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盔、白手套,不是军官只是兵,但所有穿军装的都怕他们!

大家都知道,我国由于国情的不同,所以我国拥有许多你听过或者没听过的兵种。而在我国的众多兵种中,就有这样一个兵种。他们大高个,修长身材,不带枪,却永远都会携带夹子和笔,一般出没在闹市、交通枢纽,或是军营内主要路口,眉目中总有些警惕的眼神,时刻观察着任何一名穿军装的人,或是路过的任何一辆辆军车。

白头盔、白手套,不是军官只是兵,但所有穿军装的都怕他们!

他们对所有军人都有管理权,将军也不例外。他们什么事都管,包括穿衣走路,言谈举止,军容礼表,谁要是因“违规动作”被他们逮住了,轻则登记在案,重则通报批评,甚至还有可能被记过处分。许多官兵说军营里最不想见的是他们,也最怕他们。而他们不是军官,只是兵,他们的职能是监督执纪,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纠察。

白头盔、白手套,不是军官只是兵,但所有穿军装的都怕他们!

提到纠察,就不得不提宪兵。所谓宪兵,就是某些国家军队设立的特殊部队,其职能是维持军纪,主要处理军队中的各种刑事事件,特别是军人违犯军纪的事件,一般情况下军人犯法不是由地方警察和法院来处理,军队有自己的警察和军事法庭,军中的警察就是宪兵。

白头盔、白手套,不是军官只是兵,但所有穿军装的都怕他们!

(火车上的日本宪兵)

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各种抗战、谍战剧中的日本宪兵队了。

白头盔、白手套,不是军官只是兵,但所有穿军装的都怕他们!

(日本宪兵队)

日本在侵略中国时建立了宪兵队,主要负责国内及占领区的机关警卫,治安,防暴,反特,情报以及督查日本正规部队的作用,而日本正规部队主要负责防卫与进攻作战,也就是说宪兵是维持战场或者部队秩序的,不是作战部队,不参与前线作战,战时类似于督战,平时管理士兵秩序。

白头盔、白手套,不是军官只是兵,但所有穿军装的都怕他们!

(二战时期美国宪兵现场枪决德国间谍)

美军宪兵的权力很大,管交通,管战俘,管治安,管执法、管保卫、管监狱,抓逃兵等等,一般都会配备警棍和手枪。在职能上除了军队内部的刑事事件以外,也处理由军队管理的其他事件。他们所戴的头盔是黑色的,上有MP字样,是英文Military Police的缩写,即军事警察之意。

白头盔、白手套,不是军官只是兵,但所有穿军装的都怕他们!

(美国宪兵)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解放军军驻香港和澳门部队的“(警备)纠察”标识比较特殊,以“宪兵”字样替代“(警备)纠察”,这并非解放军在港澳驻军中设置了“宪兵”,而是为尊重当地居民的文化习惯的一种变通做法,内地驻军仍然是“(警备)纠察”。可以看到,香港街头女宪兵执勤,戴有MP字样的白头盔。

白头盔、白手套,不是军官只是兵,但所有穿军装的都怕他们!

(香港女宪兵)

中国在国民党时期曾经有过宪兵。现在没有专门的宪兵部队,军中的刑事案件由军事检察院派人进行调查和处理。一般的违纪督察是从部队抽调一小部分人组成一个纠察部队,纠察部队的隶属关系一般属于警备区。

白头盔、白手套,不是军官只是兵,但所有穿军装的都怕他们!

(国民党宪兵扫雷演示)

事实上,我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在中央革命根据地设立建黎泰警备区。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陕甘宁边区在绥德曾设立警备司令部。1942年,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在边区设立5个警备区。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了的中等以上城市,曾指定驻军机关成立警备司令部。新中国成立后,在一些重要城市和战略要地设立了警备区。

白头盔、白手套,不是军官只是兵,但所有穿军装的都怕他们!

目前,解放军执行类似任务的军人称为“纠察”或“警备纠察”,团以上单位指定分队,独立驻防的营(连)级单位指定人员,担负营区及其附近军容风纪纠察任务。警备工作领导机构组织警备纠察分队对外出军人的军容风纪进行检查纠察。纠察人员应当佩戴纠察袖标,纠察袖标由军委训管部制定式样,军委后勤保障部制发。

白头盔、白手套,不是军官只是兵,但所有穿军装的都怕他们!

纠察在军人眼里代表军威,同时在百姓眼里代表军队。因为他们的存在,军人们才能时刻保持良好的作风。纠察兵纠察别人的同时,自己就是风向标,他们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