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風景----元通古鎮

圖\文:雲中漫步唐唐

元通,這是一個還未被完全打造原生態味濃的古鎮,我是在對它完全無瞭解僅是因車上一老者的推崇之下前往的。老人很熱情,告訴我在哪下車,從哪開始遊覽,他說:你看了不會失望的!


行走的風景----元通古鎮

地主街路口下車一直往下走就進入古鎮,雨絲在飛,惜字宮塔高聳,飛挑著簷撐著雨篷的茶館擺放著茶桌竹椅,壩壩茶的喧鬧尚未開場,早上的古鎮安靜著。沿麒麟街走去,古老的石板街在細雨浸潤下泛起青幽的光,店鋪大多還未開門,習慣了慢生活的四川人冬季鮮少有早起,像這樣的陰雨冷冬天就更不願起了。古街很乾淨,很安靜,偶有梧桐葉墜落,似乎都能聽到葉子在風中飛舞的聲音。

行走的風景----元通古鎮

黃家大院,門口一株梧桐樹,跨進門檻,高牆頂立,門庭威嚴,深宅大院的感覺油然而生。黃家大院又稱“將軍府”,建於1914年,是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四軍獨立炮旅旅長黃潤餘的公館。院內現存民國時期的完整建築兩座,一座磚木結構為正廳,十分寬敞,另一座是誦經樓,西式二層磚木結構,庭內園林建築分佈有致,安靜中透著氣派,可以想見宅主當年的勢力與地位。天主教堂,肅穆孤獨的緊閉著門扉,據說只有星期天禱告時,大門才對外敞開。走在這些中式西式建築並存的街巷之間,感受到這是個中西文化包容的古鎮,難怪元通古有“小成都”之說。

行走的風景----元通古鎮

計劃裡原本沒有元通之行,也就沒在出遊前做功課,對古鎮沒有了解,隨意的在一條條街漫步,遛鳥的、喝茶的、喝早酒的已有不少老者在夏家茶館圍坐,竹器巷裡小商販們在擺攤上貨,擺早市的老人見我遊客模樣,給我指路並介紹值得轉轉的街景,半邊街、永利橋、陳家大院……

行走的風景----元通古鎮

半邊街有點像柴火巷,房屋普遍低矮,時不時有路人走過,也時不時會遇上年紀很大的老人,打個招呼,寒暄兩句,老人就會講講老街的歷史,哪家稍顯破敗的門房曾是哪個地主的宅子,隨便哪砣大石頭都有上百年的歷史……這樣子走在歷史的歲月裡,人其微渺小。

行走的風景----元通古鎮

在車上時就聽老者介紹說元通是個三江匯流的地方,場鎮就在匯江邊,因文錦江、味江和泊河江在這裡交匯而得名。崇州屬岷江流域,大小支流縱橫交錯。匯江橋,全長164米、寬2米5、高6米,造型古雅,兩端橋樓,中間幾座涼亭,清嘉慶十七(1812)年,鎮人陳志琳建鐵索橋,取名“寶勝”。在江中豎立石墩五座,上建木結構橋亭,中亭高聳,前後翼亭,飛簷翹角,雕塑生動,蔚為壯觀。道光末年橋被洪水沖壞,光緒二(1876)年,舉人劉恆如等募資重修,更名“匯江”,換鐵索為鐵桿。永利橋,始建於清朝嘉慶年間,橋體為磚石結構,北接元通鎮新街,南接長壽街面,全長五六十米,兩墩三孔,弧圓高卷,兩墩上雕刻精美龍首鎮守,橋面平鋪石板作車行道,兩旁則是梯步石階供行人上下。

行走的風景----元通古鎮

但凡有水的古鎮都是有靈氣的,依水而築的元通更顯。一個人,沿著江邊行走,看清澈的江水順流而下 ,堤岸一側錯落有致綿延一片的二層小樓,每戶人家的後門都有石梯直通江邊,閉目恍惚間似乎都能想象到舊時的江邊浣紗女子,青瓦、灰牆、藍花花衣、梆梆的捶衣聲。。。。。。

行走的風景----元通古鎮

尋找陳家大院時走岔了道,也因此而多走了幾條巷子,巷子裡的門房多門扉緊閉,青石板路上鮮少有人,一個人似乎能清晰的聽到自己的腳步與心跳聲。幾番問詢才找到坐落在一條破舊路徑轉進去的部隊醫院鐵門內的陳家大院,庭院已顯破敗,雨絲在庭院的大小天井灑落,林木花草在雨滴的浸潤下透出深深綠意,青苔映襯得院落更顯老舊,院內晾曬著衣物像是有人居住卻又不見,唯有一隻老貓趴在一破舊的沙發上眯縫著眼打著盹兒似乎在細說光陰。。。。。。

行走的風景----元通古鎮

短暫假期出遊時間總是很緊,繞古鎮大致轉了一圈趕時間就要離開,自己知道有點走馬觀花,元通這個小鎮值得細細品味,再找時間,再找機會,再來吧!

行走的風景----元通古鎮

行走的風景----元通古鎮

行走的風景----元通古鎮

行走的風景----元通古鎮

行走的風景----元通古鎮

行走的風景----元通古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