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養老 幸福家園——探訪農村養老烏蘭察布模式

編者按:為進一步落實“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國家戰略,展示雙創領域前沿科技與應用成果,激發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的創業創新活力,推動烏蘭察布經濟發展與產業轉型升級,由新華網主辦、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承辦的“2016中國創業創新博覽會”將於9月25日至27日在烏蘭察布市舉行。

活動前期,新華網全媒體採訪團走進烏蘭察布,對烏蘭察布的經濟、社會、文化、旅遊、教育、科技、扶貧等方方面面進行深入調研,旨在真實全面地報道烏蘭察布市近年來日新月異的變化,展示烏蘭察布的亮麗風采。

互助養老 幸福家園——探訪農村養老烏蘭察布模式

8月31日,記者拍攝的花村互助幸福院一景。(盧志佳 攝)

新華網呼和浩特9月1日電(盧志佳、向丁玲)隨著空巢、留守、獨居老人群體的不斷增多,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受到嚴峻挑戰,新形勢下農村養老問題如何解決?“集中養老,分戶生活,自我保障,互助服務”——內蒙古烏蘭察布市以此為原則建設的438處互助幸福院給出了答案。

互助養老 幸福家園——探訪農村養老烏蘭察布模式

8月30日,東壕賴互助幸福院裡身體硬朗的老人在村辦的合作社務工。( 盧志佳 攝)

幸福院裡幸福多

“老家方圓一里地也沒有幾戶人家,出門便是丘陵和牛羊。”兒女成年外出後,烏蘭察布市察右後旗烏蘭哈達蘇木(鄉)的牧民張佔文夫婦便和家中的400多頭(只)牛羊朝夕相處,過著“多見牛羊少見人”的生活。

2012年,烏蘭察布市實施互助幸福院項目。年紀漸長的張佔文夫婦告別放牧生活,和“比鄰而居”的4戶人家一起搬進了烏蘭哈達第一互助幸福院。

“老家最不方便的就是吃水,整個自然村的人就指著一口土井吃水,”張佔文說,天一旱,土井就得見底,他們就得到更遠的地方挑水,鄰里之間還互相借水喝,家家戶戶都只顧得上做飯,顧不得洗臉洗衣服。直到住進了幸福院,張佔文才用上自來水,如今,家門前菜地裡的土豆、黃瓜、番茄和蔥姜都靠自來水澆灌,“水龍頭一開,夏天都不用買蔬菜。”

互助養老 幸福家園——探訪農村養老烏蘭察布模式

8月30日,老人們在東壕賴互助幸福院休閒廣場的小長廊裡嘮家常。 (向丁玲 攝)

張佔文的新家有24平方米,屋子不大,水、電等卻樣樣齊全。“家裡一個大冰箱,還有一個大彩電,能收到30多個臺。”張佔文說。

除了保障水電等基礎設施以外,烏蘭察布市的所有幸福院還標配超市、衛生室、老年活動室和健身廣場等配套。“有條件的旗縣還根據當地實際把單戶面積規劃為32平方米至40平方米不等,併為幸福院增設諸如雞圈、蔬菜大棚等設施。”烏蘭察布市民政局副局長巴音吉日格勒介紹。

年紀大了,兒女不在身邊,68歲的張佔文最怕的不是缺水,是寂寞。“現在這個院兒裡有300多戶人家,500多個老人跟我們作伴,比在老家強多了。”張佔文笑道。

互助養老 幸福家園——探訪農村養老烏蘭察布模式

8月30日,烏蘭察布察右後旗楊九斤互助幸福院的老人們在挑選購買流動物資商販運來的蔬果。( 向丁玲 攝)

近鄰相助遠親無憂

68歲的姚四紅老人在內蒙古大青山南麓的三間窯洞裡住了近50年,女兒遠嫁,兒子外出。幾乎和姚四紅同樣“老邁”的窯洞已經破敗不堪,雨天過後就得往上敷泥巴。

“山腳下手機信號不好,打個電話要跑上坡頂,兒女經常聯繫不上我們。”姚四紅告訴記者,原來村裡看病也不方便,小毛小病就拿身體抗,實在抗不住了才去鎮上衛生院。為了解除兒子的後顧之憂,再加上莊上的20戶人家搬得只剩下5戶,姚四紅夫婦倆在3年前搬進了卓資縣梨花鎮東壕賴互助幸福院。

“大部分人家都非親非故,但挨著生活一段時間以後就熟悉了,我們都互相照應著,你說誰家還沒個需要幫忙的時候。”姚四紅說,幸福院裡人家戶多,衛生室隨時有醫務人員在崗,兒子可以放心在外打工。

互助養老 幸福家園——探訪農村養老烏蘭察布模式

8月30日,烏蘭哈達蘇木第一互助幸福院衛生室的醫務人員正在為病人看病。( 盧志佳 攝)

烏蘭察布的幸福院裡不缺老人們互幫互助的故事。

在察右前旗平地泉鎮的花村互助幸福院,記者遇到了71歲的崔秀花老人。

“您得到過鄰居的幫助嗎?”記者問。

“我在這裡還算個‘年輕人’呢,一般都是我幫著人家。”滿頭黑髮的崔秀花雖然腿腳有些不便,但是身體還算硬朗,性格開朗的她常常東家進西家出,“我耳朵好,院子裡的老頭老太太三天兩頭請我幫他們接電話打電話,有些年紀特別大種不了菜的老人,我還常拿點蔬菜給他們。”崔秀花說,院子裡遇到去鎮裡的鄰居,也會找他們幫忙捎點藥回來。

花村互助幸福院院長張守禮告訴記者,院裡老人們相處和諧,有些鰥寡老人日久生情還談起了“戀愛”,花村互助幸福院就有兩對老人選擇搭夥過日子,共度“夕陽紅”。

大部分農村老人具備生活自理能力,有的還具備一定的勞動能力。互助幸福院集中建設的模式既為老人們打造了良好的生活環境,又為最大程度發揮老人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務的能力創造了條件。

對群眾而言,這種介於專業化養老與傳統居家養老之間的中間模式,既滿足了更多獨居老人的養老需求,又不脫離熟悉的生活環境,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同時增加了老人之間的交流,緩解了空巢老人的孤獨,為子女外出務工、改善生活條件解決了後顧之憂。

互助養老 幸福家園——探訪農村養老烏蘭察布模式

8月30日,張佔文(左)和老伴兒烏蘭哈達蘇木第一互助幸福院的家中合影。(盧志佳 攝)

力保“幸福”穩穩可持續

作為烏蘭察布市的重點民生工程,互助幸福院項目自2012年建設至今,已投資20億元以上,438處互助幸福院入住39000餘戶,解決了8萬餘名農村牧區孤寡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因傷因病喪失勞動能力老人和60歲以上貧困老人的集中養老問題,在全市基本實現全覆蓋。

對於搬入幸福院的近8萬餘名老人,烏蘭察布市民政、人社等部門通過完善社會保障和社會救助制度,提高低保、五保、養老、醫保等保障和救助水平以及兌現各類政策性補貼,穩定入院老人收入來源。

互助養老 幸福家園——探訪農村養老烏蘭察布模式

8月31日,花村互助幸福院的老人在自家雞圈餵雞。(盧志佳 攝)

姚四紅給記者算了一筆收入賬:老兩口低保一年共3600元;新農保每人每月100元,老兩口共2400元;取暖補貼每年600元;退耕還林補貼每年1200元;耕地補貼960元……幾樣穩定進項共計8760元。

由於東壕賴村辦有農業合作社,東壕賴互助幸福院內有勞動能力的老人還可以進入合作社及合作社成立的食品公司打零工,工費每人每天70元到150元不等。姚四紅搬來以後,每年在合作社務工3個月,年增收6000元左右。“在這裡住只用交水、電和通訊費,房子是免費的,沒啥大的開銷,加上兒女還算孝順,一年下來還有餘錢。”姚四紅說。

按規劃,為了維護互助幸福院的平穩有序運行,按每戶每年500元標準預算,烏蘭察布市縣兩級財政每年將投入2000萬元,用作互助幸福院公共設施日常維護、維修基金和管理服務費用。“今後我們還將酌情配置更加充足、專業的管理服務人員,逐步提高幸福院的精細化管理程度,使老人們搬得進來,更穩得下來,讓‘幸福’可持續下去。”巴音吉日格勒說。

作者按:

烏蘭察布市互助幸福院工程作為推進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突破口,有效破解了農村牧區社會化養老的難題,帶動了城鄉統籌發展,而且在農村牧區引發了一系列深刻變革。互助幸福院通過公共服務的配套,使農村牧區老年人充分享受各類保障,解除了農村牧區外出務工子女的後顧之憂,解放了農村牧區的勞動力,為推進工業化、城鎮化提供了有力支持;通過農村牧區的解構重組,生產要素也進一步實現“三集中”,即土地向適度規模經營和新型經營主體集中,項目和資金向現在農牧園區集中,人口向新農村農牧區集中,帶動了農村牧區發展方式的轉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