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靠賣煎餅爲生的女人,卻培養出了一個總理,一個師長

民國的眾多軍閥之中,靳雲鵬算的上是數一數二的人物,他曾經兩次擔任國務總理,最後還成了陸軍上將。不過我們今天不談靳雲鵬,來了解一下他的母親邱氏。在當時的人看來,靳雲鵬的輝煌一大半都要歸功於他的母親,簡單來說,若是沒有邱氏的教導,就沒有靳雲鵬後來的輝煌。

這個靠賣煎餅為生的女人,卻培養出了一個總理,一個師長

1877年,靳雲鵬出生在山東鄒縣。由於其父很早便過世了,邱氏每日靠著攤煎餅為生,養活著七個孩子。雖然日子過得清苦,但是邱氏堅信知識才是最大的財富,所以攢了點兒錢,送靳雲鵬和弟弟靳雲鶚去學堂,然後再由他們將所學教給不能去學堂的姐弟們。為了貼補家用,靳雲鵬與靳雲鶚兩兄弟每日都要推著車走街串巷的賣煎餅,為了能多掙點兒錢,兄弟倆還會再拉上一桶水叫賣。

這個靠賣煎餅為生的女人,卻培養出了一個總理,一個師長

但是當時的路面並不平坦,水難免灑出來。這天,車子被一顆石子一晃,濺出了好些水,恰好濺到了一個地主家的公子身上。因為那衣服是新做的,那公子生氣之下,便將兄弟二人一頓暴打,走時還不忘威脅:“若是賠不上我的衣服,就燒掉你們的房子。”兄弟二人回家找邱氏哭訴,邱氏聽完後想了一會兒,便開始收拾行李,邊收拾邊說:“我們家這房子破舊,賣了都賠不起人家的衣服,既然惹不起,我們還躲不起了。”當晚,邱氏便帶了七個孩子離開了家,一路到了濟寧。

邱氏在濟寧找了個位置比較好的衚衕口,開始賣煎餅,一家人住在窩棚之中。沒過幾天,有一個人找上了門,他見邱氏手腳麻利,幹活又細心,想要讓邱氏去自家做幫傭。邱氏為了多掙點兒錢,立即就答應了,不過提出幹完活之後要回到窩棚之中和孩子們一起睡。這人名叫潘守廉,是光緒年間的進士,學問自然是不在話下,關鍵是他還有錢。

這個靠賣煎餅為生的女人,卻培養出了一個總理,一個師長

當時潘守廉剛得了一個兒子,正好缺一個乳母,而邱氏此時最小的孩子還未斷奶,自然就頂上了這個缺。邱氏為人光明磊落,雖說自家有七個孩子要照顧,每日也都吃不太飽,但是就算是潘家吃剩要倒掉的東西,她也從未想過拿給她的孩子。潘守廉覺得邱氏是個不可多得的好人,於是就讓邱氏將孩子們都帶進潘府,供他們吃住。

邱氏十分感激,說只要有住的地方就可以了,她可以不要工錢。潘守廉堅持提供吃住,並且工錢也一分不少的給了邱氏。邱氏見推脫不得,拿了工錢之後大多數都給潘家的小公子買了營養品,自己一分也不曾留下。

邱氏進潘府的第三年,潘府發生了一件大事。當地的山匪盯上了富有的潘家,他們帶著人直接衝進潘家,準備劫持潘家的小公子。當時一群孩子都在一塊兒玩耍,而邱氏在這時不做他想,直接將靳雲鵬推了出來。這群山匪回去之後發現綁錯了人,想著靳雲鵬沒有多大價值,就直接將他給放了。

這個靠賣煎餅為生的女人,卻培養出了一個總理,一個師長

發生這事之後,潘家上下對邱氏感激涕零,準備讓邱氏做潘家的大管家,管理潘家的大小事務。邱氏知道自己的斤兩,直言自己做不了那麼多的事,只能顧好小公子。潘家怕山匪再次打上小公子的主意,便在另一個偏僻的地方買了一套房子,讓邱氏帶著小公子居住。邱氏感激潘家的信任,對小公子的學習起居都看的很緊,私塾的先生也說潘家小公子天賦異稟,是個天才。

邱氏的付出顯然沒有白費,靳雲鵬後來兩次出任民國的總理,而靳雲鶚是吳佩孚最倚重的大將,就連潘家的那位小公子,之後也成了北洋政府的總理,也就是潘馥。一個大字不識的普通婦人,教導的孩子竟然如此有出息,這在教育界也是十分罕見的案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