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儒外法和内法外儒

内法外儒还是内儒外法真是个伪命题。这里的法如果指的是韩非的法家思想,那么就根本不应有这种说法,因为中国从汉以后就很少有法家的影子了,所有的稳定的朝代都是儒家占主导。法家是没有哲学精神的思想,因为它不关心或者说没有试图改变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不试图去探索改变人内心的冲动,它更象一种奖惩条例,激发人的积极性。改革开放初期,工厂引进激励机制,农村分田到户,极大地改变了以前大锅时的生产积极性。韩非的法家思想更象这种激励机制,它让秦国强大起来了,就象改革开放初期让生产力提高了样。至于以后的法律和韩非的法家是两回事,法律是让固化一个社会文化的工具,它的内核是这个社会提倡的文化。我们现在的法律能引进伊斯兰教议的条文吗?可是在伊朗的一些国家却是把它们作为法律的。

社会是复杂的,总有些人 逾越这个社会的基本理念,这就要法律和司法来保证这个社会的稳定,或者保证社会的文化理念得到贯彻。中国从汉以后基本都是儒家思想,三从四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直是以后法律的基础,中国的一个特点就是社稷为重,君为轻,它既强调上下有别,又强调了下层人的利益,仁义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我们看《水浒传》《西游记》,这种思想是贯穿在书中的。《水浒传》的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巜西游记》一边是对正统君权的无奈,一边又有强烈的造反思想。这两者都出自泙书,评书是深深植根于大众文化的,代表的大多数民众的文化倾向。这种倾向就是既承认君权,又有强烈的自尊意识。

百家争鸣后,真正留下来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只有儒家。因为它除了追求秩序和稳定外,充分地照顾了普通民众的利益和向上晋升的机会。让社会既稳定又有充分的活力。法律并不是法家思想,你能说刘邦的约法三章,后来的七出之条体现的是法家思想吗?它们更体现的是儒家思t想。所以况什么内法外儒和内儒外法是伪命题,法家根本不能祘一种思想,只能祘一种方法。因为它没有哲学精神,没有试图去改变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改变人内心对幸福的感受。所谓的法只不过是统一民众文化观的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