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中國東北在日本海沒有出海口?

浪淘沙126658891


在日本列島的西北方向與大陸架之間有一片半封閉的海域,名為日本海。日本海並非“日本的海”,而是一片公海,這裡不僅物產豐富,而且經6條海峽與西太平洋直接連通。

元朝時我們稱其為“鯨海”,遼宋時期女真人在這片水域捕撈魚蝦,稱其為“金海”,1815年俄國航海家克魯森斯特思根據其東側只有日本一個國家而將其命名為“日本海”。我們清朝初期在外東北沿岸擁有大量出海口,而如今卻連一片舢板也進入不了該海域。

外興安嶺和黑龍江流域從明末時期開始便是滿清的龍興之地,但自從滿族人入關之後,清朝的經營重點就放在了山海關以南,留在身後的老家逐漸被遠道而來的俄國人所覬覦。

遠在康熙年間,中俄雙方就曾因邊境問題爆發過兩次雅克薩之戰,其後以簽訂《尼布楚條約》暫告終結,然而沙俄侵吞我國疆土的野心卻從未有過絲毫消減。《尼布楚條約》規定雙方以外興安嶺為界,以北歸俄國,以南歸中國,但不到兩百年的時間雙方攻守之勢逆轉,中國在西方堅船利炮的打擊下進入戰略收縮期,疆界的問題又一次提上日程。

鴉片戰爭之後,大清的榮耀被大英帝國的遠征軍徹底擊碎,貪婪的俄羅斯又一次露出獠牙,開始加入蠶食晚清的行列。1858年,趁著清政府內憂外患之際,俄軍兵臨城下,強迫滿清接受《璦琿條約》,自此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約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被俄國人收入囊中,如此一來中國喪失了進入日本海幾近一半的海岸線。

然而這並不是結束,恰恰相反這只是開始。兩年之後,趁著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慈禧太后倉皇西逃,俄國再次發難,把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和海參崴在內的沿海領土悉數霸佔,自此中國再也沒有一寸海岸線可以進入日本海。多麼可悲,多麼可惜,多麼可嘆!

“南鎮長白之山,北侵鯨川之海”,這是元朝時開元路的轄地範圍,這裡的“鯨川之海”便是日本海。時至今日,唯有俄羅斯、日本和朝韓在這片水域角逐,中國的身影被徹底排擠出了本來屬於我們的“鯨海”,或者叫“金海”,抑或叫“鯨川之海”。


地圖帝


1860年俄羅斯強迫清政府簽訂《中俄北京條約》,自此中國喪失了日本海沿岸所有的領土

今天中國最北部的臨海省份是遼寧省,東三省的貨物如果想出口就只能從遼寧出海,在日本海中國並沒有出海口。

不過在清代時,中國東北是擁有者漫長的海岸線的。除了遼寧外,吉林也是臨海省份,吉林東面瀕臨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並且當時吉林的海岸線長度甚至位列全國第一。

(清代時期的版圖)

由於東北是清朝的龍興之地,清政府十分重視對東北的保護。在清朝中前期一直嚴禁漢人前往遼東地區,長期對東北進行封禁政策。如此一來就導致東北人口極為稀少,邊防鬆弛。

但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沙俄通過《璦琿條約》和《北京條約》將中國東北黑龍江以北和烏蘇里江以東的地區全部強佔。

(俄羅斯強佔中國東北的領土示意圖)

由於這些地方更本就沒多少中國人居住,所以俄羅斯的佔領過程非常輕鬆,沒有遇到任何的抵抗,輕而易舉的就將這片“大荒地”接手了。

在《北京條約》簽署之後,整個烏蘇里江以東的領土全部都割讓給了俄羅斯,吉林秒變內陸省。

(今天的吉林雖然在地圖上看起來十分靠近日本海,但實際上並不臨海)

其實在《北京條約》裡中俄兩國對於中朝俄之間的那段國界劃分地不是很清晰,條約簽訂之時俄羅斯和中國對此也沒有很重視這個細節。

但是在實際勘察和確認邊境時,俄方人員卻將界碑大幅的向中國一側挪動。而當時的中國官員對此竟然毫無抗議之舉,以致最後中國徹底喪失了日本海出海口。

目前,東北地區距離日本海最近的是吉林省琿春市防川村,這裡距離日本海最近的直線距離只有10公里,登高望遠,大海觸目可及,但卻無法企及。

(防川村,這裡是吉林最靠海的地方)

目前俄羅斯方面允許中國船隻通過圖們江進入日本海,但俄方又偏偏在圖們江口建有一座低矮的鐵路大橋,致使大型船舶無法通過該橋,擋住了中國出海的通道。

而且即便是沒有這座大橋,防川地區因為河水太淺,也無法建設大型港口。


千佛山車神



中國在東北的出海口全部被沙俄奪走了,根據《璦琿條約》清政府放棄了烏蘇里江和興凱湖以東的所有土地,在實際堪分國界時興凱湖以南的土地也被沙俄強行拿走,中日戰爭後沙俄為了獲得直接進入朝鮮半島的通道將圖們江下游地區固定在其版圖內。圖們江注入日本海的地段為朝鮮和俄羅斯共有,至此我國在日本海的出海口全部喪失了。

據傳說,清政府與沙俄簽訂堪分邊界的條約時也曾極力爭取一個出海口,沙俄為了儘快站穩在遠東的土地也同意將圖們江下游的土地交給清政府,只不過當地的縣官翫忽職守在放置界碑時不願意多幾步路到日本海岸邊,而是放置在了圖們江入海口處15公里處的“防川”,這裡也成為中俄朝三國交界地,時至今日著名的“光緒十二年土字碑”就樹立在防川,不過這種說法站不住腳。


大清王朝在丟失了大片土地之後對領土的情結比任何時代都重,因此清政府特別重視每一寸能要回來的土地不會出現上述問題。事實上中俄在1961年簽訂堪分邊界的《中俄烏蘇里江至海交界記文》時沙俄重點討論了入海口問題,沙俄一方是立場堅決的不給中國出海口,條約要求兩國界碑安放在距離圖們江入海口20華里的圖們江左岸地區,在實際安放過程中沙俄強行安放在46華里的地方,這時候琿春市距離大海更遠了。


一心想要堵死中國東北入海口的沙俄怎麼可能會答應就給我們一個出海口呢!但是圖們江的大部分都是中朝兩國的界河,沙俄還是允許吉林省的船隻通過圖們江出海的,這就是說圖們江入海口處雖然是俄朝的界河到中國人有權利自由通航,也等於說是給了吉林省出海口了。但是在日本佔領東北期間由於和蘇聯爆發了“張鼓峰衝突”並在衝突中慘敗,日本關東軍下定決心在圖們江建立防線,利用一切手段將這裡堵死,從此我國船隻再也不能出海,時至今日都沒有回覆,吉林省距離大海近在咫尺卻是內陸大省。

值得一提的我國東北的出海口至關重要,因為早在唐朝時期琿春市都是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出發點,這裡是唐朝時代與日本貿易的重要港口,因為黃海是非常危險的海建真東渡的兇險就足以證明從我國東海岸到日本在帆船時代是行不通的,而從琿春市經過日本海卻是安全的多,這裡是沒有風浪的內海,因此為東北爭取一個出海口很重要,很多網友曾極力主張用長白山天池地區和朝鮮交換圖們江入海口,有興趣的網友請關注本號的文章更新,關注本號有更多精彩內容。


兵器世界


本來是有的,清政府簽訂條約,劃給了沙俄


曾幾何時的海參崴是中國東北的出海口,庫頁島上的人民以打魚為生。中國人民在貝加爾湖畔捕魚,在西伯利亞狩獵。然而等到清朝滅亡之後,這些地區全都淪為了俄羅斯的領土,東北連在日本海的出海口也都沒了。


日本海並不是說是日本的海域,它其實是一片公海。只是因為臨近日本,所以我們通常把它叫做是日本海。我們最開始在清朝早期,在日本海還擁有出海口。但是連續三個條約的簽訂,一步步的造成了現在的情況。

我們現在先看一下在清朝早期我們在日本海的地圖,從圖中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在當時中國的東北,具有相當一大片的領域,是直接和日本海相連。還有很多內陸江河是直接通往日本海,我們只需要在這些地方建立港口即可。

這一時期中國的版圖,要歸功於在1689年簽訂的《尼布楚條約》。戰爭發生的原因是沙皇俄國曾經多次派兵入侵中國東北,康熙皇帝派兵回擊並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雙方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談判之後,簽下了這條條約。

條約劃分了中俄兩國東部邊界,從法律上確立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仍屬於中國領土,但同時清政府同意把大片土地割讓給俄羅斯。見下圖:

俄國對外戰爭都是有很強目的性,他們就是想不斷的往外擴張,從而來發展自身。其實不止侵佔了中國在日本海的出海口,像北冰洋、波羅的海、黑海、太平洋等多地的出海口,都是沙皇俄國搶過來的。

儘管該條約已經簽訂成功,但是沙皇俄國吞併擴張之心不死。由於清政府起源於東北關外,所以他們把這些地區當作是龍興之地。不準外人前來此地打擾祖宗安寧,也造成在東北人煙稀少。在交通工具不夠發達的年份,更加助長了沙皇俄國的肆無忌憚。



由於到了清朝末期的時候,清政府的軟弱無能,讓沙皇俄國得寸進尺。日本強迫清政府在1858年簽訂下了《璦琿條約》,該條約令中國失去了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即外東北)約6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性割讓領土最多的條約。

對於這些無禮性的條約,清政府當時是不承認的。但是後來由於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本來主要交戰方是英國和清朝。但是沙皇俄國橫插一腳,戰後簽訂了《中俄北京條約》。條約當中不僅承認了《璦琿條約》的有效性,並割讓了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約4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後面兩條條約的簽訂之後,中國是徹底的喪失了在日本海的出海口。然而令人可笑的是我們距離自己曾經的日本海出海口,最近的只有15公里距離。也就是說只要當時清政府稍微爭取15公里,我們就擁有了在日本海的出海口。

如果有了這條出海口,東北也不會發展到像如此不堪。就比如說距離圖們江出海口最近的琿春市,他如果想要有貨品運出海,必須輾轉到大連港口,從渤海的位置出去。如此一來就繞的太遠了,成本浪費太多。



而且外部往我們這裡運東西也不方便,比如說在中國與美國正式開打貿易戰之前。有著一艘載著美國大豆的船隻,要在7月6日12點之前到達大連。否則就要增加25%的關稅,將會給他們帶來上千萬元的損失。

從他們的航線可以看出來,他們是繞經了日本海,然後再經過朝鮮半島,最後才到達大連港口。如果說我們在日本海擁有自己的出海口,那麼他完全可以在關稅落地之前,成功的進入中國領域。雖然可能也會有一定的損失,但是肯定達不到如此高昂的地步。


▲中韓合作

隨著中國在國際上地位日益的增加,我們也運用了更高的發言權。為了更好的發展東北,爭取出這15公里差距的出海口。我們與俄羅斯與韓國合作,簽訂了一系列協議。爭取到了部分的使用權,當然也是付出了一定代價換來的。


史之策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受益最大的其實是沒有出手的沙俄。最早的時候,沙俄強迫黑龍江將軍簽訂《璦琿條約》,強佔了黑龍江、松花江左岸等地。後來沙俄以調停有功為理由,要求和清政府簽訂《北京條約》,強佔了烏蘇里江以東4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後來更是變本加厲,通過《勘分西北界約記》割佔巴爾喀什湖,強佔了4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這三個條約下來,沙俄佔了中國東北西北一共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東北等地豐富的資源就不用多說了,畢竟這是清政府的“龍興之地”,當初一直被保護起來,不許關外的人進入。特別是黑龍江、烏蘇里江等地的出海口,直通太平洋,航運非常方便,戰略地位極其重要。這些損失可以說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歷史是什麼


出海口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至關重要,甚至關係到一個地區的興衰。在歷史上俄羅斯對於出海口的渴望是很多國家難以想象的,經過不斷地擴張俄羅斯擁有了北冰洋、波羅的海、黑海、太平洋等多個方向的出海口。但是,俄羅斯作為後起國家,他在獲得出海口的同時也意味著周邊國家領土的喪失。

中國的東北地區有著肥沃而廣闊的平原、茂密的森林、眾多的河流、豐富的物產,然而今天卻連一個出海口都沒有,這是為什麼呢?今天給大家分析一下中國東北地區為何沒有出海口:

我們來看一下上面這幅清朝疆域地圖(1820年),包括黑龍江流域和烏蘇里江流域以及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屬於大清疆域。這時的東北地區屬於沿海地區,是有出海口的,即使東北內陸地區要想進入大海也有多條路徑。黑龍江流域和烏蘇里江流域可以順流而下,往東直接通過黑龍江出海口進入大海;而靠近朝鮮半島這邊可以藉助於圖們江直接進入日本海。

如果這些出海口一直都屬於中國的話,那麼東北地區的發展環境將大為改觀。中國在失去這些出海口以後,要想出海需要藉助位於遼東半島上的大連港。就以離海最近的城市琿春為例,琿春到達大連港的距離都可以到達韓國、日本等國了,再從大連轉運,那麼在物流成本和物流效率上將大打折扣。當然最近幾年,中國通過和俄羅斯、朝鮮等國進行合作,可以通過借港出海,但是這畢竟沒有使用自己的港口方便。

東北出海口對整個東北地區顯得如此重要,那麼這些出海口當初是如何失去的呢?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1689年大清和俄國簽訂的《尼布楚條約》對中俄兩國的第一次劃界,這時外興安嶺以南,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屬於中國領土。

東北地區作為大清的龍興之地,隨著大清的衰落,這一地區也成為列強爭奪的重要對象。1858年黑龍江將軍奕山在俄國的威逼利誘下籤訂了《璦琿條約》,該條約使中國失去了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約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同時把烏蘇里江以東的中國領土劃歸為中俄共管,並規定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只准中、俄船隻航行。

雖然這一條約內容當時被清政府拒絕承認,但是在1860年簽訂的《中俄北京條約》中,清朝承認1858年簽訂的《璦琿條約》的有效性,並將原先規定為中俄“共管”的烏蘇里江以東至海之地(包括庫頁島以及不凍港海參崴在內)約40萬平方公里歸俄國所屬,從此中國失去了東北地區對日本海的出海口。

吉林省琿春市的敬信鎮防川村距離圖們江入海口僅15公里,這裡成為東北離海最近的地方。但是就是這15公里的距離,中國只能望著日本海而無法入海,用望海興嘆來形容不為過。

中國在東北沒有了自己的出海口,對東北地區的發展極為不利。為了改善東北地區的發展環境,建立新的出海通道勢在必行。通過借港出海方式來實現出海成為當前最佳方式。目前主要有兩條通道可以出海:

第一、中俄韓三國陸海聯運通道(已運行)。

2015年4月12日,聯結中國、俄羅斯、韓國的“哈綏俄亞”陸海聯運大通道正式打通,實現常態化運行,打通了中國東北地區新的出海口,將為加強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以及和周邊國家的經濟聯繫起到橋樑作用。具體運行路線為:哈爾濱——綏芬河口岸——俄羅斯東方港或海參崴——韓國釜山港或東海港。

第二、琿春經過鐵路到達俄羅斯扎魯比諾港,再到韓國或日本。

該條出海通道自吉林省琿春市,經俄羅斯扎魯比諾港和韓國的束草到達日本新潟,將打通日本海航運通道,開闢中國東北第二條出海大通道。新航線開通後,從東北運送貨物到日本,時間僅為原來的八分之一。

俄羅斯扎魯比諾港原來吞吐量只有120萬噸,為了適應新航線的需要,中俄兩國對該港口進行擴容改造,規劃設計年吞吐量達到8000萬噸,預計2018年建成。

綜上,雖然近代由於大清的衰落使中國失去了東北的出海口,但是為了解決出海困境,中國通過借港出海的方式成功打通兩條出海通道,希望東北能夠藉助新的出海通道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


銘蘇先生


關於近代沙俄強行割讓清朝外東北的歷史就不用多說了,大家也都知道。原本的東北,吉林將軍轄地在日本海邊,擁有綿延萬里的海岸線,最終全部被沙俄所奪。



當初,清朝在割讓外東北的時候,負責談判的中國使臣知道割地已經成定局,就據理力爭到了中國船隻自由進出圖們江口的權力。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的船隻仍舊可以通過圖們江自由前往日本海捕魚跟貿易,當時的琿春,也因此成為了一個商業重鎮。


然而,後來蘇聯時代,因為與日本開戰,圖們江口被封閉,等戰爭結束,中國雖然再次爭取到了進出圖們江的權力,但是蘇聯人與朝鮮人一起修建了鐵路大橋,橫跨在了圖們江口。

因為橋低,稍微大點的船根本過不去,無形中,中國在東北日本海邊的出海口,再次被堵住。


澹奕


這個問題的過程,前面有很多答主已經解釋的很清楚。在清朝的時候,我們的東北還是有日本海出海口的。

從圖門江延伸出去,就可以直接出海,這個出海口可以說對東北影響巨大。

有出海口,跟日本的貿易,甚至北美的貿易會更方便,最近的消息,一膄運著大豆的船以最大馬力拼命趕,要在新關稅之前清關,這樣可以少交二千萬,但最後還是沒趕到。

我們看,它是通過日本海到大連清關,如果日本有出海口,那就直接在日本海上岸了,不用繞行朝鮮半島。

現在沒有了出海口,接壤的都是朝鮮,那對外貿易基本等於零。只有出去的援助,沒有進來的。

那這個出海口是什麼時候沒有的呢?

大家也知道,鴉片戰爭時期,跟俄國籤的《北京條約》,人家把我們的地盤劃拉走了。現在我們離出海口只有十來公里,但就是這十來公里不通,看得到海,沒有出海口。

這是過程,但還有背後的原因,就是我們東北在滿清時為什麼割了那麼多地去,而且一割就沒辦法再收回來。

這其中的一大原因是滿清的東北政策有關。

滿清入關後,把東北視為龍興之地,皇家保護區,設立柳條邊,不許關內的人進去。


而他們自己又跑到關內來當統治階級。這樣一來,東北的人口極少,等於形成了真空地帶。尤其是黑龍江以北,除了一些駐兵就沒有多少百姓住。駐兵也是數量不足,你沒辦法看住那麼大的地盤啊,人家俄國人來了,在這裡建立雅克薩城,我們還不知道。

大家也聽過江東六十四屯。這是為數不多的聚居區,人家把這一摧毀,那我們就沒有人在那一帶了,那自然就守不住。

這個柳條關到了慈禧時代才慢慢廢除,也幸好,在這之前,有很山東河北的闖關東,充實了東北的人口。

不然,如果還是康熙那時候的人口數,那二戰時,東北人口最多的可能就是日本人或者是俄國人了。那東北還是不是中國的,就難說了。

張作霖當年也從關內用火車拉了大批人到東北。

雖然是為了自己爭霸,但也是為保東北作出了貢獻的。

現在我們看,中國人口大部分在沿海,西北一帶人口極少。這其實對國防安全也是不利的。

所以,一定要大力開發大西北。


腦洞歷史觀


關於日本海的出海口,首先要搞清楚一點,日本海的出海口並只不是庫頁島和韃靼海峽,它是包括從韃靼海峽向下延伸一直到朝鮮海峽,這一大片區域的海域。

一個優良的、可用的出海口,一定不能是常年結凍的區域,原本中國在日本海的出海港口被俄國搶去後,至今對海參崴念念不忘,海參崴以北的海岸,都因為常年結凍不適合作為出海口(其實海參崴也並非常年不凍,作為港口越往南條件越好、環境越適宜)。然而事實上,中國曾經的不止包括海參崴,還包括了朝鮮半島。








中國漢朝開始到元朝末年,中朝的邊境線都是大同江,1044年,高麗在今朝鮮半島咸興以南、永興以北之間修築長城,抵都連浦,並築定州、宣德、元興三關(均在今朝鮮咸鏡南道)。此後,中國與高麗東北部就以這一線長城和三關為界。也就是說上述朝鮮的這些地方,過去都曾經是中國的領土。

明朝建立後,一直認為那些地方是苦寒之地、貧瘠之地,而不重視。1393年,明太祖朱元璋放棄了在前元朝雙城總管府設立鐵嶺衛的要求,《明實錄》洪武二十年十二月壬申條載: 命戶部諮高麗王:以鐵嶺北東西之地舊屬開元,其土著軍民女直、韃靼、高麗人等,遼東統之;鐵嶺之南舊屬高麗,人民悉聽本國管屬。境疆既正,各安其守,不得復有侵越。

1403年,明成祖朱棣同意將歷代屬於中國的咸興以北地區劃歸朝鮮;從1416年至1449年,朝鮮強行在鴨綠江東岸地區設置“西北四郡”,在圖們江南岸地區設置“東北六鎮”,自此鴨綠江以東圖們江以南的中國領土完全喪失。




如圖所示,今朝鮮咸鏡道以及平安道西部地區,就是明成祖朱棣賞賜給李氏朝鮮的地方。

清朝同樣也不曾重視朝鮮地方,而是把重心放在了與其爭奪天下的準噶爾汗國頭上,重點攻克蒙古、青海、新疆與西藏地區,未能收回明朝所賞賜給朝鮮的地方。

1858年,俄羅斯趁太平天國攻克江南之際,威脅清朝,與黑龍江將軍奕在璦琿(今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簽定的不平等條約,該條約令中國失去了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約60萬平方千米的領土。把烏蘇里江以東的中國領土劃為中俄共管。

1860年,俄羅斯再次威脅清朝,與清朝簽訂了《中俄北京條約》,該條約使清政府確認了《璦琿條約》的合法性,並割讓了黑龍江省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約4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自此以後,中國就徹底地與日本海無緣了,從歷史發展的脈絡看,接二連三的失去與日本海靠近的領土,或賞賜或割讓,好似日本海真的與中國無緣,如今被被一座橋樑擋住,只能望洋興嘆了。


東皇泰一神


中國東北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出海口了,之所以造成現在這樣的局面,主要是歷史原因造成的。

大家都知道,清朝後期,中華民族經歷了了前所未有的屈辱歷史。也就在這一時期,酷愛土地的沙俄用各種條約把黑龍江沿海地區、吉林沿海地區割走。沙俄取代中國獲得東北亞主導權,中國從東北亞臺前退到幕後。

從此,中國東北除了遼東半島之外,再也不能觸及到海洋,成為了一個被包圍的內陸領土,東北若想出海,則必須繞道大連港,這無疑增加了運輸成本,嚴重製約了中國東北的發展。

圖們江曾作為中國進入日本海的唯一通道,但是,沙俄逼迫清政府把圖們江口沿海地區劃歸俄國,中國失去了日本海出海權。

九十年代,中國通過努力恢復了圖們江出海權,但由於俄朝鐵路大橋太低及河道淤塞等原因,僅能通行300噸以下的小船,並且俄方還提出苛刻的條件,僅允許季節性捕撈漁船出海、不準商業運行船隻出海。

為了重振東北經濟,我國也在積極的以國際合作的方式尋求東北的出海口,最直接的就是和俄羅斯合作來對現有的一些港口進行升級,以此來獲得中國東北的出海權。

中俄合作開發建設的扎魯比諾海港位於位於中國、俄羅斯、朝鮮三國交界的圖們江口北側的日本海海岸,距離中國邊境18公里,是俄遠東地區的天然不凍港,有鐵路、公路與俄內陸和中國吉林省琿春市相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