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不会长寿,反而会短命,心脏加剧跳速会严重影响人的寿命是真的吗?

何名杰


这涉及到一个过量运动与适量运动的问题。

适量的跑步具备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钙质流失骨质疏松、加强心脏功能与肺活量等等优点。但是过量运动会给身体带来过多的负荷,反而会造成损伤。

那么心脏加剧跳速是否影响寿命?

我的答案是需要看到底心跳加快了多少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跑步时心跳加速是十分正常的情况。

而跑步目的的不同,也决定了最佳心跳速度是多少。

当跑步目的是维持身体现在的健康状态的话,正常跑步时的心跳大概应该在最高心率减去休息时心率(最高心率大约 = 220 - 年龄)(Karvoven Method: 跑步时平均心率 = 最高心率 - 休息心率)。

如果跑步的目的是为提高有氧运动的能力,那么跑步时的心跳速度大概为最高心率的70%-80%。

但是如果心跳在跑步时超过了最高心率的80%,那么就需要及时调整了。


1. 调整呼吸方法:

跑步时应当用鼻子吸气,嘴巴呼气。呼气时可以让嘴成o形,让气流从中流出(像用吸管呼气一样)。这样可以放慢呼吸速度,增加每一口气在肺脏循环的时间与氧气废气循环,也可以让身体在跑步时达到放松。


2. 不能太急于求成:

在没有运动习惯的情况下突然加大运动量会导致肌肉与心肺过度疲劳。

初次接触跑步者需要给身体一个适应这个运动的时间,也在过程中提高身体素质。推荐尝试以下这种跑步训练方式:

跑步入门时间表
第一周——跑步:0分钟 | 快走:5分钟 | 重复4次
第二周——跑步:1分钟 | 快走:3分钟 | 重复5次
第三周——跑步:1分钟 | 快走:2分钟 | 重复7次
第四周——跑步:1分钟 | 快走:1分钟 | 重复10次
第五周——跑步:2分钟 | 快走:1分钟 | 重复7次
第六周——跑步:3分钟 | 快走:1分钟 | 重复5次
第七周——跑步:4分钟 | 快走:1分钟 | 重复4次
第八周——跑步:6分钟 | 快走:1分钟 | 重复3次
第九周——跑步:9分钟 | 快走:1分钟 | 重复2次
第十周——跑步:12分钟 | 快走:1分钟 | 跑步:7分钟
第十一周——跑步:15分钟 | 快走:1分钟 | 跑步:4分钟
第十二周——跑步:20分钟

3. 坚持拉伸、热身、与冷却:

正确的跑步过程应该为:拉伸 -> 热身 -> 跑步 -> 冷却 -> 拉伸。


跑步前的热身与拉伸是为了让身体准备好迎接接下来的运动。在没有拉伸的情况下跑步肌肉会比较容易抽筋、疲乏。

而在没有热身的情况下跑步心脏也容易过快的加速,出现心脏肺部不舒服。跑步后冷却与与拉伸是为了让身体慢慢回归到平静的状态,并且缓解肌肉在运动后的酸痛、疲乏。

拉伸运动包括大腿前侧股四头肌、大腿后侧腘绳肌,臀部肌肉群等


罗炜樑


适度运动带来的心血管获益不言而喻,但是近年来陆续有研究提示,过量的运动可能给心血管带来不利影响。当然这里所说的运动就包括跑步或者说过度跑步,比如说马拉松。这些不利影响包括心房颤动、心肌损伤、心脏重塑甚至猝死。此外,过量运动或可促进冠状动脉钙化,加重血管损伤。

一.运动与心血管损伤

1、心房颤动:轻中度体力活动可以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病率,而过长时间的高强度耐力运动(比如马拉松)则可增加新发心房颤动的风险。

2、急性心肌损伤:长时间大运动量锻炼可以引起心肌损伤造成心肌标记物肌钙蛋白升高,这些标记物会在1周内回复到正常。在马拉松运动员和高强度军事演习过程中比较常见。

3、心脏重塑: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运动心肌纤维与相应毛细血管的适应性生长,形成运动员心脏,这是一件好事。但是,超负荷运动可以引起心脏病理性重塑,比如说心室肥大等等。

4、猝死:运动型猝死指的是运动中或运动后即刻出现症状,并且在6小时内发生的死亡。研究证实,马拉松运动员猝死发生率高与其运动量巨大有关。

5、冠状动脉钙化:近年来,欧美研究提示大运动量运动可能促进冠状动脉钙化发生和发展。

二.为什么会是这样

长期高负荷运动会使心率、血压及心肌输出量处于高位运行状态,生成大量自由基、启动氧化应激,最终损伤心肌细胞。

三.如何预防

1、运动预适应:是指短暂、高强度的间歇性运动,造成心肌缺血缺氧,从而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说白了就是场外热身活动。

2、间歇性低压低氧适应性训练:近年来低压低氧适应性训练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并逐渐应用于航天领域。

3、药物:现阶段还没有明确的药物可以减少运动心肌损伤。有研究显示大蒜素和红景天可以对抗运动心肌损伤。

总之,运动也不是完全有益健康,要制定好适宜的运动强度。我还是认为中国的传统哲学中庸思想说的有道理,凡事中庸比较好,运动也一样。

更多健康资讯,请关注张之瀛大夫


张之瀛大夫


适当的运动对身体健康是有好处的但是不要过量剧烈运动,对身体是有损伤的。

1、剧烈说明剧烈运动减少人的寿命。

我们整理一下世界体坛上的运动员英年早逝的有哪些?奥运会的金牌得住格里菲斯·乔伊娜在睡梦中猝死。当年她的速度是百米10秒49. 1998年9月21日去世。

34岁的环绕法过骑行运动员潘塔尼。1998年获得环法冠军,于2004年2月10日夜晚猝死一家旅馆。

33岁的重量级举重冠军 才力 是亚洲重量级举重冠军。2003年5月31日晚因为“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导致 “肺内感染呼吸衰竭”在北京病逝。

31岁的女排巨人海曼 1988年 当她还处于自己运动生涯的高峰期的时候海曼在一场比赛的赛场上 猝死。

30岁 中国男排 朱刚 死于心血管破裂 2001年是在当天下午的训练中心心脏病突发。经过12小时的手术抢救、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23岁的篮球少年韩朋山、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灵活的大个子中锋。不幸的是他回家途中、因为蹲下身子捡东西,结果就在也没有站起来。

心跳加速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这个说法是成立的。所有的运动都要适量就行。


大家医联医生集团


正常人一般情况下心率在每分钟60~100次左右。

“心脏加剧跳速”医学上我们称为心动过速,有生理和病理两种情况,身体健康的人在剧烈运动、饮酒、情绪激动等刺激下也可能出现心率每分钟>100次。

另一种是由于疾病原因引起的心动过速,很多疾病都有心率加快的症状,例如发热,体温每上升1℃,心率每分钟就会增加16-18次;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病等都可能出现。

回到题目,会不会影响人的寿命,额……任何身体异常的状态都对寿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吧……

所以如果发现在静息(平静状态下)心率经常出现>100次的情况,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经过专业医生诊断及检查查明原因,找出造成“心动过速”的元凶。

毕竟作为人体的发动机,心脏的问题不可小觑,如果不及时查明原因,万一发动机罢工了那就凉凉了。

想要了解更多真实的医学,请关注“医学界儿科/妇科频道”

医学界作者 李土豆


医学界儿科频道


按照人体生理来说,经常跑步者的体制会比不跑步的人体制要好,而且长期跑步还能提高自身的身体机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有助于延缓衰老,科学的运动是对人体有利的,,但是超负荷的运动量确实会损害身体会减寿。所以我们在运动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身体的具体情况而定,学会用科学的有效的方法去跑步训练。

记得有一篇关于心血管的进度报告在认真研究了跑步运动后,指出这是延迟寿命的关键生活方式。科学的跑步长久的坚持下来会对身体带来很多好处!医学上认为,人体的健康和寿命最重要的就是心脏的功能,其实跑步可以更好的保护心脏,大家都知道心脏是人体最容易衰老的器官,心脏是否能正常工作对其他的身体奇怪有着直接的关系。

跑步呢是一项全身性的健身运动,他能够加速身体的血液循环。而且跑步可以更好的调节大脑皮质,消除人脑力劳动的疲劳感预防人精神衰弱。

坚持跑步对心脏功能变强那是肯定的,而且坚持跑步对身体还有很多好处:

1.眼睛 坚持每天跑步一小时,眼睛直视前方,有助于休息眼睛,如果家中有孩子坚持让他去运动跑步,那么可以把孩子近视几率降到最低。

2.颈部肩部 经常在办公室的小伙伴知道,在办公室坐上一天那是非常不适的,跑步时采用正确的跑姿会对背部颈部得到很大的改善。

3.心脏上面也有提到坚持跑步运动会让你的心脏功能变的更为的强大,各个身体器官的工作质量提高了身体自然就好了。而且还能预防各种心脏病,下肢的运动也能促使静脉血流回心脏,更能预防静脉内血栓形成。

4.肺部和呼吸系统长时间的跑步运动中能更好的锻炼肺部功能,让其变得更加强大,有效的增强肺活量,这样进行规律的跑步可发达肺部呼吸机,使换气量变大。

5.骨骼 长时间的跑步运动可以提高身体各个关节的强度,避免人到老时候骨质疏松,可以看到很多马拉松上有老年人的身影,看到他们就知道跑步对身体的好处了。


威猛撸铁男


  “生命在于运动”、“生命不止,运动不息”,这一直就是我们奉行的至理名言,影响着每个人。今天有了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心脏加剧跳速会严重影响人的寿命,那么事实上是否如此呢?

  人在静止的情况下,心脏跳速是不会太快的,也只有在运动过程中,心脏才有可能会加剧跳速,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运动对生命健康造成影响呢?其实这与人们运动是否过量有一定的关系,如果运动适量并且心脏跳速也适当增快,这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更不会因此影响到寿命,但是一旦运动过量时,则很有可能导致心脏受到伤害和影响。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病和高血压等疾病的人,应注意不要进行短跑、举重等活动,这种短时间剧烈使用肌肉和需要屏气一蹴而就的无氧运动,会使血压瞬间剧烈上升,引发危险,危及生命。同时过量运动或可促进冠状动脉钙化,加重血管损伤。

  根据身体状况进行的正确、适量运动,不仅会使人体的各器官功能加强,变得更加耐用,也有利于身体健康,这不仅不会影响到寿命,反而还可以长寿。运动需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控制到适当的程度。如果运动超出了身体的承受能力或者身体本身就存在疾病,再采取不恰当的运动方式,造成心脏加剧跳速,则不仅会影响到寿命,还有可能会引起猝死。

  最合适的运动感觉是运动中心跳加快、微微出汗、呼吸频率加快、微喘、自我感觉有点累。休息后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家庭医生在线


一般情况下,心脏跳动的频率和节律是有规律的,当人情绪激动或者是进行运动时,心脏跳动的速度会比较快。而如果心脏持续地加剧跳动的话,就有可能是身体出现毛病了。

如果心脏跳动的频率和节律都出现了异常情况的话,就有可能是因心律失常所造成的。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的表现,具体症状有:心房每分钟不规则地跳动三百五十次至六百五十次左右,比正常人的心跳速度快很多,失去了有效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房颤会引发血栓栓塞、心衰等,给患者带来残疾甚至是死亡的风险,所以,这种情况下的心脏加剧跳动是会影响人的寿命的。

其次,人在进行剧烈的运动时也会使得心脏加速跳动。人在进行剧烈的运动时,身体内的各个器官都处于应激的状态,血压水平和心机输出量高速运作,进而使得身体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启动了氧化应激,会使得心肌细胞收缩过度,进而诱发心室纤颤,对人的生命造成威胁。

因此,心脏加剧跳动是会对人的寿命产生影响的,持续的时间越长,情况就会更严重。所以,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延长寿命,可以这样预防:

第一,运动要适量,减少高强度的剧烈运动。跑步的时候不必追求高速度,时间最好也不要长于四十分钟,只要达到有效的心率就足够了。

第二,及时检查和治疗。当身体出现了不明原因所造成的心脏加剧跳动的情况之后,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避免耽误病情。

总而言之,无论是由于房颤还是剧烈运动所引起的心脏加剧跳动,对人的寿命都是会产生影响的。

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国家中医内科专业委员会会络病分会委员,擅长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医联媒体


人的寿命影响因素很多,无论哪一个脏器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对健康和寿命产生影响。人的健康需要整体去看,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脏器,全身的血液循环系统的核心动力来源,跳的快跳的慢都会对生命健康以及寿命产生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心脏跳的慢有跳的无力的话,会造成全身血液流速减慢,粘稠度增高,容易造成其他脏器的供血供氧状况下降,甚至因小的栓塞而堵塞脏器血管,那么跳的快是如何影响生命的。

其实这里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运动后心跳加快,这种情况并不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还会起到活血化瘀,加速全身各个脏器新陈代谢,使其他脏器得到充足氧气和营养供应的作用,所以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不但能够强健心肺功能,增强体质,还可以提高免疫力,避免疾病。

但也有一种情况,在没有运动的情况下,心跳的频率始终维持在高位,平均心率在90-100次之间,虽然这样的心率也是在正常范围内,但已经明显偏快于正常人的平均水平,甚至有一些人心率常年维持在100以上,这种明显就处于病态了,心跳偏快来自于心脏本身以及心脏以外其他脏器的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身体健康问题,影响寿命。

心脏本身的问题所致的心率偏快大部分是由于心脏的收缩能力下降,一般来说心脏为了满足身体的需要,每一次泵出的血液量必须达到一定的量,如果这个量不够就必须要增加心脏跳动的频率来满足全身的需求,而心率加快则反过来减少心脏舒张时间(相当于心脏的休息时间),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形成心力衰竭。

还有一些问题是全身其他脏器引起的,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导致全身新陈代谢加快,全身各个脏器对于血液的需求量增多,会导致心脏的工作量增多,反过来也会导致心脏总处于满负荷工作的状态,也会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所以不明原因的心跳加快是需要仔细的做一下心脏和全身脏器功能检查的,否则确实可能影响寿命。


胡洋


总体而言,生命在于运动,跑步有益处的。

当然我们说跑步是指娱乐性跑步,而不是指竞技性跑步。竞技性的跑步由于活动量大,对膝盖和心脏的压力比较大。但一般老百姓达不到这个运动量。

中国人现在总体上是活动比以前减少太多。由于交通工具、电梯和工作方式的变化,中国人体力活动已经减少了30%。

但注意,有心脑血管病和高血压等疾病的人,应注意不要进行短跑、举重等活动,这种是短时间剧烈使用肌肉和需要屏气一蹴而就的无氧运动,这类运动会使血压瞬间剧烈上升,引发危险,应尽量避免。

当然,跑步也需要一个量,尤其是年龄大的和长时间不运动的人,最大心率一般采用170-年龄来计算。

最合适的感觉是运动中心跳加快、微微出汗、自我感觉有点累。运动中呼吸频率加快、微喘,可以与人交谈,但是不能唱歌。休息后约10分钟内,锻炼所引起的呼吸频率增加明显缓解。

长时间不运动的人,可能稍运动就心率快,但不建议超过最大心率。运动量以运动后第2天感觉精力充沛、无不适感为宜。

运动还有助于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所以一直被认为是预防糖尿病的有效手段。

由于运动不足,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肥胖、肺活量水平都在呈下降趋势。人类以前是动物,后来变成植物,再不动就成矿物了。

不过,也总有人拿王八做比喻,说你看王八不跑步,活的多长啊。对这些人也只能说,“那你做王八好了。”


杨进刚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我们先不谈人类,看看大自然的规律,自然界长寿的动物是什么?很多人都会回答:乌龟,有一句俗语说"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乌龟的特点是什么?慢啊!不管是行动还是心跳,都比一般的动物要慢。曾经有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选择四种动物,老鼠,鲸鱼,大象,海龟,然后发现,心跳越慢的动物,寿命就越长,像老鼠,心跳甚至可以达到一分钟500次,但是老鼠的寿命只有两年,是这四种动物中寿命最短的,鲸鱼与大象都是体型庞大的哺乳动物,心跳每分钟30次左右,它们的寿命可以达到八十年,海龟的寿命最长,可以活几百年,它的心跳每分钟只有20次左右。所以动物实验表明,心跳慢的动物,寿命会比较长。

其实这是有理论依据的,心脏跳动快,耗氧量增加,机体的代谢功能也会加快,当然损耗增加,寿命就缩短了。正常人的心跳一般是每分钟80次左右,超过每分钟100次或者低于每分钟60次,医学认为都是不正常的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

我们在日常生活或者健康新闻上,也会听到一个词,猝死。这就是恶性的心率失常导致的后果。所以对于有心脏基础疾病的人,剧烈的运动以及情绪的起伏,暴怒等都是很危险的,日常尽量选择一些平和的运动比如徒步,太极等,既可以锻炼身体,又能平和心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