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希望统一六国的国家,却出了个败家子,将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公元前453年,发生了著名的三家分晋,周天子将原本属于晋国的士大夫魏斯、赵籍、韩虔封为诸侯。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国联合起来分了晋公的土地,将晋国彻底从历史上铲除了。历时七十余年的“三家分晋”终于告一段落,这便是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点。

最有希望统一六国的国家,却出了个败家子,将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战国一开始,作为七雄之一的魏国环境就极为恶劣,东边是老牌国家齐国,西边是强大的秦国,北边是势均力敌的赵国,而在南方,更是有韩国和楚国两个强国。本身地理环境就不算优越,是中央四战之地,再加上四周的强敌,即便是雄心勃勃的魏国第一位国君魏文侯也愁的不行,整个人都憔悴了下来。

最有希望统一六国的国家,却出了个败家子,将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所谓逆境才能磨练心智,在这样的情况下,魏国首先借助变法的力量变得强大起来了,这时商鞅的父亲也不过是一个婴孩而已。在政治方面,魏文侯绝对称得上是一代贤明君主。他重用李悝、吴起、乐羊子、翟璜、西门豹等能臣,力推改革,一边改革政治手段,一边改革军事制度,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先后取得了河西。中山等地,连齐国也被打败,一下子成了战国之中首屈一指的强国。

最有希望统一六国的国家,却出了个败家子,将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魏文侯在位期间,重用吴起变法,训练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支职业化军队—魏武卒,有了这样的军队,魏国在战争之中的优势可谓十分明显。在文化发面,他拜孔子的学生子夏为老师,还让其在河西地区讲学,形成了“西河学派”。在这样的举措之下,魏国竟直接取代了鲁国成为了当时的文化宗主国,受到了百姓的欢迎。魏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明显的增强。

最有希望统一六国的国家,却出了个败家子,将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魏文侯去世之后,他的儿子魏武侯继承了王位,魏武侯的才能相比其父亲差的很远,并且还任人唯亲,四面树敌。魏武侯此人虽然能够独当一面,但却很难总揽全局,是将才而非帅才。不仅任人唯亲,还不能笼络人心,最终使得吴起背离魏国转而投向楚国。不过总的来说,魏国在他的手里还算是在上升期。

最有希望统一六国的国家,却出了个败家子,将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接下来继位的魏惠王直接是魏国悲剧命运的开始,魏惠王有治国之心,却没有治国之能。他任用张仪作为宰相,在外交上树敌颇多,而他不重用卫鞅,使其成了秦国的帮手,在之后生擒了魏公子卬,逼迫魏国将河西地区交了出去。在庞涓迫害孙膑的时候袖手旁观,使得孙膑在马陵之战之中歼灭魏军十万之众。此后,魏国便开始衰落,渐渐在与秦国的对战之中落到了下风。

最有希望统一六国的国家,却出了个败家子,将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魏惠王在位五十年,将原本强盛的魏国治理的越来越糟,吴起、卫鞅、孙膑等能臣都转投他国,最终魏国失去了强国地位。与此同时,秦国借力崛起,经过多为国君的努力,最终完成了统一天下的霸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