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胎少,二胎好,有人養老還有小棉襖!論兩個孩子的重要性!

去年央視《消費主張》節目,曾經對生二胎的成本,有過一次簡單梳理。

一個北京家庭產婦,從孕前檢查、孕期採購到剖腹產,再到孩子出生後的月嫂開銷,最少得4萬元!如果要住進優質的產科醫院,享受更人性化的生育服務,價格還要往翻倍。

而且,這還只是生育這一環節,孩子0到2.5歲時,才是最燒錢的階段。保姆、奶粉、尿不溼、早教用品等等,每一項都是不菲開銷。接受央視採訪的那個北京家庭,7年的二孩養育支出達到了驚人的260萬

一胎少,二胎好,有人養老還有小棉襖!論兩個孩子的重要性!

全民開放生二胎之後,最開心的人是誰,大體分為四種:首先是七大姑八大姨們。以前逢年過節每次問:有男朋友了嗎?什麼時候結婚?啥時候要小孩?三個終極問題之後,我們婚也結了,孩子也生了,她們再也沒什麼好問的了,只能尬聊些保健養生社會熱點小區八卦之類的。現在好了,每次見面終於有了新話題:什麼時候生二胎?她們就喜歡拿這個話題當樂趣,圖個樂呵,這個問題好像已經成為了社交禮儀,不問不是一家人。

一胎少,二胎好,有人養老還有小棉襖!論兩個孩子的重要性!


我認識一個妹子,生了一個女兒,自己一天都沒帶過,都是婆婆和老公帶。二胎政策一出,她吵著鬧著要再生一個,美其名曰要給「添個男丁」,沒想到婆婆和老公堅決反對。另一個朋友,自己一個人把兒子從出生帶到上小學,婆婆天天催著她再生一個,她是寧死不從。雖然是鮮明的對比,但可以總結出共同點:要生的大多是自己不帶的,會帶的多是不想生的。可謂是「汝之蜜糖,吾之砒霜」

比如大寶生病了全家忙不過來的時候;大寶把二寶傳染了,跑一趟醫院得三個以上大人跟著的時候;倆孩子打起來一輕傷一重傷的時候……恨不得把二娃塞回肚子去,懷念當時的大寶還是那麼天真無邪可愛純真,當時的全家人還是那麼從容淡定、有條不紊、其樂融融……

一胎少,二胎好,有人養老還有小棉襖!論兩個孩子的重要性!

此前有一篇《絕不讓娃和沒英文名、看喜羊羊的孩子同讀幼兒園》的文章很火。階層鄙視鏈的蔓延,幼兒園都無法倖免,其背後是家長的普遍焦慮。為了讓孩子有更高的起點,和上游階層的孩子做同學,提升社交圈層的層次,家長們會拼命買一套學區房。但即便如此,基於財富的區隔和歧視鏈,還是明顯的存在。與這種區隔對應的是,階層上升通道的嚴重堵塞。哪怕收入殷實的中產們,拿完首付,再背上三十年的還貸壓力,不會有太多財力和精力生育二胎,一場大病也足以將他們打回原形。所以,這幾年中產焦慮成了時髦的話題,未必是他們矯情,而是生活成本,尤其是子女的養育成本,隨時可能讓他們階層下墜。至於金字塔底端最廣大的底層群體,看著階層板結化的現實,以及優質教育資源向大城市集中的趨勢,他們在生孩子之前,恐怕也會思量再三,對生孩子產生畏難情緒。畢竟,高考是為數不多的晉升通道,而這個通道的起跑線,早已慢慢遠離了窮人。

一胎少,二胎好,有人養老還有小棉襖!論兩個孩子的重要性!


這年代誰都是理性經濟人。隨著傳宗接代的社會功能減弱,年輕人在懷孕之前,會有一個理性的算計,生還是不生,不再是一個政策許可的問題了,而是一個很私人的經濟學難題。

所以,哪怕人口學者講了一大堆道理,但這些基於社會經濟的宏大理論,與年輕人有著天然的隔膜。對年輕人來說,生孩子真正成了一件私事,他們要考慮的,未必是為國生娃,而是生孩子這件事,是否會以犧牲生活品質為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