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涉及到老農民的養老問題有人就敏感?應如何認識現已老齡化的農民群體?

alhqqcom我是揚


農民希望增加養老金,建議給他們發放退休金,這本來就是老一代農民的心裡話,與其說有人“敏感”,還不如說反對和抗議呢!

之所以他們有這樣逆反心理,大概不外乎三點:

其一,農民有土地。是啊,農民有土地,可土地是用來種糧食的。農資漲價、機耕機播漲價,人工漲價,可糧食價格還是停留在十多年前。農民賣1斤小麥還買不來一瓶礦泉水。農民種地賺錢了嗎?遇到冰雹等自然災害,農民還會顆粒無收。地不是誰都能種的,既要有技術,還得能受苦,更為了有收益。農民誰不想交出土地,以地換得更多地養老金、退休金,有人要嗎?


其二,種地有補貼。國家給農民種地有補貼,那是糧食直補 、 農資綜合、良種補貼進行整合,做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統一發放,全國各地補貼標準有差異,一般是每畝40一80元之間。這隻能調整農民的心態,無法將種地扭虧為盈。

其三,農民沒交社保。的確,農民的養老金來自於新農保。農民拿的是國家發的基礎養老金,這裡也有農民每年按確定的繳費檔次所交的參保費。以前農民也想交社保,可是那只是面對企事業單位的職工。也不應該是農民的錯呀!


因此,對農民“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畢竟農民那可是衣食父母,上溯幾代都是農民。本來大家都是公平的,只是農民選擇了種地的職業。

農村已進入老齡化那是事實,那些真正需要養老生活保障的,正是在國家建設時期修路架橋,改土造田等勞動的直接參與者,也是交過公糧,交過“三提五統”等農業稅的有貢獻之人,要求有退休金是他們的一種願望;其實養老的重點還是要放在養老金的増加上,如今糧、油、米、面等等的生活費用還再往上漲,而每月88元的養老金,老人怎麼省也不夠花啊!養老金應該隨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物價上帳因素不斷地增加,如果每月有500元的養老金,農村老人就很滿足了!


為生活而提神


老農民養老問題,確實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也是一個急需全社會重視和關注的問題。為什麼有些人會敏感、甚至會有不同的聲音,我認為是這些反對的人中很大一部分人是因為不瞭解歷史、不瞭解這一代農民對新中國建設的歷史貢獻,不理解這一代老農民的現實的無法選擇。

我一直呼籲給現有五十歲以上的農村老人基本的養老保障,並不是說給現在農村所有的人保障,以為這一部分群體對新中國的建設、對城市工業化的發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

我們且不說戰爭年代農民對中國革命的貢獻和犧牲,我們就說新中國成立以後農民的幾大貢獻:

一是完成了基本農田水利建設,小到農村的溝、塘、渠、壩,大到各個地方的水庫,基本上都是靠農民的肩挑手抬建設起來的,比如著名的紅旗渠,也基本上是人工完成的,農民除了正常的農業生產,每年都會有一個月左右的義務工進行水利建設。



二是為工業化提供原始資本積累。新中國是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發展工業的資本靠什麼?靠的是農業剩餘來支持工業建設,靠的是農民無償勞動,靠的是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來支持工業的發展。



三是直到2006年全面取消農業稅,之前農民每年都要交大量的“公糧”,有的甚至是交完“公糧”自己的糧食的不夠解決基本溫飽,這也相當於現在我們每月要交的社保,應該來講農民交“社保”的年限遠遠超過了15年。



國家工業化初期,全國人民都勒緊褲腰帶搞建設,沒有問題,但是現在工業化已經基本完成,並且擁有雄厚的財力,應該給這部分農民基本的生存保障,解決他們基本的養老、醫療保險問題。


熱愛農村的小許


樓主你好,農民養老的問題,實際上國家一直在高度關注,而且針對於農民養老國家出臺了專項的這個養老保險政策,也就是新農合養老保險和新農合醫療保險。實際上這兩類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它的消費還是很低的。

養老保險每年交費從200元到2000元不等,可以根據個人的經濟能力選擇不同的繳費基數。當然選擇200元每年也是可以的,但是無論如何要累計繳費超過15週年才可以享受這個退休金的待遇,當然按照每年200元交費,交費,15年的話大概退休以後,可以領到100元左右的退休金待遇。

醫療保險也是一樣的,醫療保險他的交費大概是200元左右2018年的交費220元,實際上這個交費比例還是很低的,因為220元保障的是全年的醫保報銷待遇,所以說針對於廣大地區的農民,他的這個交納費用的經濟壓力並不是很大。

當然農民朋友畢竟沒有穩定的收入,所以說對於幾百塊每年的交費實際上也並不是特別的簡單。所以有很多政策,比如說失地農民是可以享受這個職工養老保險待遇的,個人只需要承擔一小部分的比例,大部分的比例都會有政府部門進行補貼等等之類的政策,都是惠農的一個政策。


社保小達人


不要把農民什麼想歪了,扭曲了,要糾正的是那些高高在尚的人的思想,作為農民這份養老金我們可以不要,但必須說清,我們不和你們攀比,你們必須認識到,當年你們的工資是政府工資,而不是.市場工資,所以你們的社保也是政府社保,六七十年代你們一天的扱酬一元左右,我們的扱酬一天八分左右,但這並不是市埸經濟的價值。我們供給你們的食品,都是低於市埸價的,再看看現在的農民,人均土地一畝多,化肥、農藥、種子價格猛漲,而糧價大跌,好的年成每畝有幾百元利潤,如果天氣不順,只能夠本,這叫這上了一定歲數的老人怎麼生活,在某些人眼裡,農民就是天生的要低人一等,農民的言語稍有不慎,各種大棒馬上打過來,同志應把你那高高在尚的眼光收起,認真的到農村看一看老農的生活壯況,七八十歲拐

著腿弓著腰還在為那每天三二十元而苦勞。又有人責怪他們的兒女不.孝,作為打工族的農民,他們的兒女經濟壯況也大都不盡人意,現在也沒有那個農民對國家有不滿的意思。


ccc1983851


現在的老農民黃土朝天的受了一輩子累,現在幹不動了,社會也發達了。每個月國家給發100多元的養老金,可是不夠生活啊。

以前大家的退休待遇區分並沒有那麼大,工人有工廠供養,幹部有國家供養,村民有集體供養。現在給他們同年紀的退休工人退休待遇能有兩三千元;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能有五六千元,相差五六十倍,差距的明顯才造成反應強烈。

都說農民沒有交養老保險,可是在養老保險制度建立之前又有幾個繳養老保險的呢?1986年國營企業試點養老保險,1992年國家建立養老保險制度,至今不過二十來年的時間。2014年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剛剛成立,至今只有四年。視同繳費年限,不僅有基礎養老金,還有過渡性養老金。


以沒有交養老保險就不能享受養老金為理由是說不過去的。

農民也在給國家做貢獻,職業沒有貴賤。繳納農業稅,支援統購糧,還有各種出工出力地方建設,當時都是記工分換糧食待遇的。

農民手裡的資產主要還是土地,並應當以此為養老的主要收入來源。失地的農民實際上應當首先被落實務農,向職工工齡的轉換。即使落實不了相應的高度,也應當根據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保證他們有養老待遇基本滿足生活需要。因此,最低生活保障線就成了確認的重要標準。

2018年3月,國家也出臺了關於建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正常增長機制的意見,提出對65歲以上老年人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交費的年限超過15年進行基礎養老金額外傾斜。


老農民的務農時間,尤其是繳納農業稅的時間,應當也認定為社保的繳費年限,對這一段時間參照職工的計算方式發放基礎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不應該低於當地的低保線水平,就比較合理了。


暖心人社


這個問題討論了多次了,目前各種輿論的觀點也各有不同,農民養老問題是個棘手的問題,涉及到社會的多個層面,也如問題所說是個敏感問題,處理不好會引起社會矛盾。

第一,農民8億多,老齡化農民就接近2億,這麼多人,國家的財政支撐也是有難度的,如果在加上醫療,缺口資金是很大的,現在的社保開支都是前一代人花後兩代交的錢,我們缺多少養老資金是可想而知的。

第二,如果不交社保就能領取養老金,這裡涉及到公平原則,實際下崗工人也是一次性買斷 也是交了錢才有的社保,所以不交社保領養老金在政策上是行不通的。

第三,就算交社保,農民這裡也是不好分檔的,工人可以按工齡計算,農民按啥計算,農民補多少,怎麼補,這是個棘手的問題。

農村老年人現狀:小編很多時候問過農村的老人說為什麼還要幹活,他們的回答都是在家裡閒著沒事做,家裡只剩老兩口了,每天不幹活的的話就會想睡覺,幹活就是為了消磨時間,忘記孤苦和寂寞。農村的老人最辛苦,一直做到生命的最後那一刻。

每當看到這些的時候,就會想到兩個老人在家實在是太危險了,萬一哪天生病了該怎麼應付,子女又離得那麼遠。真的希望他們一定要注意好身體。











天一閣農業


為什麼涉及到老農民養老問題就敏感?怎麼看待農村問題?

因為這些老農民現在都有地,可就是無力耕種了。他們自己養活不了自己。

他們的子女都是因為種地不掙錢,都到城裡打工去了。家裡只剩下老弱病殘的人在家,實在難以種地。再加上由於前些實行計劃生育,都是獨生子,或者是兩女兒的,小兩口要養活四個老人也實在難養的了。有些自己生活都不富裕,別說再養四個老人了。

國家也給了農村老人百元養老的錢,也實在支付不了現在的生活費用。所以老農民就希望和城市老人一樣,老有所養。

城市戶口的老人都瞭解,知道農村老人的對社會的貢獻,同情農村老人,年青人大多數也是同情農村老人的。但是有極少數的人對農村老人的過去,現在太不瞭解,太無同情心。

希望這極少數的人到貧困的農村實地考查一下,再發表言論,免得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爭論。

因為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到了非解決不可的時侯了,所以對這個問題才非常敏感。

這是農村,農業,農民問題,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農家評述122


我看到了淮安孤峰散人老師的文章,很切貼!很實際!能說服所有依理務實的人!我現在放棄家事與大家講一件本地實例,爾後大家捫心自問農村老人該否與單位老人共亨養老金:都江堰下人民渠,造福數縣市百姓,當初佔的集體田地,用的集體人工,後有人留下管理,隨著人民渠建設的進程,這些人目前的情況是:兒女讀了幾年書就接班,內招,都拿工資,老人早已退休領工資亨福。而這些修好渠又接著幹農活的人,儘管還是有文化,修渠還是負責的人,現在的情況不講大家也知道了。所以說農村老人也應該亨受社會成果才合理!農村老人的現狀是他們以前勞動崗位以及掌握的生產資料不同,才處於現在這個地位。誰說農村老人對社會貢獻小的話,可以互換一下位置考慮就應該明白了。


謝137432366


並非大家有什麼敏感,而是,農民把養老的想法扭曲了,途徑想錯了,在此,必須予以糾正。

因為國家已經把土地,山水,木林,牧場,魚塘等分給了農民,農民種地不繳稅,有直補,農民有地補,以及油補、農機設備補等10幾項,一個農民即便把土地轉包給別人,一年收入不菲,這本身不就是貨真價實的養老金嘛!農民還要什麼養老金?還有什麼特殊的理由能要出養老金來?

據瞭解,中國一部分農民的子女由於年少,基本上沒有土地,外出打工生活還算能過得去。家裡的父母雖然有土地,但眼看著一天天的開始漸老(這是實際情況),按理說,老年農民按照國家相關政策交回土地,父母可以享受“退休”待遇,而農民子女們卻死死的摟著父母的土地不放,幻想著未來“佔地”發大財。只想著把養父母的包袱甩給國家,你說,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子女?

你說說,究竟誰敏感什麼?我不就是看著“氣不公”才出來講幾句公道話嘛!

如果沒人反對,我接著說,近半年來,農民子女為了幫父母要養老金,大張旗鼓的在頭條裡拿不是當理說,成為父母的代言人,開始提出向國家要500元的養老金,最近,又有人提出要1000元的養老金,甚至,還有個別農民子女竟公然跳出來要和工人一樣的退休金。如此變本加厲的得寸進尺,背後有著一股黑惡勢力在打氣撐腰,也不排除有“兩面”專家參與其中。

改革開放40年來,農村收入如芝麻開花節節高,這是看到摸得著的,是有目共睹的,然而,這一切都讓農民子女們一推漆黑,否認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成果,胡說什麼自己的父母沒有養老金?國家對農民不公平、不公正等歪理邪說不絕於耳。由此看來,農民不知感恩國家,回報社會也就罷了,而且,在頭條上竟然發表:如果農民三年不種地,能會怎樣?無疑是在挑戰國家的底線,讓其國家為他們父母養老,尤其是拿工人說事,認為工人的養老金是國家白給的!所以,農民子女要求自己的父母要享受與工人一樣的公平待遇。說到這裡,我要告訴農民子女,工人交社保已經32年了,他們經歷過中國工業的改革,不少工人在哪個時候都犧牲了自己的利益下了崗,你們農民可以回家種地,照樣過著神仙日子,你說工人離開了機器,兩手空空能幹什麼呢?不就是面臨著死亡嘛!農民子女總想與工人攀比,怎麼就不拿農民種地不繳稅攀比,怎麼不拿國家給的各項“補貼”攀比?我看,應該都拿出來攀比攀比!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歷史,你說,哪朝哪代的農民種地有不繳稅的?唯獨我們今天的政府,政府不僅如此,種地還給農民補貼錢,天底下上哪裡去找這樣的人民政府啊!農民應該感恩政府,知恩圖報政府才行啊,可是農民非要四出攀比不可,讓人不理解。

中國工人實在是不容易啊!他們的養老金都是一毛錢,一分錢的積累啊,交了32年的社保,才擁有了幾天這來之不易的2000左右塊錢的養老金啊,除此之外,他們一無所有。如果農民想和工人一樣有養老金,那麼,農民佔有的國家土地資源,以及各項補貼,你說,該不該分給工人一半呢?否則,你說,道理何在?公平何在?難道工人就不是人了嗎?

其實,說一千道一萬,農民就是不想交社保,不認可交社保,總想空手套白狼,想天上掉餡餅!還不想交回土地使用權,還想繼續當農民,還想繼續把持著“補貼”不放。在此,要我說,不要以為你是農民就無窮無盡的索取社會財富,這有點太自不量力了吧?

我本不應該“管閒事”,但總覺得這“閒事”非要管不可,因為社保是全國人民日益積累的財富,是今後居民生活養老的救命錢,甚至,也包括了我本人的利益,你說,農民想一分錢不花,就想“卡油”從我們大家手中“摳”出來一部份社保來供養農民的父母,你說,我劉年能見事不管嘛!


劉年14


近一兩年,很多人都在討論老農民的養老問題。有人說,農民苦呀,老了還得幹活,城裡人多好,一個月幾千塊錢,跳跳舞還去旅遊。也有人說,農民的日子其實已經有相當大改善了,新農保讓每個老農民都領到了養老金。新農合讓每一個老農民都病有可醫,應該感謝國家和社會。那麼,老農民的日子到底怎麼樣?距離幸福有多遠?

1、老農民的養老到底咋樣?

小編是農村出來的,對老農民的養老問題耳濡目染看到很多例子。我們村順子他爺爺,今年80多了。前兩年得了腸癌,住院一個多月,做了大手術。花費5萬多,新農合報銷了3萬多。這兩年身體稍好一點,兒子、女兒、孫子、孫媳婦隔三差五的買東西來看他。他很滿足的見人就誇:“還是現在這社會好啊。要是在改革開放前,這樣的生活想都不敢想。”

2、到底誰在敏感老農民的養老?

前些天,小編回來一趟老家。鄰居華子的爺爺在大門口曬太陽,小編過去聊了幾句。小編:“大爺,您知道城裡人的退休金,一個月好幾千呢?”大爺:“知道,那是他們城裡人,和咱農村人有啥聯繫?”小編:“大爺,您難道不想一個月也領好幾千嗎?”大爺:“想就能想來了嗎?再說,咱農民有土地,又沒有物業費、垃圾費、小汽車稅那麼多費用”小編:“大爺,您心態真好”大爺:“農民嘛,知足常樂。天天淨想那些沒影的事能幸福嗎?”

3、老農民的養老是誰的責任?

還是說鄰居剛子他爺爺吧,剛子父母兄弟倆都搬到樓上去住了。剛子爺爺獨自住在老房子裡。但,啥都不缺少。剛子爸爸兄弟倆,每個月一人拿200塊錢給剛子爺爺。剛子爺爺一個月還領百十塊錢養老金。日子過得和寬裕。有一次,小編問剛子爸爸:“現在很多人都說養不起老人,你怎麼看?”剛子爸爸說:“現在社會,啥人都有,一個月200塊錢都不捨得給父母,還算個人嗎?一個月200塊錢還說養不起老人,他是缺胳膊少腿殘疾人嗎?”

4、老農民養老真的很嚴峻嗎?

小編老家所在的村有2000多口人,前些年也確實出現過不贍養老人的例子。但是,那家人的兒子後來找媳婦沒人跟,最後35歲了還打光棍。所以,老人們都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些年,家家戶戶日子好了。贍養老人那就更積極了。特別是,從2009年新農保推出,老農民都有了養老金。老農民的日子比從前好了很多。誰說農村人不贍養老人,純粹栽贓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