后会见到很怪异、杂乱的景象,心生恐惧。比如眼前逐渐变得极其黑暗,或者长相凶恶的鬼怪伤害自己。有些人做了非常严重的恶事,伤害了很多人,临死时见到有怪异的景象、恐怖的境界,会全身流汗、寒毛竖起、手脚乱抓乱蹬、大小便失禁、眼睛向上翻、嘴里面嚼口水和吐沫。这些现象对于做恶比较轻的人,可能会有,也可能没有。以上是“粗想”,随后“细想”的状态和“善心死”相同。

死亡的真相之二—死亡时的心理现象第三种是“无记心死”,是指生前所做的事有善也有恶,或者不做善事,也不做恶事。这样的人,临死时无法记起活着的事情,没有“粗想”的现象,死亡时不会感觉到特别的苦恼,也不是很安祥,快乐。

人在临死前,还没有到昏昧的状态,还能有思想时,还有意识的时候,这时候一个有修行的人,当遇到“我爱现行”时,会有三种情况发生。“我爱”就是对自己身体的执着,如果执着非常强烈,就会创造出“中有”,就是中阴身。中阴身的问题,《瑜伽师地论》后面的内容有详细的描述,以后有机会再讲。对初果、二果的圣人,当“我爱现行”时,因为自己有修行,有智慧,能够以无我的智慧一次次的观察色、受、想、行、识都是无我的,都是无常的,能够制服“我爱”这个烦恼。如果是不还果的圣人,“我爱”的烦恼不会出现。

死亡的真相之二—死亡时的心理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