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里那件带着海绵的衬衫到底是谁的?

曾经是个好姑娘


按照电影的节奏和剧情发展走向,何小萍从刚出场就被人嘲笑,说身上有一股泔水味儿,她还偷拿林丁丁的军装去拍照,死不承认直到被抓了现行。这个何小萍似乎从一出场人设就不很不好,自私自利还自备、不合群,就是大家一起霸凌的人。



按照这样的人设走下去,她刚刚被大家发现偷拿了林丁丁的军装,也让大家意识到她是一个自卑的人,用搓澡海绵垫在内衣里装胸大这件事,仿佛何小萍做得出来。她向来不合群,还用衣服挡住了塞了海绵垫子的内衣,这种事,何小萍做得出来。


这些女兵里,也只有穗子左右逢源,其他人都好像和何小萍过不去似的,看到这件海绵衬衫都以为是何小萍的,就开始嘲笑说她不要脸、做妖作怪。可见这些女兵并没有传统操守,说她们是国家战士,她们似乎配不上这个称号。

晚上接着下雨,小芭蕾朝外面看了一眼,只有那件衣服还在那里挂着,而此时宿舍里人都齐了,就差何小萍。何小萍在练功,但是当何小萍回宿舍的时候,衬衫不见了!她手里只拿着外面那件,那件塞了海绵的内衣不见了!



怎么会不见!总不能无故凭空消失吧!宿舍里其他女兵都没拿,只能是何小萍拿了。那件海绵衬衫就是何小萍的。


何小萍本来就自卑,电影中没有体现,在小说里,何小萍母亲改嫁后,她发现了母亲的红色毛衣,觉得好看就管她妈要,她妈没给她,说等她长大了。长大后她妈把衣服给了妹妹,就是因为妹妹比她白。她妈给了她一件虫蛀了的衣服,何小琴把衣服上的毛球搜集下来,垫在内衣里冒充胸大。

这样的事情何小萍不是没做过,因此做起来就轻车熟路了。小芭蕾说,肯定是活赶得急了才这么粗糙,事实可能也真是这样的。何小萍的自卑体现在方方面面,其实她不是坏人,只是过于保护自己。



入行娱乐


一开始我也以为是女主何小萍的,但是从人物性格来看,何小萍是自卑的,在那个年代谈胸大胸小是一件耻辱的事情。一个在部队里受到排挤、内心极度自卑的人怎么会做这种事情?她纵然够丰满,在那种情况下,应该也是会勒紧的吧。所以穿胸衣不符合女主的性格。当女主回到宿舍后,手里并没拿着那件胸衣,更能说明胸衣不是她的。但是在电影中,冯小刚用一种模糊的处理方式没有说清胸衣到底是谁的。这然观众有了想象的空间。

但是回归到严歌苓的原著,那胸罩就是何小萍做的。在原著中,何小萍名字是何小嫚。电影在很大程度上做了改编,但是在人物塑造上不如原著更丰满。作为观众我不会觉得那个胸罩是何小萍的,但是看完了书,你就会发现那个乳罩为何小嫚的原因。因为她不光是为了“作弊”,她还有难言之隐。

以下是《芳华》节选。看完你就明白了。

“何小嫚眼泪流下来,可以看成是被冤出来的眼泪,也可以看成是被穷追猛打即将全线崩溃而求饶的眼泪。小嫚眼睛看着前方,但并不看着她面前的未来分队队长。她的目光在郝淑雯身上穿了个洞,去寻找逃遁的出路。假定她能来一个现在时髦的“穿越”,穿越几十年,来到二十一世纪的北京王府井,就是跑断腿也找不到无衬垫乳罩。她那个刚被销赃的乳罩假如拿到此地,大概没人敢相认,那也叫乳罩?!那是多么单薄可怜的东西!塞着两块黄颜色搓澡海绵,塞着小嫚对自己身体的不满,塞着对改良自身最大胆的作弊。怎么能让她承认这样的作弊呢?要她承认不是太残忍了吗?郝淑雯是太残忍了,你长了这么丰美的胸,你当然镇压在胸上作弊的可怜虫!何小嫚的目光在郝淑雯的完美的胸口上穿了个洞,又在小郝身后走廊尽头的墙壁上穿了个洞,还是找不到逃遁的出路。眼泪滴成了珠子,可她就是不低头不认罪。”

所以,你既可以说胸罩是何小萍的,也可以说不是,因为所有的情节都是为了表现人物,电影的处理手法更具有想象力。所以你想让那个“胸罩”是谁的?


郭小娱


首先,忠于芳华原著的话,小说里说到了是,何小萍的(小说中何小曼)。

小曼四岁丧父,善良懦弱的父亲在被打成右派后不堪其辱而自杀,小曼跟着母亲,在等级森严的军官继父家里卑微的活着,作为一个拖油瓶时刻被嫌弃着,连吃一块肉都要偷偷摸摸,要先把肉埋在碗里,等别人不在的时候才敢大口啃。有一天,当女孩们看到她不小心被风吹走的胸罩,里面居然塞了两团劣质海绵,用来丰满自己干瘪的胸部,女孩们顿时找到了仇敌:女孩们终于有了光明正大嘲笑小曼的理由了。那个她们心底都有,却不敢张扬,而被一个平日里如此懦弱的女孩张扬了的向往——身为一个女孩子对身体之美的本能追求,竟成了小曼不可饶恕的罪恶。

但是在电影中,导演刻意不说明这个胸垫是谁的,反而是突出大家对于这件事的反应。

1 小芭蕾对此事不依不饶,非要何小萍承认胸罩是她的。

2 所有人不睡觉,半夜只为了审问何小萍,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看到她难堪,可见大家对何小萍成见有多深,以及那个动荡的时代,大家拜高踩低的卑微价值观。


元芳侬咋看,分享精彩娱乐,输出辛辣观点,最近混剪了一个芳华的视频,用小萍做为第一视角叙事。喜欢请关注。


元芳侬咋看


海绵衬衣事件在电影中成了一大悬案,在文工团中,发现这样一件不伦不类的衣服,既让女孩们蒙羞又觉得好奇,究竟是谁会缝这样的衣物来穿?

就电影而言,这件衬衣的主人其实被导演模糊化,虽然一切矛头都指向何小萍,面对众人的指责和直接的撕扯动作,让何小萍内心感到极度屈辱无奈,众口铄金,她的辩解显得苍白无力,寡不敌众,内心敏感怯弱的她选择仓皇而逃。

虽然在原著中,衬衣的主人确实是何小萍(胡小曼)的,但就电影而看,在那个时代,女性是内敛而羞涩的,体现美的方式不以身材来凸显,也羞于谈论。

这件带有海绵的衬衣,显然是想改善身材而缝制,敢晾晒在光天化日之下,可想主人的心性和胆子是多少大,稍不注意就会被战友发现。

那么对于刚来文工团就被欺负的何小萍来说,她对这里的一切感到无措和难融,不论在何种情况下,她都是最不起眼和被忽视的那一个,除了对热心的刘峰,何小萍对于周遭的一切,从憧憬到厌弃,再无希望可言。

这件衬衣那样突兀,会是如同鸵鸟般的何小萍吗?她的自卑和敏感,难道是想脱颖而出?并且电影中何小萍面对指责,如此伤心欲绝,断然是不会是她所缝制的。

那么究竟是谁的,必然是文工团中性情稍微外向,在意外表的姑娘,有网友猜测是性格泼辣的小芭蕾的,在与何小萍对峙时,她的态度非常激烈。

但不论是谁,导演将这件事模糊化,便是在前期保护了这些姑娘的美感和神秘感,一件衬衣都能引起这样大的风波,要是其他事,岂不是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一一)


鲸鱼电影


电影《芳华》是冯小刚导演的作品,改编自严歌苓的同名小说。

小说原来定名《你触摸了我》,是冯小刚的提议才改成了“芳华”之个名字,取“芳华易逝”之意,其实更多寄托了冯小刚导演对于自己年纪时在北京军区文工团那些日子的追思。

严歌苓小说的本意是借助讲述一个时代偶像形象破灭的故事,展现在时代变革中小人物的不同选择对命运的影响,以表达对于那个逝去的理想年代的反思。

不过,电影在主题和立意上一开始就和小说有很大的出入,怀旧的风格和小说的深刻立意相去甚远。

其中一个重要情节,就是众女兵发现了一件缝着海绵的衬衫,因怀疑是何小萍的,逐借题发挥对其做了言语上的攻击。

电影以此表现女兵们的刁蛮和何小萍的孤独,但自始至终都没有说明那件衬衫到底是谁的?

这段情节是改编自原著小说,小说中的何小萍叫做何小曼,那件缝着海绵的胸罩确实是她的。

电影中的何小萍的父亲在劳改场接受劳动改造;而小说中的何小曼的父亲被打成黑五类,因不堪忍受折磨自杀了,她的母亲带着她改嫁,因为在继父家中没有地位,她从小就有很大的自卑感。

何小萍从小就没吃过一顿好的,造成她的营养不良,身体比一般人虚弱,出汗就比别人多,身上狐臭的味道也遭到文工团众人的嫌弃。而她在长身体的时候缺乏营养,发育就没别人好,加上年纪又小,自然在身材发育好的女兵们面前更感自卑,才有用海绵做“假胸”这件事。

其实在那个年代用的文胸都是没有衬垫的,而她在衬衫里垫的那两块是搓澡用的黄颜色海绵。

作为一个正处于青春期的女孩,爱美是人的天性,原本这是可以理解的事。

但是在那个年代,用海绵这样操作被认为是一件羞耻的事情,众人可以理直气壮地加以责备和羞辱!

没有交代那件胸罩到底是谁的,也是因为这并不重要,那些女兵原本就针对何小萍,这件事只是让她们找到一个可以对她发泄情绪的借口。

在电影中像这种表现人物矛盾的段落都是点到即止,没有再进一步展开——可能是因为冯小刚更想表达的是那个黄金时代的美好,小说中深刻的地方都被舍去了。

直到电影的最后,男主角刘峰和女主角何小萍一个残一个疯,而其她“心机婊”女兵却都生活美好——其实小说中众人的命运都远没有电影那么美好。

比如:林丁丁有过多段婚姻,最后孤苦伶仃,以给人看房子维持生计;郝淑雯嫁给一个小流氓,生活得并不好。

不同的选择造成了不同的命运,这才是严歌苓想讲的故事。

所以,《芳华》这部电影,其实是有很多遗憾的。


电影烂番茄


按照原著,那件带海绵的衬衫是何小萍的,但是抛开原著单看电影,我认为这更应该被视为一个象征符号。

现在好多女孩子都喜欢唱“其实我胸大屁股大感觉萌萌哒”,其实在上世纪70年代,胸大屁股大的女孩子却被视腐蚀干部群众的“特殊物种”,所以她们平时尽量穿宽大的衣服,以掩饰身体的优美曲线。有些胸大的女孩子,还会想办法把胸部勒平一些。

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那些富于革命性的女孩子,通常并不会为自己的胸小而自卑,自然更不会用海绵来冒充假胸。单从电影中看,与文工团的其他女孩子相比,何小萍的胸部既不算大也不算小,而且每天穿着练功服跳舞,身材早已显露无遗,何必还要在衬衫里缝两块劣质海绵呢?自然更不会将这件特殊的衬衫挂在晾衣绳上公开“展览”。这个无论如何都是说不通的。

我为什么把这件特殊的衬衫视为一个象征符号呢?这说明随着时代的变化,人的天性正渐渐被释放出来。但是,在最强调革命性的部队文工团里,这种爱美的天性只能偷偷释放。因此,这件衬衫你可以猜它是属于何小萍的,但它无疑更是属于文工团里每一个正绽放爱美天性而又有所自卑的女孩子的。


非白非黑


抽时间去看了冯小刚导演的新作《芳华》。不同通常电影放映时影厅里清一色的年轻人,去看《芳华》的观众里面,有不少上了岁数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粗略数了一下,他们应该占到了整场观众的3分之1左右。

坐在我右手边的就是一个大爷,看模样大概五六十岁,是和妻子一起来的。整场电影,他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哭,他用手捂住鼻子,努力不发出声音,时不时的抹一下眼泪。这并不奇怪,他一定从电影中看到了自己曾经的生活与曾拥有过的青春。

电影上映之后,出现了不少批评冯导的声音。有人说他拍摄这部电影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缅怀青春的欲望,还有人说是为他是在为文工团制度“招魂”,我也见过年轻的观众看完这部电影后,说自己也开始向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而我想说,抱有以上看法的观众与影评人,要么是对冯导产生了某种误解,要么是根本没有看懂这部电影。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尝试解读《芳华》中出现的重要角色们,再聊一聊有关电影中没有表述清晰、却影响深远的战争,走进如今的油腻中年男、广场大妈们的红、绿、黑的青春芳华。

*以下内容含有大量剧透*

刘峰

刘峰,雷锋,电影中的活雷锋,原著小说中的雷又锋。电影里最大的好人、标兵、圣人,也是境遇最为悲惨的一个。

在那个全民造神、全民拜神的时代,雷锋是芸芸众神之中最耀眼的之一,而刘峰是则是雷锋转世灵童一般的存在。他的神性体现在方方面面:他会主动吃掉没人爱吃的破饺子,出差公干时会充当战友和家人的邮差,教没经验的女兵射击,上街追猪,熬夜帮新婚战友打沙发,顶着伤腰陪没人搭理的何小萍练习舞蹈。苦活累活脏活他行使的“神迹”,标兵、奖状等等是他收获的香火。

但是刘峰自始至终都很清楚:他是人,不是神。他扮演神,有出于无奈,也出于一些自己的目的。

刘峰是木匠的儿子,因为天赋还不错,爱翻跟斗,被挑中进了文工团。在那个年代,当兵可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情,从何小萍刚到部队第一天就偷军装拍照便可见一斑。木匠的儿子刘峰入伍时一定也是满怀欣喜,顺带也肩负了无产阶级工人家庭光宗耀祖的任务。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表了著名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不难想象,刘峰以及和刘峰同龄的战士们的童年经历的教育是怎样的。做尽好事却意外去世的年轻战士雷锋以偶像的姿态登上了神坛,得到了共和国最高级别的认可。出身贫寒的雷锋也为同样出身贫寒的“刘峰”们指了一条明路:学习我,造就你。

现在回过头看刘峰,虽然他因为底子好进入了文工团,但在人人能歌善舞的文工团算不得闪光点,而一身木匠技能也没有决定性的作用,后来在战斗中也证明,他的指挥作战能力也很一般。

还好,刘峰其人实在是太善良了,做一次好事儿不难,难的是天天做好事儿,没有足够的善良支撑,抱着单纯利己的目的做好事学雷锋是无法成功的。

于是,在那个时代,刘峰身上最大的特质“善良”,被无限的放大了。没有出众的才能,没有高贵的出身,刘峰依靠学雷锋成为了团里一时的风云人物,人间人爱,拿奖拿到手软,人们对他不会直呼其名,而是叫他“活雷锋”。依靠木工手艺与一颗善良的心,加之那个年代特有的评价体系,木匠的儿子披上了神的外衣,这是他一生的巅峰。

但是,刘峰终究是人,而不是神,刘峰的善良里,多少也有私心,私心都与林丁丁有关。

影片中,出现刘峰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情节并不算多,加起来不到10次,其中4次和林丁丁有关。给不爱吃饺子的林丁丁准备面条、为林丁丁挤脚上的水泡、指导林丁丁打靶、后来更是为了林丁丁放弃深造的机会。也只有在林丁丁面前,他第一次卸下神的妆容,面对心爱的姑娘,他把欲望与窘迫完全的暴露出来,在这里不得不表扬一下黄轩的演技,从满面春风的活雷锋到手足无措的刘峰,他的演绎简直棒极了。

他在神坛上收到多少荣耀,走下神坛时便要承受多少灾难。

林丁丁拒绝了刘峰,而且还举报了刘峰,她之所以举报的原因我们会在接下来的章节中谈。总之,刘峰玩儿完了。林丁丁事件后,每个人都明白了刘峰是人而不是神,一个冲动、自私、欲火中烧的神。

当活雷锋的光环褪去后,他很自然的成为了团里最不被需要的人,除了善良之外,一无是处的他被处分、被放逐。临走前,他让何小萍将象征过往荣誉的奖状、奖品全部扔掉。因为他看透了,在这场造神的游戏中,他始终只是某些人的棋子。刘峰就好像是迪士尼乐园里的演员,但是大家喜欢的,终究是米老鼠。

何小萍

何小萍,他的生父是一名劳改犯,至死都没有平反。早在6岁时,她的父亲便离开了她,留下并不爱她的生母与继父。她在给父亲的新中写到为了让妈妈抱抱她,她曾经把自己冻发烧过。

家人对她缺乏关爱,那么在社会上对她的态度呢?我想一定会更加糟糕,在那个年代,出身反而比现在更加重要。你的家庭是贫下中农意味着清白,而干部子弟则拥有更多的特权。笔者的外婆在年轻时想要入共青团,却因为家里有过开饭店的经历,“出身不好”而被拒绝了。

而何小萍的父亲是一名劳改犯,甭管他在进去之前是艺术家、老师、干部、商人,一旦被打上反动的标签,那就意味着他和家庭都遁入了社会最底层。

可想而知,出身非常差的何小萍能当上兵,一定会经历比正常人更多的艰难。首先她必须要做的事儿是和生父划清界限,在法理上,她已经改姓了别人的姓,而在平日里、参军时,她一定经历了无数次的表态,表决心,证明自己与生父没关系,甚至当着众人的面,痛骂生父的所做所为都是有可能的。在那个疯狂的年代,子斗父,学生斗老师简直在正常不过。纵使在她心里,始终爱着生父。

何小萍半生都在试图融入周遭的环境,她靠装病、偷军装来使母亲接纳自己,靠与生父划清界限使社会接纳自己,靠硬着头皮在战友面前转圈、刻苦训练让战友接纳自己。没办法,谁叫她是一个劳改犯的孩子?这是她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的必然行为。

只可惜,她的努力大多数都失败了。她的战友们从来都没有真正接纳过她,她急于证明自己也是一名军人,却被郝淑雯一句“没穿军装就不能敬军礼”给怼了回去。战友们嫌弃她身上汗味重,她努力训练流下的汗水成为了笑话。往衬衫里垫海绵的难堪事儿,大家想都不想便往她身上安。

因为这种事儿知识分子的孩子干不了,干部子弟干不了,只有劳改犯的女儿才能干出来。

后来的徐小萍彻底失望了,尤其是在刘峰离开之后。她曾经一心想获得认可,却在后来极力远离集体。她在高原上装病,不仅没有避免上台演出,还被政委表彰。政委表彰的她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在全军面前树立一个带病上台勇于奉献牺牲的典型,而是为了给徐小萍惩罚时,让她跌得更狠。

在收到被下放到战场当护士的消息时,徐小萍笑了,从那以后,她再也不需要伪装自己,她也明白了,收获再多的掌声与敬礼,自己和刘峰一样,不过是受人驱使的躯壳。

于是,在后来她成为战斗英雄被推上神坛的时候,她疯了。如同冬天的大白菜,可以一直冷,可以一直热,但是从冷到热,就烂了。直到回到文工团,她过往的记忆被唤醒,那是她的青春时代给予她的教化和伤害。

萧穗子

萧穗子是全篇的线索人物,却几乎对情节没有任何的帮助。从影片中我们得知,她的父亲也曾遭到过迫害,但是后来平反了,从父母送给她的礼物中能看到各种零食以及金项链,加上她的文字功功底不错,可以推测她出自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文工团的出身等级中,处于中等的水平。

于是,中等的阶级造就了她中庸的生存策略。你会发现,整部影片中,她从来没有与任何人发生冲突,最多就是在郝淑雯和人拌嘴时充当一个调停员的角色。当宿舍的人都欺负何小萍时,她没有助纣为虐,却也没帮何小萍说话。当领导调她去当战地记者时候,她也没有二话,与战友告别便上路了。

影片中有一个细节最能体现萧穗子的性格特质。在发现胸部垫海绵的衬衫时,宿舍的几个姐妹一起在练功房躲雨顺便吐槽几句衬衫的所有者。这时候,萧穗子突然毫无预兆的原地大笑,说衬衫里的海绵没准还有“老泥”,竟然比其他所有人吐槽的还要狠。那场戏在观感上非常尴尬,笑话也并不好笑。那是因为,萧穗子在试图容入身边的人,但是她表现得过了火。

她在电影里遭遇过最大的挫折,莫过于一心喜欢的陈灿竟然跟郝淑雯好上了。在此之前,她还为了陈灿的音乐生涯能继续下去,把自己的金链子融化成了陈灿的牙座。但是,正应了郝淑雯的那句“门当户对”。军二代们的结合,没毛病。

好在,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萧穗子底子还不错,她考上了大学,成为了一名作家。也算是一个很好的归宿。

郝淑雯 陈灿 林丁丁

这三个人是文工团中特权阶级的代表,所以放在一起说。

郝淑雯是一个不招人喜欢的姑娘,飞扬跋扈,片子里带头欺负何小萍的就是她,这是身为干部子弟的她性格使然。影片中曾有人说郝淑雯手风琴拉得很烂,也不得不使人怀疑她是靠父亲的关系才留在文工团的。

在刘峰主动吃破饺子时,她随口吩咐其他战友写个板报表扬刘峰,在和男士兵吵架时,她说:“革命江山都是我们打下来的”。意思就是:“天下都是我们军二代的,你算老几?”在电影一开始,她和陈灿好像相互不待见,但是在陈灿说明自己是副司令的儿子之后,他们竟然好上了。

林丁丁是以为上海姑娘,家里应该很有钱,文工团解散前,她便通过家人的关系联系上了一个更有钱的华侨结婚。室友萧穗子还在为文工团的解散哀愁时,她便已经开始向往新的生活了。她拒绝刘峰,是因为她一直很清楚,自己要的并不是刘峰这样的又穷又好的小子。刘峰也应该明白,他的一堆奖状与活雷锋的名头在林丁丁眼里不值一提。

她很漂亮,喜欢她的人太多了,她也从没把革命纪律放在眼里,摄影师送了她桔子罐头,被亲了一口她也没说什么,因为她确实从她人的爱慕中得到了好处。如果刘峰抱住她的时候,没有旁人看见,我想她也不会举报。但是,她也明白“勾引”活雷锋的罪名,她可担待不起。举报刘峰耍流氓成了她自保的唯一出路。

不过,我相信林丁丁对战友们也是有真情谊的,不然也不会在日后把自己发福的照片寄给他们。

在那个信息闭塞、物质匮乏的年代,军长的女儿首先带来了紧身牛仔裤和太阳镜,副司令的儿子带来了邓丽君。在文工团解散的前夕,陈灿又先于老师在内的所有人知道了这个消息。

若干年后,战斗英雄刘峰丢了一条胳膊,做着苦力,何小萍满脸憔悴。从未立过军工的陈灿却靠倒卖地产发了大财,和妻子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可以,这很现实。

脱下《芳华》青春片、时代片的外衣,你会发现,它有可能是华语电影近几年来最为黑暗的作品之一。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人们都被异化,在红色的波涛中上苦苦求生,人性的善与恶都没淹没了。从用尽手段到失望而终。故事中,每个人的走向都不相同,无论是悲剧还是喜剧,你会发现影响角色人生的并不是他们的性格、特质,而是他们的出身和阶层。

冯小刚导演用刘峰一条断臂,将那个年代“人人平等”、“翻身做主人”的春秋大梦无情的击碎了。

最后,有关影片中的那一场战争,我想要多提几句。

1978年,中国与越南爆发领土争端,越南方不断挑衅,蚕食我方边境。1979年,我军出兵越南,史称对越自卫反击战。

这场战争规模不及朝鲜战争,但是战斗过程极为惨烈。由于十年内乱刚刚结束,我军的战斗力有限,体制混乱,加之对越南丛林地形掌握不熟,我们没少吃亏。

而越南人采取的是全民皆兵的政策,每一个老百姓都武装到牙齿。我军进老百姓家门给予人道救援物资,却可能在转身出门的一刹那被当地居民杀掉。曾有一名解放军战士从火场中背出一个当地男孩,而越南男孩从兜里拿出一把匕首,从背后杀掉了自己的救命恩人。直到现在,中越边境还有大量当年埋下的地雷。

战时,如同刘峰一般的战斗英雄很受尊重,相关的歌曲、层出不穷,他们也曾享尽荣光。后来,延绵十余年的边境冲突慢慢化解,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中越和好了。从国家角度来来说,便不再强调这场战争的重要性,歌颂战斗英雄的曲子不再被传唱,就连中越边境众多的烈士纪念碑,很多都遭到了拆除。

影片的最后,只剩下一条胳膊的刘峰穷困潦倒,被腐败的警察欺负。郝淑雯一句“X你妈”骂哭了无数的观众。只可惜,多少的眼泪和愤怒,都拯救不了集体性、组织性的遗忘,也换不回血染的风采与青春芳华。


生活女儿国


关于《芳华》电影里缝了海绵的衬衫到底是谁的,在影片上映之后一直存在讨论。

有一些公号发布了几个影片中被删减的片段,然后在片段后面的猜测性文字中,声称自己在电影中几个一扫而过的细微之处,捕捉到了萧穗子穿着带海绵的衬衫的镜头。

冯小刚导演在出席中国电影资料馆《芳华》放映活动的时候,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

小说中,这件缝着海绵的衬衫是何小萍的,而在电影中,导演特别做了模糊处理,没有交代这件衬衫是谁的。

电影中何小萍登场就是刘峰去接她进文工团了,并没有详细介绍她的成长背景,电影中主要突出的是她被其他文工团的女生排挤。

小说因为不受时长所限,详细记述了何小萍在父母离异,跟随再嫁母亲进入到新家庭之后的悲惨处境。

她在这个新家庭中地位是最低的,甚至连她的亲生母亲,为了在这个家庭中立足,对何小萍的要求都到了极致的地步。

所有人的不待见,造成了她极度敏感焦虑的性格特点。

一家人一起吃饭的时候,她都不敢明目张胆直接去夹肉来吃。要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夹一块肉,迅速用米饭将肉盖住,等到其他人吃完或者不注意的时候,再偷偷把米饭掰开,把肉挑出来,飞快吃掉。

有了这样原生家庭环境的描写,何小萍在衬衫中缝海绵就非常符合她的敏感、细腻的人物性格了。

而电影中缺少何小萍人物背景的刻画,因此这个举动放在电影里会显得比较突兀。

导演做模糊化的处理,是符合电影需要的。


壹条电影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海绵垫胸是谁的。

这里可以把它延伸成为一个寓言或一个有关讨论的说法。

具体到这部作品,那就是《芳华》是严歌苓的还是冯小刚的?

具体到《活着》,那就是《活着》是余华的,还是张艺谋的?

具体到《霸王别姬》,那就是《霸王别姬》是李碧华的,还是陈凯歌的?

以上列举的两部电影连同《芳华》,都属于在原作上的改编电影。前者是原作者,身份是作家,后面是启用原作的创作者,身份是导演。

在《芳华》的原作中,海绵垫胸是何小萍的,这里是很明确的。无疑。

在电影《芳华》中,海绵垫胸谁的?不知道,存疑。

而且导演的重点表现是,当文工团出了海绵垫“凶”事件,大家都在忙着当柯南。

在无确凿证据前,倾向性的认为,选择的认为,是何小萍的。是欺负排挤何小萍的一种体现。

导演在这件事上拍出了一种集体行为。

社会群体行为中有一个黑羊效应。

即团体中一群人欺负一个人,群体意识取代个人意识的现象。

这里可看做是典型的黑羊效应。

有的电影,编剧和导演是同一个人,多被称为作者电影。例如,法国导演特吕弗,作品《四百击》。

但《芳华》不是此类,但芳华也可以称为是冯小刚作品。

因为冯小刚对其的完成有绝对的控制力影响力和个人风格展示。

所以这个问题可以改为海绵垫胸是严歌苓的还是冯小刚的?嘻嘻~

最后说一句,冯小刚加严歌苓的组合还是非常牛逼的,给观众奉献了年度最佳国产电影!



实现英特雄


无论是在原著中还是在电影里,关于这处情节,最终都没有给出答案,所以无法判断这件衬衫到底是谁的?大家也只能根据剧情来推断这件衬衫的持有人。

事实上这次事件,远比之前的军装事件要恶劣得多,军装事件勉强还能说得上是偷窃,而衬衫事件完全是文工团女兵对何小萍的欺辱,事情的起因就是文工团在晾衣杆上发现了一件胸部位置缝有海绵的衬衫,于是乎就嘲笑该衬衫的持有人应该是一个胸小的女性,进而怀疑到何小萍的头上,于是就出现了撕扯何小萍的衣服,想看看她里面有没有缝海绵的恶劣事件。



可究竟这件衬衫是不是何小萍的,剧中并没有给出答案,也没有交代最终的结果,大家也只能从一些细节来判断这件衬衫的持有人。

小穗子曾经说过,这件衬衫上的海绵缝制得非常粗糙,似乎是当事人为了赶时间或者怕别人看见而匆忙缝上去的,从这一点来看,这件衬衫不像是何小萍的,先不说女兵们撕扯何小萍衣服时没有看见她身上有海绵,她来文工团的时间并不长,按理来说如果她嫌自己的胸小而选择添加海绵的话,在入伍前她的衣服上就会有相应的布置,没太大理由到部队之后才想起来缝海绵,而且军装事件被战友们揭发之后她也选择了默认,但这次海棉事件,她是始终没有承认的,所以何小萍不见得有太大的可能性。

正如上面所说从衣服上的痕迹来看,这件衣服缝制得非常粗糙,因此可能是文工团之前的某一个女战士所有,因为老兵很早就生活在集体当中,日常行为都会被身旁的战友注意到,因此不排除个别女兵想在衬衫里缝制填充物,平常身边的战友多,又怕被瞧见。因此做的比较匆忙,何小萍应该是这次事件的受害者。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这些事件中有一个女战士的表现极为反常,就是第一个带头欺负何小萍的小芭蕾,按说之前的军装事件,她也没有涉及和参与,她没有理由在随后的衬衫事件中反应这么强烈,但她有这样的表现,并且非要把事情推给何小萍,不排除她就是衬衫的持有者,或者是知情人。

另外还要不得不说些题外话,严大作家的同时代小说曾经写过好几部,有几个又相应拍成了电影和连续剧,例如天浴,小姨多鹤,还有前几个月上映的这部芳华,个人感觉如果做一个综合比较的话,芳华应该是这些作品中质量最差的,前者取材的都是真实的历史,即便是剧中的人物性格也符合那一时代的特征,而芳华完全是把严大作家个人的一些极端看法和一些现代思维,加入到了那个时代的作品里,部队上下以欺负新兵为荣,以嘲笑领导为常态,领导对文工团一些欺负新兵的行为看不过去,批评了几句,事后文工团的士兵们竟然可以公开嘲弄领导的话,去问问那个时代的老兵,那个年代的军队敢这样吗?真要如此,恐怕先被下放到伐木连的就是文工团的这帮士兵,先是把文工团体现得无比黑暗,最后的散伙饭上又哭天抹泪,战友情没看到只让人感到恶心!这几乎把军队拍成了黑五类集团!糊弄年轻的观众还可以,但这骗不了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老兵和老英雄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