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國王廟」原來是一座鄭成功紀念廟

這座“國王廟”原來是一座鄭成功紀念廟

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仙橋鎮河內村的“景明公廳”、“智明公廳”後,坐落著一座建於300多年前的“國王廟”。這座“國王廟”,坐東北,向西南,“下山虎”格局,左側還建有一條灰巷。

“國王廟”正門門樓匾額書“國王廟”三字,門樓背面匾額為“庇一境”三字,下款書“公元一九八九年二月重修”。進入門樓,中有一天井,後主座的石柱把後座分為一廳兩房。中廳奉祀“三山國王”塑像,前掛珠簾,上掛繡有“國王爺”三字的彩楣,兩旁石柱楹聯為:“國泰民安闢荊榛千秋偉業,王仁世治驅強虜一代英雄”;前供桌有“三山國王”香爐。左側房只供一座香爐,香爐上刻有“國王”兩字;右房空置,前半截牆上鑲嵌二方舊石碑刻。左側一方為《重建廟宇合將合境眾弟子喜□□□》,中刻有捐款人31名,最多捐款為艮25元,最少為艮2元。石碑落款為“嘉慶丁卯臘月捐建本廟主事僧□銀募立”。第二方舊碑刻無碑名,也無落款,只刻140名捐款人的名字和捐款款項。據石碑刻形制分析,兩方碑刻為同時制立。

2017年6月30日,筆者與幾位文友一起,對“國王廟”及其周邊情況進行田野調查。據現場踏勘的情況分析,國王廟正殿“下山虎”為清嘉慶丁卯年(1807)臘月重建,1989年按原建築規格修復,並按原樣擺設神座;石柱為原舊物翻新;“國王”香爐也為舊物件,上刻“國王”兩字。香爐兩耳飾“魚化龍”紋飾。“魚化龍”是中國傳統吉祥圖案,寓意魚龍變化,古喻金榜題名。“國王廟”的“國王”香爐上的魚龍飾紋,頭、身、尾亦魚亦龍,魚龍互變。這種形式,古已有之,是歷代民俗傳說衍變而來,歷史淵源久遠,最早可追溯到仰韶文化和半坡類型時期的圖騰崇拜。該香爐似有翻新痕跡。“國王廟”廟名,字體古樸大方,繁體字書寫,應為原廟題名。廟門門樓背面“庇一境”三字也為原廟匾額,下款時間為重修時補上去的。主殿左側的灰巷受損不大,1989年修復時只作小修小補。

揭陽市博物館藏有民國初年古溪人陳靜山撰《揭陽古溪陳氏世系》一書,中有《歷代功人》一章,其中明確記載:“君聘公之平藍建廟(秋房祖)。”該條目還用繩頭小楷加註:“告請鄭成功除藍賊建王爺廟。”這裡說的是陳君聘(名思達)告請鄭成功剿除賊首藍育景,並建“王爺廟”奉祀鄭成功的事功。事情是這樣的:

清順治六年乙丑(1649)八月初二日,揭陽縣官溪都古溪鄉被盜賊藍育景帶匪破寨,殺戮鄉民200餘人,祖墳被毀,鄉人被衝散,四處逃難,“官溪之南,幾無陳氏矣。”古溪十五世孫陳思達(字君聘,明崇禎廩生),“因居榕邑,方免被害”。時,鄭成功剛好率部巡揭。陳思達帶著書有藍賊暴行的狀子,冒死攔駕喊冤,狀告藍育景殘害鄉民暴行。鄭成功經調查核實,同意派部剿滅藍賊,並於順治六年十月十一日,將賊首藍育景斬首,為民除害。藍賊被斬,鄉民歡喜若狂。陳思達率古溪鄉紳,代表鄉民到“國姓爺”軍轅門叩謝“千歲大恩”,並送上“白米三十石,白金五十兩”勞軍。陳思達還倡議古溪陳氏族眾“每早設爐,焚香一炷,拜祝千歲千秋”。為了使古溪陳氏後代永遠不忘鄭成功的功勞,在陳思達倡導下,於清康熙初年,在古溪鄉專門建設了一座“王爺廟”,讓陳氏鄉民世代紀念鄭成功。

那麼,族譜記述的“王爺廟”與河內的“國王廟”有什麼聯繫呢?筆者訪問了古溪湖心村人陳林宏(78歲,曾任興文中學校長、仙橋鎮文教辦主任)。他說:“河內的‘國王廟’,解放後曾改為永東小學河內分校校址。我曾當過永東小學校長,也時常去河內分校。聽老輩講,古溪的‘國王廟’是祭拜鄭成功的,與別處的‘三山國王廟’不同。”陳林宏的這個說法,與“國王廟”內的“庇一境”牌匾和楹聯的內容是一致的。

明崇禎十七年(1644),明王朝覆滅。翌年,鄭芝龍在福州擁朱聿鍵為帝,號隆武。因清兵壓境,約降而去,被挾北上。其子鄭成功背父志抗清。可是,當時的鄭成功“兵將戰艦百無一備,往南澳召募。”鄭成功以金門、廈門為屯兵前哨,以南澳為基地,厲兵秣馬。他從順治四年(1647)至順治十七年(1660)長達14年的時間裡,先後29次入潮、進揭,征戰取糧。順治十八年(1661),鄭成功反清復明受挫,便從廈門、南澳一帶率領大軍進入臺灣西南部,趕走了荷蘭人。康熙元年(1662)二月一日,荷蘭侵略者正式在投降書上簽字,鄭成功收回了被外國人統治了38年的祖國神聖領土臺灣,成為偉大的民族英雄。“國王廟”主殿楹聯,以“國王”兩字為冠首,歌頌鄭成功這一偉大的歷史功績。而“庇一境”三字匾額,也與鄭成功助陳氏平藍賊的史實相符,並非指“三山國王。”《永樂大典》載《潮州路明貺三山國王廟記》(元翰林國史院編修官劉希孟撰、潮州路總管王元恭篆蓋)雲:“則神之廟食於是邦,使山為礪,與海同流,豈徒曰扞我一二邦以討。”“三山國王”信眾認為,明巾獨三神“護國庇民”,神通廣大,神恩浩蕩,“潮福神也。”由此可見,“庇一境”者,非“三山國王”也。又據河內鄉民傳說,舊時河內“國王廟”曾駐有一武僧。後來古溪鄉下寨村有個有錢人阿舍,名叫如意,常上門找武僧比試功夫、武藝。但武僧始終沒敢和他比試。他思量著,比也不行,不比也不行;比贏也不行,比輸也不行。左思右想,左右為難。後來,只好收拾行裝,走了。“國王廟”曾有僧人入駐的傳說,與現存舊碑記載的有主事僧於清嘉慶丁卯臘月募捐重修“國王廟”的史實相符。

那又為什麼族譜稱“王爺廟”而修的廟又叫“國王廟”呢?這個情況,與當時的歷史背景有關。鄭成功在明末清初活動於潮州府屬各地時,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所以古溪族人為鄭成功立廟,這是有逆清廷的事,是不能公開的。故只能用當時潮人最為崇拜的“三山國王”來作掩護了。其實,古溪早已在壇頭村建有“三山國王”廟。後建的“國王廟”正殿供“三山國王”,並設“三山國王”香爐;左殿供“國姓”爺(“鄭王”爺),且不奉祀鄭成功塑像,只供“國王”香爐。“國王廟”的廟名和正殿供“三山國王”,外似“三山國王”廟,實為紀念“國姓爺”(“鄭王爺”),即紀念“王爺”。所以,古溪人也把“國王廟”稱為“王爺廟”,也不叫“三山國王廟”。

正因為以陳思達為首的古溪鄉民的這種政治智慧,才使“國王廟”倖存於清政府朝廷之下。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文革”期間破除迷信,民間信仰一度被廢止。但由於古溪鄉河內村“國王廟”建築規模較大,可作為辦學之用,才倖免於被剷除。斗轉星移,近半個世紀的變遷,“國王廟”為紀念鄭成功的歷史內涵也為人們所淡忘。現在,古溪的一般鄉民也只知道河內的“國王廟”是全古溪人所共有,祭拜的是“三山國王”,很少人知道是為了紀念鄭成功。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鄭成功收復臺灣後,還有一段時間把南澳和踏埠作為他演兵地和後勤補給基地,與潮汕人民建立了不少聯繫,並被永曆帝封為“潮王”。但神奇的是,除揭陽縣南門外古溪鄉外,全潮汕都不見祭拜鄭成功的廟宇。古溪鄉河內村“國王廟”是全潮唯一一座供奉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廟宇,值得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