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不忘宿敌

铭记历史,不忘宿敌

国恨家仇,世代铭记

中华文明,源源流长,海纳百川,博采众长。中华民族,厚重宽容,与人为善,友好睦邻。中国之邦,礼义之乡,德治天下,谦让四方。泱泱大国,地博人广,强盛之时,以德服人,自称不战而屈人之兵,乐与天下共享和谐。衰败之际,以德报怨,割城让地,用黄金白银换取和平。曾有西方列强,挟坚舰利炮,长驱直入,烧杀掠抢,满载而归。更有日本倭寇,屡屡挑衅侵略,终至大兵入境,血腥占领,暴行'三光',奸淫烧杀,实施殖民统治。在国破家亡,民族危难之际,幸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浴血奋战,历经十四年战火,在国际社会帮助之下,方才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时过八十余年,日本右翼势力竟又死灰复燃,重蹈旧辙,在美国推行全球霸权战略的支持挑唆下,错以为美国重返亚太会给他们提供可乘之机,一时间,杀气腾腾,步步紧逼,欲抢占我领海领土。日本政府则开动国家机器,使尽浑身解数,高调购武扩军,频繁军事演习,屡用武力挑衅,肆意扣船拘人,不惜血本要与我决一死战,妄图重演八十七年前的悲剧。

大敌当前,尚有少数国人,心存幻想,求和心切,乞盼着强盗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更有个别卖国贼,认敌为友,卖身求荣,鼓唇弄舌,误导百姓。正义之士则大声疾呼,日本以我为敌,实乃国之幸事,有了日本这样的敌人,才能让国人睡卧不宁,寝食难安;各族人民才会万众一心,冒死一拼;中华民族才会奋发图强,壮大崛起!

铭记历史,不忘宿敌

九一八事变中,日军装甲车侵入沈阳

一、无敌之国,自取灭亡

一个国家面对着强敌,才能有居安思危、常备不懈的忧患,才会坚定卧薪尝胆、励兵秣马的意志,才会有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的决心。也才会具备令敌不敢求战、战则必败的实力。

无敌则无危,无危则国亡。"敌存灭祸,敌去召过",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如若沾沾自喜,满足于一时的胜利,一器的优势,便目中无敌,妄自尊大,甚至沉迷于军无敌手、国无齐肩的错误判断中,局限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盲目乐观里。长此以往,危机意识逐渐丧失,人们安居于太平盛世,陶醉于警而不报,危而不见,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的歌舞升平中。懈久无备,日久而衰,必将是醉生梦死,疏于演练,或成花拳绣腿,武功尽废。或像笼中猛兽失去野性,蜕变成玩物病猫。当敌人高举着屠刀疯狂向我们杀来的时侯,我们却无视敌人的凶残,意识不到亡国的危险,无异于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无敌则无志,无志则心散。中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人多嘴杂,心态不一,徜若没有了敌人,在貌似国泰民安的环境中,人民斗志日渐松懈,国家实力难以提升,人心似散沙,难以凝聚;私欲如洪水,难以遏制;爱国之心泯失丧尽,报国之志荡然无存。此时一旦敌人入侵,则救国无勇士,解危无良策,只能任人宰割,落得个国破家亡的下场!

铭记历史,不忘宿敌

日军在沈阳向中国军队进攻

无敌则无惧,无惧则族分。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组成,是一个多民族的共和国。长期以来,每当国难当头,外敌入侵之时,全国各族人民都会精诚团结,共御外敌。是共同的敌人和灭族的危险,将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是共产党的领导让他们面对敌人而毫不畏惧。徜若各民族共同的敌人没有了,灭族的危险消失了,心中的惧怕烟消云散了,对共产党领导的依赖也就减弱了。在敌人的挑唆利诱下,民族矛盾便会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的分裂也就在所难免。

二、敌逢对手,愈战愈勇

民族需要在压力中前进,有了敌人的存在,才会有压力,更会有动力。倘若明确了敌人,就意味着有了一个相互斗争、相互制约的对手,而对手的高度则决定着我们的高度,对手的实力则成就着我们的实力。

从我国目前的综合实力来看,如果敌人是个弱小国家,以强战弱,以大对小,不仅起不到正国威,扬正气的效果,反而会对一些无赖流氓国家起不到震摄作用,失去舆论高地,也难以服众,甚至还会丧失我国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力,破坏我国与广大中小国家的友好关系。

从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如果敌人是一流的发达国家,以弱对强,以小抗大,不仅会打乱我国发展改革的步伐,还会严重影响中国梦的实现,而且还要投入极高的成本,冒着极大的风险,去与远离国土的强国为敌。尽管这种威胁确实存在,但对于我国来说,从战争的因素、时间、条件到各方面的准备都还不允许有这样的打算。我们只能是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立足一个防字,防备着所有的不测之战。

从我国周边的关系来看,与我国有边界争议的几个国家中,大多都是摇旗跟班的,他们不具备与我国单挑的势力,只好抱团取暖,跟随着主子起哄,打打群架,敲敲边鼓。如果我们不分主次,全面树敌,冒然出击,多线作战,他们就会采取群狼战术,峰拥而上,狗撕猫咬,让你有理说不清,得势不得理,还会惹你一身骚,胜败都是输。当你耗尽精力,伤痕累累之时,真正的敌人就会乘虚而入,将你一举拿下,亡国之灾便会成为现实!

铭记历史,不忘宿敌

"九一八"事变后,沈阳全城被日军占领

因此只有利害攸关,实力相当,你死我活,难免一战的对手在战场上相见,才会分外眼红,愈战愈勇。

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中日近代史上发生的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都是因日本侵华而发生的。甲午之战,日军全歼我北洋舰队,并在旅顺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旅顺惨案",历时三昼夜,血洗旅顺城,屠杀我同胞18000余人。接着又逼迫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赔偿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开辟沙市、重庆、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在抗日战争中,日军造成的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1937年12月13日,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枪杀和活埋中国军民达30多万人。

这深仇大恨,至今未报,血海之债,丝毫未还。日本政府却一笔勾销,全面否认。

铭记历史,不忘宿敌

铁岭昌图红顶山兵营被袭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中国政府对日本采取抛弃世代深仇,免去巨额赔款,翻掉历史旧账,施以仁慈之心的友好策略,笑对日本国民,做到了宽容大度,仁至义尽。可是日本政府却嗜血成性且侵略有瘾,惯于倒打一耙,善于恩将仇报,精于出尔反尔,是个集流氓无赖于一身的无耻之徒,可谓是好话说尽,坏事做绝。

中国人民还期盼着日本政府深刻反省战争罪行,彻底放弃复活军国主义的幻想,以正常的心态与我国人民和平相处。然而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再次落空,旧伤未愈,再添新恨。日本政府先是购岛,后是国有,紧跟主子,拉扰盟国,窜访周边,围堵中国,欺骗舆论,蒙蔽世界,明卖军火,暗造核武,修宪扩军,明目张胆,其狠子野心,路人皆知,欲灭中华,蓄谋已久。

中日两国,历史上曾数次为敌,也各有胜败,大都是日本悍然发动侵略。近年来日本政府又一次迫不急待地跳了出来,公开与中国人民为敌,正所谓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这样的对手,如狼似虎,狂妄至极,势力不弱,横在国门,我不犯他,他必灭我。俗话说,即来之则对之,毛泽东时代,我们有了两弹一星,才迫使敌人对我们刮目相看,毛主席也有底气和胆量笑称: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今天我们只有发展壮大,提升国力,增强军力,凝聚民心,激励斗志,有了真实力和硬实力,我们才敢说: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铭记历史,不忘宿敌

在日军炮火中遇难的中国同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