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又窮又落魄,那憑什麼留名千古呢,讓我們了解一下

同樣是生於河南鞏義——清朝的康百萬家很有錢,蓋的莊園一套挨著一套,多少年還巍然屹立。而唐代的杜甫卻窮得叮噹響,妻兒都要經常寄住在別人家。但是這樣落魄的一個文人,一千多年後政府投資1.5億為他重建一個莊園——河南鞏義杜甫故里。成都人民還在市區給他修了一座浣花溪草堂。生前沒有得到的,死後人們全都還給了他。

你又窮又落魄,那憑什麼留名千古呢,讓我們瞭解一下

住宅、榮譽、聲望。還有一千多年長盛不衰的喜愛和追捧。這是為什麼呢?大學之後,抱著唐詩讀,越讀越覺得老杜的詩十分有味。怪道人稱謫仙人。而且那個才氣和寫法,後人是學不來的。而看杜甫的詩,就像喝酒。越存放得久,那酒就越香。山河破碎、生活飄零,皆可入詩。偶有一點小幸福,立刻從筆端綻放出最美的花。

你又窮又落魄,那憑什麼留名千古呢,讓我們瞭解一下

老妻嬌兒,南村群童,老翁老婦,才子友人,都是筆下常客。仙是天外的,而聖是人間的。杜甫的詩讀得越多,你會越清晰地感受到詩背後透出的人的魅力。有一種文人,是深藏不露的,他把自己掩藏起來,寫別人的故事。或者刻意塑造一個想要表達的形象,在筆端文中表現出來。而杜甫,是一支描世的筆,寫自己寫別人,統統直心相向,絲毫不加掩飾。

你又窮又落魄,那憑什麼留名千古呢,讓我們瞭解一下

杜甫一生顛沛流離,懷才不遇。但是稍微給一點陽光,立刻就燦爛起來。浣花溪草堂定居的日子,他留下了大量美麗的詩篇。千變萬化的老杜,善良厚道的老杜,一顆赤子的心,一枝天才的筆。稍有閒暇,即能苦中作樂,去發現生活中的小確幸。

你又窮又落魄,那憑什麼留名千古呢,讓我們瞭解一下

已經低到塵埃裡,還能從塵埃裡開出花來。佛家說的,無畏施(消除眾生恐懼不安),杜甫算是一個傑出代表。如果杜甫僅僅是一個苦難的見證者、描述者,那麼他不會得到這麼多人的推崇和愛戴。他是個至情至性的人,心中藏著大愛,對妻兒,對朋友,對百姓,對朝廷,對所有受苦受難的人。自己已經窮困潦倒了,還惦記著“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

你又窮又落魄,那憑什麼留名千古呢,讓我們瞭解一下

官小得連品級都沒有,還在大聲呵斥:“獨使至尊憂社稷,諸君何以答昇平!”為皇帝擔憂著。幼子凍餓而死,他悲痛之餘,還惦記著更多受苦的人:“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默思失業徒,因念遠戍卒。”自己在秋夜漏雨的房子中愁腸百結,心願卻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