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未來就業

世界經濟論壇(WEF World Economic Forum)發佈最新《2018未來就業》(The Future of Jobs 2018)報告,自動化技術和人工智能的發展將取代7500萬份工作。但是,該報告同時指出,隨著公司重新規劃機器與人類的分工,另有1.33億份新工作將應運而生,也就是說到2022年淨增的新工作崗位多達5800萬份。

與此同時,新工作的質量、地點和形式將發生“重大改變”,世界經濟論壇的報告指出,並認為穩定的全職工作將越來越少。越來越多公司可能會選擇使用臨時工、自由職業者或專業承包商,而其他公司的大部分工作則可以自動完成。報告指出,隨著機器與人類之間的勞動分工不斷髮展,員工也將需要不斷學習新技能。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調查的公司表示,目前機器可以完成的任務佔到當前工作的29%,但到2022年,預計機器可以完成的任務將多達42%。而屆時,人類的工作僅佔到所有工時的58%,相比於目前,71%的工作仍由人類完成。

人工智能和其對就業的影響早已成為熱門話題,許多專家預測,機器最終將在未來十年內取代數百萬份工作。儘管如此,許多企業高管的傳統看法是AI也會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世界經濟論壇的報告涉及對來自全球300多家公司、各個行業的人力資源官員、戰略主管和首席執行官的調查。受訪者代表了1500多萬名員工和20多個總計佔到全球經濟70%的發達國家與新興經濟體。世界經濟論壇報告顯示,儘管半數以上公司預期未來幾年內全職員工數量將不斷縮減,但就業前景仍屬樂觀,主要得益於眼下公司對技術如何創造新的商業機會理解更為透徹。

世界經濟論壇新經濟與社會中心主任Saadia Zahidi表示,雖然自動化可以提高公司生產力,但他們也需要在員工身上做投資以保持競爭力。“這既是道德要求也是經濟要求,”他在一份聲明中說,“如果不積極主動,企業和員工可能會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失去潛在經濟價值。”所謂第四次工業革命基本上指的是新技術改變人們生活、工作和互相聯繫的方式。 據世界經濟論壇稱,企業、政府和員工需共同努力來解決因自動化帶來的技能短缺問題。最終,如果企業可以有效地管理現有員工的技能升級以及員工與機器之間的合理分工,他們將為更高的生產率增長創造新的機會。

2018未来就业
2018未来就业
2018未来就业2018未来就业
2018未来就业2018未来就业
2018未来就业2018未来就业
2018未来就业2018未来就业
2018未来就业2018未来就业
2018未来就业2018未来就业
2018未来就业2018未来就业
2018未来就业2018未来就业
2018未来就业2018未来就业
2018未来就业2018未来就业
2018未来就业2018未来就业
2018未来就业2018未来就业
2018未来就业2018未来就业
2018未来就业2018未来就业
2018未来就业2018未来就业
2018未来就业2018未来就业
2018未来就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