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埋頭於故紙堆中,仔細翻閱日本政府網站,能找到很多新的史實

我的書架上有這樣兩本書:

不是埋頭於故紙堆中,仔細翻閱日本政府網站,能找到很多新的史實

這本書現在已經有中文譯本,中文的書名與日文原文有很大的不同,在此不做過多的解釋,對比原文,讀者心裡自然清楚。

不是埋頭於故紙堆中,仔細翻閱日本政府網站,能找到很多新的史實

還有一本書,圖片如下:

不是埋頭於故紙堆中,仔細翻閱日本政府網站,能找到很多新的史實

兩本書的作者均為村田忠禧先生。

村田先生做學問的方式方法

談中日關係,特別是領土問題時,村田先生最重視的是史料。史料來自哪裡?是否需要到日本資料館查閱後才能得到?

日本的大量外交資料是在網上可以看到的。儘管每份資料都經過仔細考量後才上到網上,但重要的資料,尤其是上百年以前的外交史料,日本政府將有利於日本國家立場的那些,基本上都會發到網上去。

但是,筆者拜讀村田先生的著作,看到他引用的相關資料,並不一定對日本強調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日本領土的說法有利。感覺日本現在的外交官們的說法,基本上不靠譜。讀讀村田先生引用的這些資料,完全能夠得到這樣的結論。

那麼研究中日領土問題,寫了大量論文,甚至有專業書籍出版的中國史家或者論客,是否仔細閱讀了日本政府的網站上的文章,用日本政府公開的資料去對質日本的觀點了呢?感覺是做了一些,但做得非常的不充分。

為何日本突然不談中日在領土上的“擱置”策略?

稍微對中日領土問題有所瞭解的人,都知道在領土問題,特別是釣魚島問題,中日在1978年以後,一直採取擱置爭議的做法,只是到了曾經出任過東京都知事的石原慎太郎,在領土問題上挑起爭端後,一方面是中國不斷與日本確認彼此堅持二十餘年的擱置政策,另一方面是日本突然不承認有擱置的說法,似乎在地球還沒有出現的時候,釣魚島就已經是日本固有的領土了。

中日關係的轉變(冷卻),相當大的一個原因是領土問題,而解決領土問題,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迅速解決的方法只有一個:通過戰爭來決定領土,勝者支配一切。但,中日之間有和平友好條約,規定不以武力方式解決爭端,那麼出現了爭端怎麼辦?

日本採取了不承認爭端的方式,中國希望擱置,兩者完全談不到一起,中國也只好定期或者不定期地派公船去釣魚島巡航,日本每次抗議都說明確實存在領土問題。中日雙方這樣的做法,在解決領土之前,肯定是一直要不斷做下去的。否則也就真的不存在領土問題了。

關於日本為什麼突然不承認擱置對策了,相關的研究目前還看不到。估計石原和自民黨有某些默契,外務省的中國問題專家提出過特別建議,東京大學法學部的教授給過一些觀點,但這些目前尚無資料能夠佐證,估計要到二十多年後,也就是解密日本外交資料時,才能大白於天下。

書訊|村田忠禧《日本竊取釣魚島始末:史料與考證》一文中,有相關的記載,敬請參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