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情山水|說說漁陽的唐宋元明清

翻開薊州的歷史課本

我們會發現它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久遠

薊州古稱漁陽

春秋時期稱為無終子國

戰國時稱無終邑

秦代屬右北平郡,唐朝設薊州

新中國成立後,屬河北省轄縣

1973年9月劃歸天津市,相沿至今


學生時代去薊州遊玩的時候

走到城區中心的鼓樓處

發現牌匾上寫著“漁陽鼓樓”

那是小津第一次知道

原來薊州還有個名字叫“漁陽”


薊情山水|說說漁陽的唐宋元明清

薊情山水|說說漁陽的唐宋元明清


其實

早在學生時代的歷史課本中

就曾出現過漁陽的身影


“揭竿起義”的由來

▲▲▲


在兩千多年前秦朝統治時期,全國人口不過兩千萬,但是被徵發築長城、修築奢華的阿房宮、造秦始皇大墓等勞役,合起來共用了二三百萬人,耗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


賦稅多、刑法重,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某日,兩名官吏押著九百多名民工前往千里之外的漁陽防守,在半路遇到了連日的暴雨,大家既怕耽誤了路途,又被大雨攔住了去路,進退兩難。


薊情山水|說說漁陽的唐宋元明清


民工中有一個叫陳勝的,和他的朋友吳廣偷偷商議“怎麼都是一死,不如起來造反!”這就是“揭竿起義”成語的由來。而這千里之外的漁陽,就是今日的薊州。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薊情山水|說說漁陽的唐宋元明清


公元755年,安祿山聯合契丹、突厥在范陽舉兵謀反,兩支虎狼之師靜塞軍和雄武軍就駐紮在薊州,一場安史之亂拉開了唐朝由盛轉衰的序幕。而長安城內前一刻,還是雲鬢花顏金步搖,玄宗皇帝忙著“一騎紅塵妃子笑”。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的一首《長恨歌》道盡了盛唐時的錦繡華章與晚唐時的悽風苦雨。


水滸英雄在薊州

▲▲▲


薊州是中國古典名著《水滸傳》人物的主要活動地區之一。書中先後幾十處提到薊州,並有“病關索長街遇石秀”“病關索大鬧翠屏山”“入雲龍鬥法破高廉”“宋公明兵打薊州城”等專門描述。


薊情山水|說說漁陽的唐宋元明清


《水滸》的主要人物公孫勝是薊州人,石秀、楊雄、時遷都曾在這兒供職或居住過。在薊州,至今流傳著不少關於水滸人物的傳說及附會的遺蹟、遺址等。 薊州水滸人物傳說主要流傳在今翠屏湖南岸翠屏山周圍的一些村莊,還有楊津莊鎮小漫河村一帶。而這些故事大多都是有所考究的。





乾隆皇帝來過薊州32次

▲▲▲


《延禧攻略》中的乾隆皇帝也對薊州這塊寶地偏愛有加。

薊情山水|說說漁陽的唐宋元明清


乾隆皇帝一生28年間遊覽盤山達32次,最多時一年來了三次,併發出“早知有盤山,何必下江南”的感慨。當上太上皇以後,87歲高齡的乾隆,還要來到盤山遊玩,由此可見,他對盤山的迷戀不是一般。

薊情山水|說說漁陽的唐宋元明清


古代的薊州除了有名人將相的足跡,還保留下來了最古老的寺院之一的獨樂寺,它是中國僅存的三大遼代寺院之一,寺廟為全木結構,也是中國現存著名的古代建築之一。獨樂寺雖為千年名剎,而寺史則殊渺茫,其緣始無可考,最早可追至貞觀十年(公元636年)。


薊情山水|說說漁陽的唐宋元明清



薊州的歷史文化遠不止這些

經歷了朝代更迭

如今的薊州雖已不及歷史上的輝煌繁茂

然而,來看一眼漁陽鼓樓

攀盤山而上

登黃崖關長城觀遠處山林

那種陳釀千年的邊將豪情,依然充盈滿胸






如今,曾經的“燕雲十六州”之一的薊州

成為全國人民熟悉的旅遊勝地

並被稱之為“京津後花園”


薊情山水|說說漁陽的唐宋元明清


沒有一個地方能美的這麼有層次


薊州五盆溝


薊情山水|說說漁陽的唐宋元明清


薊州黃崖關長城


薊情山水|說說漁陽的唐宋元明清


你看“薊”字多好

有草,有魚,還有刀

一看就是景色怡人,資源富足的地方

它的美景很多,歷史文化也很久遠

是一座有故事、有歷史的地方


文|聶鑫彤

編|龐荔馨

審核|關富青

轉載請註明來源“天津市旅遊局”(tianjin-tou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