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宁愿土地撂荒也不愿意流转?这其中的原因你或许不知道!

农民宁愿土地撂荒也不愿意流转?这其中的原因你或许不知道!


国家为了振兴农村,将浪费的土地资源用起来,鼓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推进农业向规模化发展。土地流转可以使闲置的土地能生钱,提高农民收入,同时还能避免资源浪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但是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没有想象的顺利。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的农民却越来越少了

有一些地方还存着土地撂荒的问题。并非这些人不热爱自己的土地,而是情况使然,也算是顺应潮流吧!农村在丘陵偏远地区的撂荒严重,这样的土地过于分散,不适合机械化耕种,这也导致许多水田都变成了杂草地。而且大部分人都搬离了原来的村子,在外面谋生,剩下孤寡老人种不过来,只能任其荒废掉了。

但由于近年粮食价格不高,好多人选择去城里打工,无暇顾及种地,造成土地撂荒。有人疑问,为什么要把土地撂荒呢?租出去不好吗?还能有点钱拿,何乐而不为呢?其实农民之所以不愿出租是有原因的。

在土地流转中存在着3大乱象!


1、 流转出去收不到租金

有些流转大户、企业是外地企业,就是拖欠租金,农民不知道怎么办,没办法维权,有一次出现之后,农民往往不愿意再进行土地流转。万一亏了钱,没有能力支付租金,拍拍屁股就走人了。

2、 流转土地为骗补贴

国家鼓励规模化经营,对种植大户在补贴政策上给予相当大的福利,这种补贴,农机补贴啊,种粮补贴等。所以有些人只是为了补贴而租地,并没有对土地进行细耕,更甚者会将土地抛荒。土地一旦抛荒,有可能导致被回收,对农民来说就是巨大的损失。

农村土地流转3大乱象,农民有地也不敢租!

3、 假流转实为圈地占地

土地流转相关规定明确,农村土地流转只能用于农业生产。而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一些企业或个人大量以土地流转的名义圈占农民土地,有的改变土地性质建厂建房,有的未经批准搞房产开发,这实际上是"以租代征"的严重违规行为。

地租着租着就没有了,这对农民来说是很没有安全感的,怎么敢再轻易出租呢?不出租虽然没有租金收,但至少土地还是自己的。不用担心土地不见了。

农民宁愿土地撂荒也不愿意流转?这其中的原因你或许不知道!


2017年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要点中就强调:健全土地流转规范管理服务制度。指导各地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健全市场运行规范,拓展市场服务功能,为流转双方提供价格信息、政策咨询、价值评估、抵押融资等服务。加强土地流转价格监测和指导,研究提出土地经营权权益评估标准。加强流转合同管理,研究制定示范合同文本,探索建立土地流转合同网签管理制度。鼓励地方探索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研究完善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

土地流转是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当前主要有土地互换、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流转土地要坚持农户自愿的原则,并经过乡级土地管理部门备案,签订流转合同。

土地流转的标准流程

土地流转主要程序为:

1.提出申请

(1)土地流出方向村民小组或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并填写流转申请书,内容包括:姓名、村名、面积、地名、地类、价格、期限、联系电话等,由村流转信息员向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报送。

(2)土地流入方向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提出申请并填写土地流转申请表,内容包括:姓名、单位、需求面积、地类要求、意向流转期限、拟从事经营项目、联系电话。由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办理并向县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备案。

2.审核、登记

(1)流出方土地情况审核按照“属地核实”的原则,经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同意并办理相关手续后,进行登记。

(2)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对流入方的经营能力和经营项目进行审核后,进行登记。

3.流转价格评估

流转土地价格由流转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或委托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组织有关人员评估土地流转价格,作为参考依据。流转面积较大的,可由县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组织专家进行评估。

4.信息发布

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根据流转价格评估结果及土地流转双方提供的信息,在交易服务场所进行信息发布,并约请流转当事人会面,平等洽谈。

5.自愿协商

县、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组织作为管理、服务机构,协助土地流转双方依法自愿当面洽谈流转价格、期限等事宜。

6.签订合同

土地流转双方协商一致,达成流转意向后,按程序签订统一文本格式的土地流转合同。

7.鉴证、归档

土地流转合同文本一式五份,经乡(镇)鉴证。流转面积较大的应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公证。合同文本流转双方各执一份,其余三份分别由村、乡(镇)、县归档备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