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芳华》里刘锋和何小萍最后过的最“惨”,作者却说他们话不多但过的最从容?

宋燕儿


一步错过、步步错过。芳华的结尾令人辛酸!感人肺腑!

电影“芳华”的最后一幕: 何小萍一句:“能抱抱我吗?”。此时的刘峰也积极回应,用他的独臂拥小萍入怀,真可谓是感人至深的结局。

而这个感人的结局,在电影前面的叙述中,早己埋下伏笔:当林丁丁在寝室里哭诉被刘峰强抱了时,躺在蚊账里的何小萍猛地一下坐了起来!要知道: 刘峰一直是小萍暗恋的对象啊!可他却主动向林丁丁表白去了。更糟糕的是: 刘峰的示爱还被林丁丁公开拒绝。此时此刻,何小萍心里一定是打翻了五味瓶,想得最多的肯定是:要是刘峰抱的那个人是我,那该有多好啊!

紧接着,何小萍的最佳时机就来了: 刘峰因为“作风问题”,被踢出文工团,打发到基层伐木连去了。临别时,小萍独自去刘峰房间话别,第二天,两人在文工团的大门口依依惜别之时,这是小萍的最佳表白机会。可惜啊可惜!当时的小萍既自卑、又害羞,没有将她人生中最关键的那一句:“能抱抱我吗?”对刘峰说出来,铸成终身遗憾!最后,互有好感的他们,只是致以庄重的军礼而告别......。

一步赶不上,步步都错过。阴差阳错之下,几十年过去了。一直暗恋着他的小萍直到影片的最后,才在小站对刘峰吐出“含在嘴里几十年”的那一句:“能抱抱我吗?”......

紧接着,音乐起、全剧终。多少人、泪己下。经典的魅力啊!





临时客


人到底应该怎样活着这个世界上?

刘峰跟小萍给出了他们的答卷,所以他们最能相互理解,活得也最为从容,因为他们——问心无愧

这个世界上存在两种人,第一种是被世界改变的人,第二种是改变世界的人。其实,还有第三种,

他们无法改变世界,也绝不会改变自己的人。

刘峰和何小萍便是这第三种人。他们坚持内心的善良,从一开始便知道自己是个怎样的人,并不为世界所改变。他们,其实就是Forrester Gump。

这是价值观的困境,就好比是:老太太摔倒了,你扶不扶?

有些人会想要扶起老太太,但是新闻里见多了被讹诈的事,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最终没有付。这些人是被世界所改变的。

而另外有些人会扶起老太太,并且痛骂冷血的围观群众。这是想要改变世界的人。

而刘峰和何小萍属于,他们付起老太太,但不会痛斥周遭的人,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人无法改变。他们也不会想要改变他们,他俩只是做自己。

当你心存这温柔的善良之时,便也不担心被讹诈、被人说炒作、被人冷眼相待,这便是从容。

阿甘冒着枪林弹雨去把受伤的战友一个个或抗或抱出战区的时候,他有害怕,但在一心救人面前,这份害怕显得微不足道。

我们现在说的只是一个扶老太太的事,而把背景换到一个“颠倒是非”“任何话语会被过度解读”“过度解读甚至影响到生命、命运”的年代,你可以想象,这该如何坚持自我?

《芳华》中,被改变的人很多,寝室长最后跟门当户对的人结婚了;林丁丁终究背叛了刘峰;文工团未散,人心早已散了。

但刘峰就是刘峰,何小萍就是何小萍,他们改变不了世界,但难能可贵的事,在那个时代浪潮之下,他们也没改变自己。那个时代下的改变,等于扭曲。所以不难理解那个时代卧轨自杀的人。

萧穗子也从未改变。

我和老婆看完《芳华》,我说这电影是“好人没好报”,但是我笑了。我深深地理解这对好人,他们虽然没好报,但是他们从容,从不后悔。

值得一说的是,为什么会信仰宗教?因为从宗教中,我们在寻找内息的平静。

从容,便是平静。

我们大可以问刘峰和何小萍,他们后悔吗?想必,他们是绝不后悔的。


编剧演绎法


《芳华》是根据当代华裔女作家严歌苓的同名小说改编,由冯小刚执导,深受好评的一部电影。


影片以第一人称的形式,透过剧中人物肖穗子的视觉,讲述了七八十年代,军区文工团中一群正值青春年华的文艺兵的命运。


影片始终以平和的语调讲述着那个波澜起伏的年代,不同的人,不同的命运。在历史的洪流中,每个人的命运都被时代裹挟着前行。


任何人都挣不脱历史的洪流,无人幸免。尤其在社会转型期。大部分的人都是随波逐流,只有极少数人会坚守自己的内心。

刘峰--就是这极少数人。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内心。他勤劳、能干,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他是“活雷锋”,他像神一样的存在,各种荣誉接踵而来。


命运却又和他开了一次玩笑,仅仅因为一次对爱情的表白,就被扣上了“流氓""的帽子,下放到了前线。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立下军功,失去了一条胳膊。退伍后为了生活四处奔波,处处碰壁,窘迫不堪,但始终都保持着他那份质朴的善良。


他从不怨恨、指责,生活已经很无奈。怨恨、指责并不能带来任何益处。刘峰的心里始终是一种宽容。当何小萍问他过得好不好时,他想到的是那些长眠于地下的战友。跟他们相比,活着就是幸福。


何小萍 一个右派的女儿;一个随母改嫁的“拖油瓶”;一个处处被人当作笑话的人;一个从未被善待过的人。经历了人世间太多的不公,刘峰的善良对她而言就特别珍贵,所以也就特别懂得珍惜。


年轻时每个人都崇尚名、利。何小萍也不例外,她渴望爱,渴望成名。但当她在战地医院,真的成为战斗英雄获得嘉奖,何小萍的精神崩溃了。所幸的是何小萍又被自己钟爱的舞蹈唤醒,凤凰涅槃,完成了一次自我救赎。



经历了生和死的磨难,经历了英雄和“坏人”的转换。他们看淡了人生,看透了生活的本质。但他们依然没有放弃生活。他们反而更懂得生活的美好。生活中的任何艰难险阻于他们来讲,早已是“沧海一粟”,不值得一提。


而他们两人因为彼此懂得,相互更加珍惜。


杨绛先生曾说过:“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一个人幸福不幸福,真的和金钱,名利毫无关系。当繁华落尽,曲终人散,回首往事,没有亏欠,没有不安,不觉得空虚,无愧于心,才是最大的幸福。


刘峰和何小萍表面上看过的最惨,实际上他们获得的是一种心灵的安宁和自我的满足。这个也是严歌苓作品最打动人的地方。她的作品宣传的都是人性的“真、善、美”。

我想,作为人,这才是应该追求的终极目标!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


有书共读


吃货界最懂减肥,减肥界最懂养生的晶晶汤博士前来作答。我觉得作者所谓的“从容”,其实有点“佛系”的感觉,大白话讲就是认命了。被生活蹂躏践踏太久,知道再做任何反抗努力都是无用功,不如就看淡这一切。所以表现出的行为显得“从容”,只是一种淡定的按部就班。

芳华这部片子

最能挑动的还是中年男人的性幻想,文工团姑娘们白花花的大腿、纤细的腰肢、修长的脖颈、无妆清秀的面庞,都能令他们回忆起自己的当年。不然也不会花那么大篇幅来拍摄穿齐B小短裤练舞,以及浴室打闹的镜头。



而何小萍的人设是相貌普通、家境一般、还有体味。演员长得也是土土的带着倔强。这样的人在进文工团前忍气吞声,以为进了文工团能翻身农奴把歌唱,结果照样被欺负,想不服输闹脾气搏一把,结果被搞出了文工团也没有好日子过。从来也没有被男人疼爱过,她很早就已经认命了。

刘锋是一直以为自己是团里的重点培养对象,自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个又红又专的好苗子。结果才发现自己只不过是大家的踩脚石,没有人真正关心过他。从战场回来又没有得到应有的抚恤,自己把生活过成了残局。

最后两个遭人嫌弃的可怜虫,没有别的选择,只能互相依偎。因为除了彼此,没有别的人愿意和他们有太多瓜葛。何小萍心里是有刘锋的,但刘锋心中的理想型还是丁丁公主,怎么肯愿意把心交给一个相貌平平的普通女人。没有满汉全席吃,有馒头吃总比饿着强。所以刘锋内心只是觉得

凑凑合合搭伙过日子呗,害想咋地?

晶晶汤的山海经是一个活人不是小编!专门给亲介绍看起来荒诞不经,但其实靠谱又专业的健康知识!如果亲愿意看,欢迎关注哦!

听说点赞的人都能光吃不胖还发大财哦!


晶晶汤爱健康


作者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以芳华已逝的中老年口吻讲的。

人到中年,慢慢淡化对权势、功名、金钱等等的追求,而更注重内心的平静、从容。


从《芳华》中主要人物的命运来看,有的出国嫁华侨,有的下海经商,有的读大学曾为作家……看起来都在社会上有一定的权势、金钱和地位。

似乎只有刘峰和何小萍两个在社会底层挣扎。于是就有人得出他们过得很惨的结论。

其实人生各自有烦恼,谁也不比谁更好。


出国的林丁丁远离故土,与朋友们联系日渐稀少。

嫁给陈灿的舍长常年不见丈夫面,追到海口吃了一顿饭,丈夫又忙着去别的城市买地去了。

她们的人生细想起来,也是寂寞多过快乐的。

相比较而言,刘峰和何小萍两人心灵的满足、内心的安定超过她们的。

第一,他们从残酷的战场上活了下来,内心更加坚韧。每隔几年到云南边境去看看长眠在那里的战友们,心灵有寄托。

对比死去的战友,今日的种种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第二,他们互相依偎,报团取暖。总是付出总被忽略的刘峰遇到了将他放在心上的小萍,而小萍和自己挚爱的刘峰在一起,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第三,对过去的事情已经释怀。刘峰知道曾经喜欢的林丁丁过得很好,释然笑了。小萍终于得到刘峰的拥抱,悄悄湿了眼眶。



他们曾经被生活辜负,被身边的朋友、战友、亲人伤害。到现在,一切都已经曾为过去。

人到中年,能够收获一份安稳的情感,这是他们能够从容不迫的最大原因。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会觉得自己活着,朋友活着,有一个可靠的人陪伴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所以作者才会说他们活的从容。



看图识心


其实刘峰或者何小萍,他们的结局未必有多不幸,至少对于他(她)自己而言是这样的,这也是他(她)的性格所决定的。

刘峰的性格就是人不争,做好自己对得起自己良心就成,所以在文工团大家留在团里排练,他却主动爬山涉水去接新兵,吃饭只吃破饺子,给他提干进修名额他却不要,主动帮人做这做那,却不想索要利益,这就是他的性格。

同一时期,何小萍也许也是这样的特色,当年选择当兵只是为了逃离那个家,可当她的新家—文工团,也无法容纳她时,她也会毫不犹豫的设法选择离开,其实在何小萍的世界里,她不要求她的生活中有太多的朋友,有知心和愿意照顾她的就足够了,而刘峰一个人足以弥补她的空白。

所以他们两回到社会中时,物质生活也许不好,但他们却未必会太在意,对他们而言,这一生中对得起自己,一生中真的遇到了所爱和能照顾自己的人,这辈子也许就足够了。

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对生活的索求也各有不同,林丁丁想嫁入大家庭和豪门,郝淑雯想找高干子弟,所以她们做事时往往不顾代价,也不顾别人的利益和感情,但刘峰和何小萍不同,做好自己,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于他们而言这一生也许就足够完美了,所以现实中,林丁丁和郝淑雯等人也许等得到物质的满足,但她们恐怕这辈子也得不到爱,刘峰何小萍也许一辈子得不到物质的满足,但他们晚年离去时,却会觉得自己的一生很完美。


辽宁资深球迷


对别人都好唯独对自己不好的人算不得真正的好人。影片里的大好人刘峰热心助人有时代特色,如果在当下往好了说是“情商高”、往差里说“找虐”。

影片一改往日套路:好人过上了幸福生活,“贱人”遭到报应。反倒是刘峰生活潦倒不堪,小萍也疯了。两个好人物质上远不如大家“混得开”,这不仅反映了当时的退伍军人没有得到国家的妥善安置,也说明有时候“好人有好报”这只是一句美好祝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需要抓住机遇的,如果刘峰先选择读军校后再追求林丁丁,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当大家都在浮躁中忙碌时,身心俱疲的刘峰和小萍相偎在一起,恍惚的神情留给大家想象的空间:无奈?欣慰?淡然?……


情到深怵


虽然本人仔仔细细的观看了芳华,并且也因为其中的某些情节而潸然泪下,但是我确实跟题主一样,无法理解属于父母那一代的芳华。

但是我还是想表达一下自己对于这个电影的理解。在电影中,男女主人公确实是结局的时候,过的最不好的,一个可以说是断了一只胳膊,另一个可以说是终身未嫁。



其他同学有的远嫁国外,有的当了作家,还有的做了房地产大亨,用现在的话说,个个都有出息,但是为什么作者又说只是他们俩过的最从容呢。

原因无非就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其实看似其他同学都很成功,但是只有林峰和何小萍找到了彼此最想找到的东西。


剧中的何小萍从小在家庭生活中就生活的不幸福,来到部队以后,部队里的很多战友也都嫌弃她,嫌弃她身上臭,其实她只是比平常人更爱出汗而已。她从不为自己辩解,独自一人承受委屈。

这个时候林峰出现了,只有林峰不嫌弃何小萍,处处照顾何小萍,在何小萍心里,林峰就犹如一缕阳光,能给小萍带来欢乐,所以小萍深深的喜欢上了林峰。林峰可以说是小萍的全部。

而对于林峰这个活雷锋来说,他对谁都好,对林丁丁更好,电影中林峰可以被推荐去上大学,但是他拒绝了,从这就可以看出林峰对于仕途和家人还是选择了家人,他无非就是想寻找一个能够相伴一生的人。

文工团中的其他人,有的成了作家但是一直单身,有的有钱成了家,却一天到晚看不见老公的人影,可能林丁丁也并不是真正想嫁给老外的,可能仅仅是为了能够更好的生活。当然这都是我单纯的臆想,作者的意图我并不能真正领悟。

电影最后经历了千辛万苦的林峰和何小萍,他们生活在一起了,虽然日子过的并不富足,但是他们相互都做到了一生中最重要最在乎的东西,所以可能作者才说他们的日子过的是最从容的。


一群小狗臭


刘峰是个热心肠的雷锋式的好人,他心肠好到甚至别人会觉得他蠢,他放弃本属于自己的上大学机会而让给别人,原因居然是能留在部队文工团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而那个他喜欢的美女林丁丁呢,从她后来傍大款可知,是个趋炎附势的人,她怎么可能会喜欢上穷小子刘峰呢?可她却心安理得的享受着刘峰的好,并认为好人本就应该是这样的。刘峰是心灵美的,可我觉得他不完美的地方在于他对“人性恶”的认识太不足了,俗话说得好“升米恩斗米仇”用在他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况且他对林丁丁的“爱”也只是停留在外貌感官上,一个雷锋式的好人喜欢上一个趋炎附势的美女,能有什么好果子吃呢!后来刘峰对林丁丁表白,拥抱了她,这个拥抱让他万劫不复,这简直就是《东郭先生与狼》、《农夫与蛇》的另一版本。

何小萍是个命苦的人,不仅因家庭出身不好遭到当时社会的排斥,还因为训练时出汗多而遭到队友们的嫌弃。其实刘峰对她并不比对其他女生更好,可就是这“升米恩”却让何小萍倍感温暖,“一个从来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影片中这句话让我想起了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何小萍是唯一的明眼人,只有她能看到这善之火,而其他姑娘因为习惯了刘峰的好都瞎了眼。何小萍这个人,她本身勤奋刻苦、慧眼识人,有很多优点,可她最大的缺点在于“不识时务”,其实她可以有翻身的机会,比如在高原上可以跳独舞,她没有好好珍惜这次可以展现自己苦练多年并且热爱舞蹈的机会,反而拿刘峰被处分的事情藐视文工团的所有人,企图用至高的道德凸显自己高贵。一个识时务的人,是要认清自己周边的形势,一个内心真正强大的人,是会努力改变不利于自己的性格弱点,珍惜对自己有利的机会。然而何小萍没有争取,反而是用各种使性子的做法将最后可以为她提供机会的领导也彻底激怒了。


千里光


电影演到最后,两个最善良的人一个沦落到社会的最底层,一个近乎疯了。这就是最刺眼的现实,也是冯小刚的电影里有的特色,敢于讽刺社会。

刘锋,是那个年代最基层最踏实最本质的一个缩影。连续多年的标兵,人称“活雷锋”,但却因为林丁丁的诽谤而落寞,被发配到了边境的伐木连里,最后莫名其妙竟然还参与到了自卫反击战(中越战争)中。因为参战被打断了手臂,成为了残疾人,人生十分多舛。后来老婆也和一个司机跑了,自己在老年又生了场大病。我想,这样的情节,多少让所有在座的观影者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了悲怆。

而何小萍,离开家乡,她那么渴望融入这个集体,却被一次次无情抛弃。她以为逃离那个大家都不喜欢她的家,她就能够过的很好很好。她已经足够好,却仍然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容下她。她那么渴望成为万人敬仰的英雄,最终她终于做到了,却可悲地失了智,疯了。

十年后刘峰生了一场重病,幸得小萍悉心照料才得以恢复。

从《芳华》中其他主要人物的命运来看,有的出国嫁华侨,有的下海经商,有的读大学曾为作家…

看上去刘锋和何小萍的确很惨,但是不得不说他们活出了善良的人该有的样子。

经历过生死,何在乎世俗。对他们来说能活着就是幸福!\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