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中秋不回家,而且經常會食言!可是他卻說,「值得!」

本臺記者:楊曉敏

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蘊含著月圓人團圓的美好寓意。在闔家團圓的日子裡,卻有一群人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年復一年。

雲開二級公路是連接貴陽與開陽的封閉二級公路,每天的車流量可以達到兩萬輛。加之沿線有多個旅遊景點,節假日期間這條公路的通行壓力不言而喻。烏當公路管理段貴開路政執法大隊大隊長車曉兵說,因為道路路面窄、彎道急、坡度陡,為了保暢通行,他們需要24小時值守,“不管白天、晚上,或者是節假日,必須有人在這裡值守。如果說發生交通事故,那我們必須第一時間趕到現場。”


四年中秋不回家,而且經常會食言!可是他卻說,“值得!”


貴開路政執法大隊的管轄範圍是從貴陽入口到開陽,主管里程有54.91公里。白天需要巡路兩次,其中包括臨時性的疏導交通、事故救援、干涉佔道經營行為等內容,“我們對這條路非常熟悉,就像自己的臉,你知道眼睛長哪裡、鼻子長哪裡,比任何人都要清楚。”雖然里程不長,但是因為要仔細觀察道路情況,所以每次巡路至少要花三個小時。經常是一大早出門,中午才能回來,“如果路上有情況的話,可能中午飯都趕不上。還有就是,有時要給遇到困難的司乘人員送桶方便麵、送瓶水,我們可以不吃,但要保證司乘人員有吃的。”


四年中秋不回家,而且經常會食言!可是他卻說,“值得!”


最近,貴陽市陰雨連綿。一到下雨天,車曉兵他們就要出去看邊坡有沒有出現坍方,道路有沒有出現水毀,易發生事故的路段有沒有突發情況,“雨下得越大,我們越要穿著雨衣到現場去排除安全隱患,下到路上甚至要爬到山上。”

夏季水毀、冬季凝凍,這可能是交通人都比較害怕的兩件事情。除此之外,車曉兵說他們還怕電話響,因為報警電話一響,就代表著路上肯定出現了情況。每次出現場,除了救援以外,安頓好司乘人員也是路政員工作的一部分:給司乘人員提供食物,幫忙解決車輛沒油的尷尬……在他們看來,這些都是小事,因為將心比心,他們不僅是路政員,還是駕駛員。在今年1月份的凝凍天氣中,有件事讓車曉兵和同事印象深刻。


四年中秋不回家,而且經常會食言!可是他卻說,“值得!”


“我們巡路到馬場,過去是正常的,回來就不行了,路凍住了。那個晚上我印象很深,太難待了,沒有水,肚子咕咕叫,在車上湊合了一晚上,”車曉兵回憶道,“第二天回來我們就在說,遇到困難的時候多希望有人來幫個忙,哪怕送一瓶水。換位思考,司乘人員在路上遇到困難,也希望第一時間得到我們的幫助。”

有突發情況時,路政員需要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如果現場情況複雜,有時還要通宵達旦。就是這樣的原因,讓車曉兵變成了一個“不守承諾的爸爸”。“就在這個暑假,我答應帶女兒去水上樂園玩。說好星期六去,結果星期五處理一起交通事故一直處理到第二天,我食言了。我就是一個經常會食言的爸爸,許下的諾言沒有兌現。”車曉兵搖頭說道。


四年中秋不回家,而且經常會食言!可是他卻說,“值得!”


今年是車曉兵在貴開路政執法大隊的第四年,這也將會是他在雲開二級公路上過的第四個中秋節。對於不能回家陪伴家人這件事,車曉兵說愧欠是肯定有的。但是,這樣的付出很值得。

“中秋節是個團圓的日子。我這幾年都沒有回去過節,家人還是有些想法,我只有給他們做做思想工作。要說對家人有愧欠沒?肯定有!但是,這個時間拿來為更多的司乘人員服務,讓更多的家庭團圓,我們覺得值得!

和車曉兵一樣,許多路政員在月圓人團圓的中秋節依然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正因為他們的守護,讓司乘人員在回家團圓的路上倍感溫暖與安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