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風景——行走大良城

大良城,最初知曉,那是一段金戈鐵馬的故事……
13世紀中葉,整個歐亞大陸都在蒙古軍隊的鐵蹄下顫抖。“要讓青草覆蓋的地方都成為我們的牧馬之地。”成吉思汗豪言一出,數十年的蒙軍征服世界之戰拉開帷幕,其剽悍的騎兵向西越過伏爾加河、多瑙河,向西南越過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向南越過黃河。1251年蒙哥繼任蒙古大汗後,決心將“上帝之鞭”揮向兩個更遠處:跨過非洲最長的河流尼羅河和亞洲最長的河流長江。作為突破長江天險,繼而征服長江以南廣袤大地的重要戰略舉措,1258年4月,蒙哥親率精兵4萬沿金牛道南下進攻四川。然而,在南宋王朝派駐四川的最高軍政首腦餘玠構築的方山城堡防禦體系面前,蒙哥命喪釣魚城下。與釣魚城、南充青居城、蒼溪太獲城互為犄角、且為釣魚城前哨堡壘的大良城,在這場長達數十年抗擊蒙軍的戰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堅不可摧的方山城堡防禦體系,英勇卓絕的川人抵禦外來侵略者的壯舉,粉碎了蒙軍主力從川東穿出三峽,迂迴進擊華中、華南的戰略企圖。


大良城又名大良坪,與重慶合川的釣魚城齊名,離廣安主城約40公里,位於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小井鄉境內,宋端平二年(1235),廣安軍治響應四川制置宣撫史餘玠為抵禦蒙軍將軍治地遷至山寨佔據制高點的號召而修建,海拔429米,古時因其四周岩石陡峭,高數百丈,寨形如蓮瓣,故名蓮花山。原寨有十八門,除東、南、西、北門外,還有小東門、小南門、小西門、小北門、望天門、長土門(長庚門)、太陽門(太乙門)和西門灣門等。從西、從北,大良城可控制渠江水路,從北、從南可控制廣安通向大竹的陸路,是進可攻、退可守的要塞之地。僅在1258年至1275年短短的17年裡,此地就曾在宋蒙兩軍之間拼死爭奪,幾番輪迴,最後重陷入元。此後至民國軍閥混戰的700餘年間,這裡又多次首當其衝地上演了一幕幕金戈鐵馬、烽火硝煙。
行走的風景——行走大良城

行走的風景——行走大良城

行走的風景——行走大良城行走的風景——行走大良城
行走的風景——行走大良城


車停大良城小學,我們從大良城的青石板老街步行開始尋找的歷程,路遇街上一78歲的老人,熱情的給我們當起了導遊,一路上,關於大良城的歷史從他的嘴裡得以再次瞭解。(同時,也得知老人遇到的煩心事,希望此時老人的保險救助金已順利拿到。)

行走的風景——行走大良城

行走的風景——行走大良城

行走的風景——行走大良城

行走的風景——行走大良城



天陰沉,三月的風吹著略顯寒意,老人一點不顯頹勢,帶著我們先後去了東門、北門。東門——遠遠可見山口之雄偉之勢,崖上一株老黃桷樹張揚遮蔽,寨門已毀,石壁一側有嘉慶年間的石刻,山門一側塑的佛像底處有清代所立的石碑,年代久遠,石刻的字跡已不能清晰辨認。東門至北門的這一段皆是良田,一派悠然農家景象。北門,城門之頂仍然有一株黃桷樹,老人說,每道城門處都有黃桷樹,這些樹見證了烽煙見證了歷史。北門保存尚好,石牆堅固,牆頭上頂門栓的石眼子都清晰可見。北門下山是一條崎嶇難行的山路,左右環顧,石門石牆形成之勢絕對的易守難攻,與之遙遙相對的就是小良城。


因時已過午,我們一再感謝老人,謝絕了他繼續引路,但他仍是滿腔熱情的將我們引致前去西門的路口,反覆的告知西門與南門所在之地,多好的老人,感謝!

行走的風景——行走大良城

行走的風景——行走大良城

行走的風景——行走大良城

行走的風景——行走大良城

行走的風景——行走大良城



西門因破敗已用水泥加固,城門之上設有瞭望的城樓。西門外石壁處也有嘉慶年間石刻,風化嚴重,字跡斑駁。出西門往右,恍若進入了幽靜之林,鳥鳴聲、風聲、還有我們的腳步聲在林中清晰可聞。這一段路是去尋找小西門、太陽門,還有張口石。很幸運的是,溝裡一農家小院的門口又遇一善良的50多歲的年姓大哥,他在給我們指路講解幾句之後擔心我們會找不到路,為我們擔當起嚮導,同時,他家的小黃狗也一路跟隨,年大哥回去之時,小黃狗還跟著我們走了好長一段路。有了嚮導,我們輕鬆找到了小西門、太陽門、月亮門,年代久遠,荒草叢生,但這一道道城門所築起的工事,在那樣的戰火紛爭的歲月,阻擋了多少外敵的入侵!一路上,因了他的講解,我們瞭解了張口石在烽火戰爭時所起的天然屏障之作用,他還帶著我們走到一山路的盡頭遠遠看了夫子墳,還告訴我們大良城下一竹林小院後有一處謝一萬古墓,雕工極美。年大哥,感謝!



行走的風景——行走大良城

行走的風景——行走大良城

行走的風景——行走大良城



返回西門,前往南門。南門——保存得最完整、也是最險峻的一道城門。背靠絕壁,腳下一側是萬丈深淵,門外的道路是在那垂直的絕壁上挖鑿出來的。令人驚歎的是,這麼一處望而生畏的險關,居然在距它十米處還有一道城門,從而使兩道城門之間的崎嶇山道成為一座蛇形的甕城。可以想像,一旦攻城者陷入這樣的甕城之中,必然死無葬身之地。這裡,也就是當地百姓稱之的門重門、兩道門。



行走的風景——行走大良城

行走的風景——行走大良城



大良城農家樂簡單午餐後,我們前去了小良城,小良城亦有兩道城門,一道長庚門,另一城門已無法辨認。從其地理位置所看,小良城如一峰突起,可以監視並鉗守渠江,為大良城的天然屏障。

行走的風景——行走大良城

行走的風景——行走大良城

隨後的行程,我們去了竹林灣謝一萬家眷古墓,回去的路上去了代市,看了清光緒14年(公元1888年)所立的貞潔牌坊,兩處景觀,坊施人物、浮雕和花鳥禽獸圖案,極具故事情節,坊間文字清晰,為我們展現了雕刻之精美藝術。

此行,由有生主駕皆嚮導,一路上了解到很多人文歷史,為能在行走中達到同步而高興,在此深表感謝。

行走的風景——行走大良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