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大学生,正在被抑郁症吞噬?

中国的高校,正在成为抑郁症的重灾区

有多少大学生,正在被抑郁症吞噬?

最近,有位读者和笔者说,他大学的一位室友休学了,因为抑郁症。他想不到,这么一个平日里活泼开朗好相处的大男孩,怎么就得抑郁症了呢?

笔者想起电影《大佛普拉斯》里的一句台词:我想虽然现在是太空时代,人们可以探索宇宙的奥秘,但永远无法探索别人内心的宇宙。然后,用这句台词回复了这位读者。

有多少大学生,正在被抑郁症吞噬?


事实上,中国的高校,得抑郁症的学生不在少数,甚至已经成为了抑郁症的重灾区了。

有多少大学生,正在被抑郁症吞噬?


1.

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有大约四分之一的中国大学生承认自己有过抑郁症状。请注意,这只是承认自己有过的,真正患有抑郁症的人数只会比这更多。

纪录片《追眠记》里,大学生忻雨从农村考上了上海的大学,但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忻雨一时无法适应,渐渐地患上了抑郁症。每天晚上,她都要靠药物才能勉强入睡。也因为抑郁症的缘故,忻雨无法继续完成她的学业,只能退学。退学后,因为抑郁症,找到的几份工作都做不长。为了治疗抑郁症,忻雨欠了很多钱。

也许,我们惯性地认为大学是个象牙塔般美丽的地方,觉得笔者所说的这只是个例现象。但其实不是的,真实的情况远比我们想象的可怕。

因为无法适应新环境、学业压力过大、人际交往压力大等各种原因,不少大学生正遭受抑郁症的折磨。

有多少大学生,正在被抑郁症吞噬?


2.

我们之所以意识不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抑郁症患者的边缘化。

哪怕到今天,一提到抑郁症这三个字,在很多人的眼前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把它和“不正常”挂钩,甚至唯恐避之不及,污名化的现象也不罕见。

所以,哪怕很多大学生明明已经意识到自己得了抑郁症,可是他们仍然要努力地装作没事一样,积极地去参加社团活动、和舍友开黑、和朋友聚餐,笑得比谁都开心。

因为他们害怕啊,害怕被别人认为不正常啊。

这就会带来一个问题:你就算再努力伪装开心,依然改变不了得了抑郁症这个事实。越伪装,反而越累,心理压力越大,反过来还可能会加重抑郁症的情况。

有多少大学生,正在被抑郁症吞噬?


3.

得了抑郁症很可怕,但是你知道更可怕的什么吗?更可怕的是,很多学生得了抑郁症之后,找不到地方可以求助。

一方面,很多的很多人哪怕是至亲或好友,都不理解你。你和他们说你好像抑郁了,他们觉得你是在开玩笑或者没事瞎矫情。你明明已经释放了求救的信号,可是却无人接收。你就像陷入一个黑洞,越陷越深。

另一方面,笔者就不得不谈到,目前国内的很多高校在心理救助方面的落后了。很多高校甚至都没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室或心理健康中心,即使有,也是充充门面而已,根本起不了实际作用。

其实,这个问题也不光光只有高校有,整个社会都存在。据了解,截止至2014年,在中国实际就职的专业的精神疾病医生占总人口数的比例为是1:10万。而美国呢,大概是我们的十倍以上。所以可想而知,心理专业人才的资源不足,导致多少人得不到救助?

所以,最后笔者想说:一方面,希望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学校能够尽可能地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服务,另一方面,希望我们别再对抑郁症带有偏见,请帮助他们,而不是带着偏见看他们。

有多少大学生,正在被抑郁症吞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