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唯快不破的产品理念 也许就是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

滴滴因为最近的顺风车命案,被全社会所诟病,“视人命如草芥”的标签已经深深的烙印在了滴滴的脸上,不少网友呼吁卸载滴滴,抵制滴滴。

当然,这一切可以说也是滴滴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在空姐被害案被曝光以后,滴滴下架了顺风车业务,并进行了整改,仅仅一周以后,顺风车重新上线,增加了一些验证的功能。这些功能是否有效,是否能够降低严重事故的犯案难度,一周的时间肯定是不可能有一个结论的,但是,滴滴确实就用一周的时间,就完成了他的升级,并且重新上线了。

是什么让滴滴如此迅速的就完成升级呢?

可能程维的很早时候说过的一句话,让我们能够找到答案。

滴滴唯快不破的产品理念 也许就是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

程维曾经说过:“产品做到70%就可以上线。”

这句话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就连马云也说过,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说明了互联对于高速迭代、对于时间的要求是非常的迫切的。

滴滴也一直是在这样高速的迭代下拓展自己的市场,完善自己的产品。一般的创业公司6个月完成一轮融资,但是滴滴却将这个周期压缩到了3个月。任何新的产品,2个月就完成上线,这在一般的创业公司中,也是很难做到的。对于司机的整合也是一样,烧钱的速度非常快,也因此在中国市场打垮了Uber成为的行业巨头。

在如此理念的驱动下,滴滴上线新品的速度快到让外界感慨,“专车、快车、代驾、巴士”,从来没有哪家公司在这么短的时间推出这么多垂直产品。

但是安全却不同于互联网产品

产品做到70%就可以上线,之需要满足80%的用户的需求,剩下的问题在未来的迭代中慢慢解决。

这种思维对于一般的互联网产品确实没有问题,但是,我们不能用对待互联网产品的观点对待安全。在面对安全问题上,就算只有1%的可能性,也是要重视的,不然,付出的代价就是血和泪。

产品做到70%,剩下的问题可以慢慢来解决,但是如果安全也仅仅是做到70%,剩下的问题慢慢来解决的话,那用户就可能因为这30%付出巨大的代价。这个不是一个滴滴、一句道歉、一笔赔款就能够抹平的。

滴滴其实在整个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不少,不光是顺风车,快车也同样出现过问题,只是没有被大肆的报道而已。

我们最关注的,就是3个月前的空姐被害案,和前几天的温州20岁女孩被害案,这两期恶性案件间隔仅仅100天左右。空姐被害案中,顺风车业务被下架,一周后,就完成了整改。但这个整改,仅仅是技术上的,相当于把司机的身份进行了验证。但是,即使这个技术用到空姐被害案中,又有什么用呢?进行了面部识别,发现身份符合?空姐被害案中的顺风车司机也没有使用假身份证注册啊?

因此,这些技术手段,都是滴滴的一种自以为是,一周就完成的东西,技术可以,但是安全呢?我不想说什么抵制滴滴之类极端的话,我只想说,滴滴,好自为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