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合作坑”

警惕“合作坑”


中国人喜欢说“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确,人多力量大,团结合作是古今中外所有团队都很推崇的一种精神,它可以使团队更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避免出现一盘散沙的情况。很多事情的完成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这也是人类能够战胜自然、不断发展壮大的关键之所在。

合作的优势和重要性毋庸置疑,一个团队没有了合作精神将一事无成。不过,很多时候,一个团队里会出现这样一种怪现象:有时一个人花一小时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两个人做却并没有提高效率,反而要花多一倍甚至更久的时间。此时,人数的增加不但没有为我们提高工作的效率,还降低了工作效率,这是怎么一回事?

大家一定都听过“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而为什么“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呢?原因就是:如果只有一个和尚,没有别人分担挑水的工作,也就无法逃避,因此这个和尚只能选择自己一个人挑水。而如果有两个和尚,就出现了分担挑水工作的可能性,这时候人性的懒惰和依赖性就体现了出来,这时有两种选择,一是每个和尚负责一天的挑水,二是两个和尚共同去抬水。虽然抬水好像效率不高:每次两个人才抬一桶水,与一个人挑两桶水相比,中间相差好几倍,所付出的人力物力时间成本都增加了。但这非常公平,不存在互相找借口不去取水,给予他们的是公平的感觉,这就使得挑水的效率大打折扣。如果有三个和尚,由于人的惰性和依赖性的缘故,加上处理人际关系、“办公室政治”等原因,使得每个人都想推卸责任,找理由不干或少干,大家都斤斤计较自己干的多与少,都去指望别人去承担义务,而自己只想坐享其成。并且在水的分配问题上相互扯皮、争夺,谁分的水多了、谁分的少了,谁分的水的水质不好等等,都会消磨掉时间和精力,因此效率低也不难解释了。

这便是责任分散的效应,具体来讲就是如果某个单独个体单独做某一工作,因为其必须独立承担责任,自负盈亏,因此其责任感和重视程度就会相对较强,进而其行为表现也较为积极;如果一个团队中的若干成员同时被要求共同去做某一项工作,那么其中每一个成员的责任感就比较弱,在面对责任或者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越容易退缩,因为每个成员都希望把责任推脱给别人,都觉得有别人操心,自己的重视程度和责任感也就降低了,这就导致了工作效率相对低下。

这种多人合作的效率反而低于单人工作的效率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合作坑”,在工作中,我们应当以工作效率和质量为中心,尽量避免“合作坑”现象的出现。当然,团结合作依然是一个团队里必不可少的精神,我们不能怕出现“合作坑”就因噎废食,拒绝合作,这样就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同样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还会显得自己不合群。因此,在工作中,既要懂得如何团结合作他人,又要避免出现团队工作效率更低的“合作坑”出现,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努力。

一是学会分工合作,几个人共同完成某一工作的时候,并不应该是不分工作次序和内容,一窝蜂似的一起上,而是要学会在合作的基础上分工。比如在工作开始之前,通过大家讨论的方式,充分征求大家的意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和特长,将工作任务分化,由每个人分担一小部分工作,并对该块工作负责,这样就是将一个大的任务分成若干小任务,由每个人负责,给其压力,使其无可推脱,增强其责任心和重视程度。

二是要积极融入团队中,通过自己积极主动的与其他团队成员的交流沟通,用自己的真诚和友好去和别人做朋友,如果有人工作不积极主动,我们要主动去关心关爱他,找到问题的症结,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能够克服困难或走出不良的情绪,让其意识到自己在团队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从而重新拾起积极工作的热情。通过积极融入团队,帮助其他人,真正使自己成为团队中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帮助团队提高工作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