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零售強勢崛起 雲集品布局線下運營中心

不知不覺,2018年已經過去一大半,新零售、虛擬技術、人工智能等都當仁不讓全民熱詞。其中,新零售可謂是頻上熱搜,成為商界資本青睞的寵兒。在資本注入、市場環境向好的前提下,今年新零售行業發生了許多大事。例如被阿里奉為新零售樣本的盒馬鮮生,在北上廣深等10座城市全面開業;網易考拉在杭州推出了首家線下實體店,用300平米的面積打造“海淘爆品店”;京東牽手統一石化,試圖讓京東無人超市走進一家家線下加油站.,星巴克與阿里巴巴宣佈合作……

說起新零售,起源於2016年馬雲在雲棲大會提出的概念,隨後與之相關的創業熱潮便席捲全國,各種新零售項目層出不窮,在過去的一年裡就出現了盒馬鮮生、超級物種、TakeGo、淘咖啡、果小美、猩便利等零售新物種,各方競爭進入白熱化,頗有一種江湖廝殺的意味。


2018年新零售強勢崛起 雲集品佈局線下運營中心


據統計,截至2017年 12 月 31 日,384家新零售公司成立,507起新零售投資事件達成,歷史投資金額達1995.50億人民幣。說實話,新零售概念的走紅有點意外,馬雲的“隨口一提”便迅速取代電商成為新的創業風口。但新零售的出現又是意料之中的,線上流量紅利的見底讓每一個電商從業者深受其困,阿里、京東等自然冷暖自知,並堅定不移地將戰場從電商逐漸轉移到新零售,一輪新的對壘陣勢已然形成。

毫無疑問,新零售將成為新一波的流量紅利。目前新零售主要展現為四類商業形態:生鮮超市、無人超市、體驗店、無人零售。不難發現,四種新零售形態無不折射了一個核心思想:通過場景化的體驗,解決用戶購買決策的問題。有所不同的是,新零售的輕與重、繁與雜似乎反映了不同玩家對於新零售的不同心態,也將直接影響新零售的走向和格局。

正當各大巨頭對新零售市場爭奪進入白熱化時,跨境電商企業前海雲集品也開始升級蛻變。前海雲集品一直以跨境電商為切入點,致力於打造C2B2B新零售,目前已經有超過1000萬的高粘度用戶。從2018年開始,前海雲集品展開線下運營中心的戰略佈局,幫助中小型商家實現零售方式的升級,通過Saas+小程序+用戶分紅體系的方式,幫助商家在雲端實現對消費者的可管理、可觸達、可分析、可服務等大數據全貌分析。

雲集品線下運營中心不僅能夠幫助商家解決上架、快遞、客服等中小微供應商電商的運營難題,也能夠節約消費者挑選商品的時間成本。同時,線下運營中心相當於一個龐大的用戶數據庫,對周邊進行人群消費數據分析,指導商家進行選品組貨,而線上將作為商家倉庫而存在,充分發揮出商鋪線下支點體驗的作用;商家通過Saas端完成線上線下一體化管理,保證對店鋪運營、消費者、員工、資產與庫存、裝運貨物和收據,每個環節之間“信息互通”、處於“能夠看得見的管理”之中。

得數據者得天下的零售時代,未來的線下商業必然要走向平臺化運營、數字化管理,生態化互動的商業情景裡,只有掌握了用戶,掌握了數據,掌握了消費者畫像,才能做出更有針對性的銷售,提升商業運營的效率,從而獲得更有利的商業生存與競爭優勢。雲集品以互利共贏的姿態為中小商家進行零售變革的升級,對用戶進行雲端的管理、運營、分析,留存,幫助商家更全方位的認知和掌握消費者的心理,未來必定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