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彪和邢志國同爲副軍級,爲何軍銜卻要低於他?其實另有隱情!

《亮劍》張大彪和邢志國同為副軍級,為何軍銜卻要低於他?其實另有隱情!在《亮劍》中,李雲龍的手底下可謂高手如雲,但是真正算得上是他的心腹大將和左膀右臂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一營營長張大彪,另一個是副團長邢志國。不過,從李雲龍對這兩人的態度來看,似乎李雲龍更加器重張大彪一些,邢志國雖然身為副團長,但是卻經常被李雲龍罵的狗血淋頭。比如平安之戰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邢志國就像是個受氣的小媳婦。

張大彪和邢志國同為副軍級,為何軍銜卻要低於他?其實另有隱情!

可能是因為李雲龍過於器重張大彪的原因,很快張大彪就被提拔為獨立團參謀長,從正營正式跨入了副團,在級別上,算是和邢志國平起平坐了。隨著抗戰結束,內戰爆發,獨立團擴編為師,李雲龍從團長的位置上,直接提拔為師長,而邢志國和張大彪也依次被提拔為副師長和師參謀長。

張大彪和邢志國同為副軍級,為何軍銜卻要低於他?其實另有隱情!

在淮海戰役期間,李雲龍的2師被劃到了華野的戰鬥序列,2師在李雲龍、邢志國和張大彪的指揮下,猶入無人之境,先後取得了多場戰役的勝利。比如率先攻入窯灣鎮,致使63軍中將軍長陳章飲彈自殺;在攻擊楚雲飛的第89師時,摟草打兔子,一舉殲滅了常乃超的暫七師等等。2師的戰績,十分耀眼,連司令員都讚不絕口,因此,李雲龍的2師也被當成頭等師使用,這其中張大彪和邢志國自然也是功不可沒。

張大彪和邢志國同為副軍級,為何軍銜卻要低於他?其實另有隱情!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李雲龍長期打勝仗的原因,導致他多少有些飄飄然。隨著淮海戰役進入關鍵階段,李雲龍竟然經常脫離大部隊,擅自帶著突擊隊深入敵後作戰,終於有一次,他在敵後與楚雲飛的師部狹路相逢。最終在激戰過程中,李雲龍被楚雲飛的炮兵打成重傷。隨著李雲龍住院治療,2師的指揮權就交到了邢志國和張大彪的手上,他倆帶著部隊南下,一直打到了福建廈門。可惜在第一次金門戰役時,邢志國和張大彪不幸被困孤島,最終雙雙戰死。

張大彪和邢志國同為副軍級,為何軍銜卻要低於他?其實另有隱情!

如果邢志國和張大彪沒有犧牲,在李雲龍升任軍長之後,他倆也一定會被提拔為副軍長和軍參謀長,都是副軍級幹部。不過,在55年授銜時,張大彪的軍銜應該要低於邢志國,邢志國很可能會被授予少將軍銜,而張大彪應該只能被授予大校軍銜。那麼問題來了,張大彪和邢志國同為副軍級,為何軍銜卻要低於他呢?其實另有隱情!

張大彪和邢志國同為副軍級,為何軍銜卻要低於他?其實另有隱情!

第一,職務問題。邢志國是空降到獨立團擔任副團長的,這就證明,邢志國很受上級領導的賞識和信任,不然絕不會將他派到李雲龍這個“愣種”身邊當副手。而邢志國在擔任副團長期間,張大彪還只是一個營長,他是在平安之戰前後,才被提拔成團參謀長的。所以論資排輩,邢志國要排在張大彪的前面,另外,相比一下,邢志國更加受到上級的重視。

張大彪和邢志國同為副軍級,為何軍銜卻要低於他?其實另有隱情!

第二,資歷問題。從《亮劍》中的很多場景中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即邢志國應該是一個老革命,他很可能是參加過長征的老紅軍,其資歷估計與李雲龍差不了多少。但是張大彪就不同了,他是“半路出家”,在抗戰全面爆發前,張大彪還是西北軍第29軍大刀隊的一名排長,他參加八路軍的時間應該是在1937年底或者1938年初。和邢志國的資歷相比,張大彪明顯要差上一截。

張大彪和邢志國同為副軍級,為何軍銜卻要低於他?其實另有隱情!

第三,還是職務問題。邢志國是副軍長,而張大彪是軍參謀長,雖然都是副軍級,但是在軍部領導的排名中,邢志國絕對要排在張大彪的前面。因為邢志國是軍部主官的副手,而張大彪則是軍部下屬參謀部的主官,行政級別還是有區別的。理論上講,如果李雲龍不在,張大彪就要向邢志國彙報工作。

綜上所述,正是因為上述三個原因,所以張大彪和邢志國雖然同為副軍級,但是軍銜卻要低於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