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網綜漸成行業共識,VIP付費成主流,冠名招商或爲短期窪地

衍生网综渐成行业共识,VIP付费成主流,冠名招商或为短期洼地

文丨do

來源丨金牌輿情官

綜藝節目當IP經營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兒,本體節目播出期間,推出相應的衍生類節目即是表徵之一。不管是《中國好聲音》播出期間,愛奇藝同步推出的《好聲音瞭解一下》,還是騰訊視頻在《創造101》期間推出的數檔衍生節目。 想從衍生綜藝市場分一杯已漸成行業共識。

衍生節目成為通行操作

出現了包括《明日之路》、《明日之子訓練營》、《明日之子悠享版》三擋衍生節目。值得注意的是,《明日之路》這個衍生節目為本季首創。而《明日之子悠享版本》已經做到了第二季等等。

今年大火的偶像養成類節目,更是一下子孵化了數檔衍生節目。《創造101》除了節目正片之外還有《創造101優享版》《創造101導師教師》《101進階練習室》《101宿舍日記》《創造101評級連連看》五檔衍生節目。

衍生网综渐成行业共识,VIP付费成主流,冠名招商或为短期洼地

將近期有衍生節目的節目羅列如下:

衍生网综渐成行业共识,VIP付费成主流,冠名招商或为短期洼地

VIP拉新,成了衍生節目任務?

通過觀察不難發現,衍生節目大多數都是圍繞節目本身,在原有素材上進行再加工的產物。比如,記錄選手幕後的《明日之子訓練營》,101紀錄片,而《明日之路》則是正片的一個延伸。

《陪你看說唱》則是基於新說唱的“陪看互動”節目。《中國新說唱》在成為今年暑假爆款綜藝的同時,又培養了新一批的說唱粉絲,面對被淘汰的rapper和沒有完全播出的freestyle環節,不免讓很多粉絲略感失望。而《陪你看說唱》這檔衍生綜藝的存在,從很大程度上就彌補了此類缺憾。

衍生网综渐成行业共识,VIP付费成主流,冠名招商或为短期洼地

此外,這些衍生節目不少還擔負著VIP“拉新”的任務。雖然這都需要vip,但是這並沒有限制粉絲收看的熱情,單集播放量在百萬左右,當然,這與正片的播放量依舊是相差甚遠。

衍生网综渐成行业共识,VIP付费成主流,冠名招商或为短期洼地

實際上,衍生節目並非網綜首創 。衛視節目早已有之,早期的《真聲音》、《和爸爸在一起》、《跑男來了》就是典型代表。這些衛視的衍生節目,大多由花絮組成,相當於節目內容的補充,其中除了有填充收視帶,最大程度盤活資源的考慮外,一定程度上也能提升整體收視率。

而網綜的衍生節目,在筆者看來,與其說拉新,衍生類綜藝最大的功效或是為本體節目製造話題熱度,和宣傳助推。特別是養成類節目,衍生類節目相當於提供了一個360度觀摩瞭解偶像的視角。而這也註定了這類養生類節目受眾相對“窄眾”,難以成為圈層爆款,因為他的功效只是“輔助性”的。

冠名創收?網綜衍生綜藝落後於衛視

但即使是這樣,衍生節目的商業價值仍不容小覷。獨家冠名在衍生節目里正變得愈發普遍。《明日之子訓練營》和《明日之路》都是由雪花啤酒冠名,值得一提的是,《明日之子》也是由雪花冠名,有沒有相應的打包優惠不得而知。而《陪你看說唱》則是由江小白冠名。

衍生网综渐成行业共识,VIP付费成主流,冠名招商或为短期洼地

與《中國新說唱》相比,其衍生節目的播放量雖然不夠樂觀,但是能夠收看衍生節目的觀眾,則應該是較為忠實的說唱粉絲,江小白此舉也在為其今年的“yolo青年文化節”做宣傳。據瞭解,對比幾億元的熱門綜藝植入,衍生節目植入和冠名成本低很多,這無疑大大提升了對廣告主的吸引力。

有意思的是,在衍生綜藝商業變現這一塊,網綜似乎落後衛視綜藝較大一截。 爆款綜藝101系列的衍生綜藝甚至是0冠名的情況。對於,早之前的衛視綜藝衍生節目的植入情況,落差顯然較為懸殊。

衍生网综渐成行业共识,VIP付费成主流,冠名招商或为短期洼地

(圖源:綜藝)

2015年以來,vivo一共冠名了5檔衍生節目,其中連續三季冠名植入《跑男來了》。如何更大程度地激發網綜衍生節目的商業潛力,這或許將成為從業者未來重點關注的方向之一。

衍生网综渐成行业共识,VIP付费成主流,冠名招商或为短期洼地

實際上,除了選秀類節目、歌唱類節目之外,脫口秀、語言類節目也曾發力衍生綜藝,但效果並不理想。《奇葩說》的衍生節目《黑白星球》曾遭遇停播,這檔衍生節目,無論從內容還是形式,都無法擺脫《奇葩說》的影子,過於相似的形式,無法超越的內容,讓觀眾最後說出“既有奇葩說,何要黑白星球”的評價,由此可見語言類衍生綜藝尷尬的境地。

就目前網綜衍生節目的發展而言,節目內容過於簡單,大多集中在記錄、花絮的層面,獨立性不夠或將成為制約其發展的問題,如何豐富其表現互動形式, 或將成為影響其後續發展、招商的重要課題。

衍生网综渐成行业共识,VIP付费成主流,冠名招商或为短期洼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