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即位,母妃就必死,如此殘忍的祖制誰開創的?

都說帝王家最是無情,為了鞏固統治,往往不會顧及公主和皇子們的情感。公主成年後如政治需要會被遠嫁,而皇子們也被分配到很遠的封地。只有未來的太子才能住在享受無上的尊榮。所以才有後宮妃嬪擠破腦袋也要讓自己的孩子當上太子,這樣就可以"母憑子貴"了,但還有一種就是 "子貴母死",即一旦某位皇子被立為儲君,儲君的母親就要被賜死。為什麼創立如此殘忍的體制?

皇子即位,母妃就必死,如此殘忍的祖制誰開創的?

網絡配圖

歷史上最早發生在漢代,漢武帝晚年想冊立鉤弋夫人所生的皇子劉弗陵為繼承人,又擔心自己死後皇帝年幼,太后容易把持朝政禍亂朝廷。於是,為了皇權的穩固,漢武帝狠心賜死了年輕貌美的鉤弋夫人,以絕後患。

後來鮮卑族入主中原後,道武帝拓跋珪繼位,頗有遠見的道武帝發現鮮卑族歷來依存的"母強子立" 體制並不適用於君權專制。因為在原來 "母強子立"的體制下,母權對皇權的影響是巨大的,很有可能相當皇權的旁落。為此,道武帝痛下決心,創立殘酷的"子貴母死"制度,即一旦某位皇子被立為儲君,儲君的母親就要被賜死。

皇子即位,母妃就必死,如此殘忍的祖制誰開創的?

網絡配圖

制度剛一設立,道武帝就賜死了太子拓跋嗣的母親劉貴人。年少的太子傷心得號啕大哭。道武帝卻對他說:"我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不讓婦人以後干預政權,讓外戚勢力作亂。你要把這種方法繼承下去。"

就這樣, "子貴母死"制度作為北魏的祖制傳了下來,歷代帝王都必須遵守這項制度,這可苦了生下皇子的后妃們。兒子被立為皇儲本是好事,可這也意味著宣佈了她們的死期。

皇子即位,母妃就必死,如此殘忍的祖制誰開創的?

網絡配圖

這個極端殘忍的制度直到北魏的第八任皇帝宣武帝元恪在位時,因為篤信佛教,不忍心殺生,斷然宣佈廢除這項制度。但仁慈的宣武帝沒有想到,自己的好心換來的卻是王朝的衰落和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