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歸隱多年不出山,施最後一計,造成千古最大慘案,改寫歷史

張良歸隱多年不出山,施最後一計,造成千古最大慘案,改寫歷史

他是一個非常低調的一個人,不留戀那些權利地位,連劉邦也非常信任他。他眼光獨到,看人極其準確,但是卻很少評價別人,只是簡略的評價過韓信幾句。他天性淡泊,但是卻非常有才華,非常有計謀,沒錯,他就是張良。

張良歸隱多年不出山,施最後一計,造成千古最大慘案,改寫歷史

在漢朝建立之後,張良幾乎就不在參與朝政之事了,平日了也不和其他朝廷之人來往,晚年之時,更是選擇了到處雲遊,這也充分體現了他的低調和豁達。但是隱退的他卻因為一件事重新出山,然而卻也因此背叛了劉邦,他救了呂后,卻也害了戚夫人,這是為什麼呢?

張良歸隱多年不出山,施最後一計,造成千古最大慘案,改寫歷史

這就要從劉邦說起了,話說男人都喜歡美女,更別說像劉邦這樣權傾天下之人,在劉邦晚年的時候,他喜歡上了年輕漂亮的戚夫人,而對於那個一直陪伴她但已失去容貌的呂后卻心生厭惡。劉邦因為戚夫人的原因,就想要重立太子。

張良歸隱多年不出山,施最後一計,造成千古最大慘案,改寫歷史

劉邦的這一行為受到了許多大臣的反對,他們認為劉邦這樣做事被戚夫人迷惑了,而且他兒子的表現一般,不足以成為太子,而在這場爭論中,有一個人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那就是呂后。一旦她兒子劉盈被廢,那她將一無所有,而且如果戚夫人兒子登基,那她更是可能有被處死的風險。但是因為她不受寵,即使她給劉邦提了許多的建議,做了大量的努力,也沒能改變劉邦的想法,眼看劉盈就要被廢除,就在這時,呂后想到了張良,在她多次求情的情況下,張良終於給她出了一計。

張良歸隱多年不出山,施最後一計,造成千古最大慘案,改寫歷史

其實張良肯出手,是為天下人所考慮,因為當時呂后的兒子更有能力,其治國思想也更符合老百姓的福祉,而張良給了呂后一個非常簡單的計謀,那就是請出商山四皓。張良認為,一般的口舌求情是很難說服劉邦的,只有請出商山四皓跟隨太子,才能讓劉邦知道太子現在的地位是非常穩固的。那為什麼劉邦會信服商山四皓呢?原來他們一直都不理漢朝爵位,劉邦多次邀請都沒能成功,劉邦非常的敬重他們,所以如果能請他們出山,劉邦絕對會改變主意。

張良歸隱多年不出山,施最後一計,造成千古最大慘案,改寫歷史

就這樣,張良的這一計謀也是改變了我國以後的歷史,在劉邦死後劉盈就登基成了皇帝,而這時的戚夫人就非常的慘了,呂后用酷刑殺害了她,還把她兒子毒死了,製造了一大慘案。如果張亮知道呂后的手段會如此殘忍,不知道他是否會後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