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贵阳人竟然不知道这巷子里的老贵阳

欢迎关注泉湖书院,我们会为你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我们为您提供舒适的阅读空间以及优质的茶艺体验,是您和朋友聚会聊天的好去处。

泉湖书院位于贵阳市白云区泉湖公园内(云楼旁)。


时光已誓,岁月不返,每个地方都有自己岁月,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故事。贵阳,一座“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绿带环绕,森林围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城市,中国避暑之都,爽爽贵阳,又有多少人知道他的故事呢?

黔灵山的“虎”东山的“龙”

在不同形式的古迹中,摩崖石刻应该算是比较能够保存时间较长的一种。在贵阳市区的一些名山中留有很多摩崖石刻,其中比较出名的是:黔灵山的“虎”东山的“龙”、相宝山的“黔阳半壁”,图云关的几块记载过关口风云的文字,参观过这几处摩崖的人很少知道,它们的署名都是曾经的清贵州提督赵德昌。

大多贵阳人竟然不知道这巷子里的老贵阳

贵阳黔灵山九曲径上的大草书“虎”字,笔势雄强,转折处略无墨书大字中常见的单簿感,人谓“笔力超迈,无过其右者,”确是书家的精心得意之作。这“虎”字 后面的落款是当时的贵州提督赵德昌。其实,它出自赵的幕僚、当时著名的书画家孙竹雅的手笔。此事当时无人不晓,本来是不成问题的。但是,近年来却有人对此 提出异议,认为此“虎”字确为赵德昌本人书写,不是孙竹雅的代笔。

大多贵阳人竟然不知道这巷子里的老贵阳

甲秀楼上的超长楹联

一处古建筑的魅力,不止在于它存在时间久远见证某地的沧桑变化,更在于到此一游的游者喜欢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借物抒情言志,通过自己的方式解读了这些古迹,架连人与物,给古迹以人文情怀。在曾经的贵阳,除了以自己的方式爱以摩崖石刻解读大山的赵德昌,还有喜欢以楹联来解读贵阳建筑和地名的刘韫良。他的楹联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堪称一代楹联大师。

大多贵阳人竟然不知道这巷子里的老贵阳

甲秀长联一开始并不是只有174字。1915年1月24日,当时 的《贵州公报》第2张第2页“文苑”栏内,一则署名为“我真氏刘蕴良稿”的《甲秀楼楹联》第一次发表,全文除括号内作者自己的注脚外,上下联各103字,共206字,比昆明大观楼联语,还多26字。在如今甲秀楼长联的旁边,有长联变迁的介绍,可以看到第一次发表的长联,上下联抑扬先抑,不仅字字珠玑,全文更有一种强烈的情怀表达。1923年,出现在《贵山联语》的这幅长联在一些词语略有改动,连接词被删掉之后,成了如今保留的174字。更为精炼,文字内涵却有增无减。不论是206字还是174字,在周诗若《筑城话楼台 故人听雨歌楼上》一文中认为,甲秀楼长联较之知名度更高的大观楼长联却“略胜一筹”。“辞藻华丽但朴实,引典巧妙,引人入胜。尤其是站得高,意境深远。”比大观楼联的“起于滇池止也滇池”心胸更为宽广。

大多贵阳人竟然不知道这巷子里的老贵阳

巷子深处四方井

提起市东村路,贵阳人很少有能够说明具体位置。而要说四方井,很多老贵阳都能清楚记得古井所在。

大多贵阳人竟然不知道这巷子里的老贵阳

贵阳东新路,靠文昌阁的一边,和文昌北路交叉口不远,有一条向省医方向延伸向下的小巷,走进就到了市东村路。两旁居民楼林立,偶有老式木板民房夹在其中,沿着不宽的道路走到尽头,右拐,便见一处仿古建筑,这里就是四方井所在。

大多贵阳人竟然不知道这巷子里的老贵阳

平刚墓 葬贵州剪辫第一人

时代巨轮下,历史洪流中,个人命运逃不了要受外界变迁之影响,反之,一些个人的选择在某些程度上也让历史故事精彩了些。在风云变幻的上个世纪初,有个贵州人因为他敢言敢为,在那段故事多多的岁月里也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他就是贵州剪辫第一人:平刚。

大多贵阳人竟然不知道这巷子里的老贵阳

“隐居”的平刚墓要找到平刚墓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尽管它在1987年5月就以“近现代重要史迹”列为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从大营坡化工路一直往里,巷子越来越深,路面越来窄,再往里甚至有远离繁华闹市的感觉, 和贵阳别处的因地势地形“天然条件”而自发形成的居住区一样,拥挤杂乱。

大多贵阳人竟然不知道这巷子里的老贵阳

北横巷曾经有个“刺客” 投掷炸药欲杀袁世凯

中华北路,车水马龙。和热闹的云岩广场相对望,路边矗立着几栋大厦。从岔道口进入毓秀路,走不到多远,右拐,便就进了北横巷。巷口的一侧有小商贩买着小吃,在他们身后是一处老宅围墙,尽管已经有用水泥在外糊了一遍,脱落处依然可见古时砖墙。往巷内走,有一路口,走进几步,一家炒菜馆边上相连着旧围墙,一道大门就在墙中,门上两张蓝色门牌号,分别写着“北横巷11号”、“北横巷7号”。

大多贵阳人竟然不知道这巷子里的老贵阳

这里曾经出了个刺客:1911年刺杀袁世凯的张先培就出生在此处。据贵阳市云岩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周诗若说,张先培生于贵阳北横巷,曾经在贵阳就读于进步人士创办的小学,后离开贵阳到北京陆军贵胄学堂,后加入同盟会。1912年,年少气盛又颇有进步思想的张先培和几个同仁决定刺杀袁世凯,三人用自制炸药,聚集在北京丁字街及祥宜坊酒楼两处,投掷炸药炸袁世凯,后失败被捕,被处死菜市口,年仅22岁。孙中山先生到北京后,曾亲自主持举行张先培等烈士的迁葬仪式。

张先培的故事巷子里知道的人并不多,大家却对另外一个故事至今记忆深刻:1980年,巷子内一住户建围墙时,从地下挖出一堆银锭,据相关资料显示,当时挖出的银锭住户全部上交给政府,共41斤。后来该住户家还得了一台黑白电视机作为奖励,那时候还被巷内其他人家羡慕。“就是那点,曾经挖出银子来。”

大多贵阳人竟然不知道这巷子里的老贵阳

刘氏支祠 说风骨刘春霖

贵阳老街忠烈街有一栋精致的祠堂,这座祠堂因为深藏在民居中,除近处居住的人鲜有人知。然而,和老祠堂一样鲜有人知却拥有独特魅力的,还有祠堂主人的故事。祠堂和人,建筑与历史,同样因为时间沉淀,迸发出别样美丽。

大多贵阳人竟然不知道这巷子里的老贵阳

在靠堰塘街一边的路口,是贵阳幼儿师范学校,进学校大门沿着右边偏坡上行,是一条宁静的小道,两边大树垂影,压弯腰的竹子覆盖了上空。走不多远,右边石块垒成的堡坎上,伸出别致的建筑一角,这里就是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刘氏支祠。

大多贵阳人竟然不知道这巷子里的老贵阳


欢迎关注泉湖书院,我们会为你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我们为您提供舒适的阅读空间以及优质的茶艺体验,是您和朋友聚会聊天的好去处。

泉湖书院位于贵阳市白云区泉湖公园内(云楼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