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聽濠江丨「死國師」的弟弟在浙江當縣令時,幹了這些事……

本文摘自《濠江民間故事軼史鉤沉》,陳強整理。

歡迎收聽今晚的“夜聽濠江”。

縣令陳泰年的傳說

陳泰年,字式端,清代潮陽招收都河浦鄉人氏,生活在乾隆皇帝在位期間。他是“死國師”陳英猷最小的弟弟,從小受哥哥的薰陶和教誨,雖然出身寒門,家境貧困,但發奮向學,刻苦攻書,聰明有才幹。

夜听濠江丨“死国师”的弟弟在浙江当县令时,干了这些事……

現在河浦的“縣祖派”(他的子孫)有“立冬”不炣飯的習慣。原來,有一年立冬日,按當地的風俗習慣,家家戶戶都要“炣飯”。在別家飄出飯肉香味時,陳家卻是灶冷鍋涼。鄰居送來一碗“炣飯”,母親叫泰年帶去書房同哥哥一起吃。オ八、九歲的泰年端著飯來到鄉北的疊石山書房,陳英猷以為弟弟在家吃夠了,那碗“炣飯”被他狼吞虎嚥一掃而光。泰年見之直流口水,望著空碗,“哇”地一聲哭了。英猷問明緣故,兄弟倆抱頭大哭,從此發晢不吃“立冬”炣飯,其後人沿襲至今。

夜听濠江丨“死国师”的弟弟在浙江当县令时,干了这些事……

陳泰年23歲時考中庠生,34歲那年進京於禮部會試,次年出仕到浙江於潛縣任縣令。他為官清廉,治政有方,秉公斷事。可貴的是,他重視發展農業生產,鼓勵農民勤勞耕耘,不讓一寸土地荒廢,並把潮汕先進的耕作技術傳播到當地。

夜听濠江丨“死国师”的弟弟在浙江当县令时,干了这些事……

有一次,於潛縣內突然一片恐慌,鄉村中唉聲嘆氣代替了歡聲笑語,惶惶不可終日的農夫無心下地幹活,設神壇請巫師焚香燒紙錢,祈求老天爺保佑平安,消災化福。消息傳入縣衙,陳泰年即派人叫來農夫詢問情況。農夫稟報,不知是何妖魔降下密密麻麻的怪物在田裡禍害稻禾,民眾正苦於無法消除此危厄。泰年聞報,事覺蹊蹺,帶了衙役到實地勘察。他不坐轎不乘馬,徒步奔走于田野之中,挽起袖子捲起褲筒,

看了一處又一處,原來田野裡爬的都是田螺,不禁爽朗大笑。

夜听濠江丨“死国师”的弟弟在浙江当县令时,干了这些事……

他即下令,拆掉神壇趕走巫師。百姓皆感震驚,愕然不解,生怕得罪神明,加深災難。泰年勸慰道:“列位父老休怕,此乃好東西,非怪物,可以吃食,還是下酒的美味也!”農夫們還是置疑不信,以為太爺在說謊扯皮。於是,泰年叫人撿了田螺,煮熟後當場吃給眾人看,這方消除人們的顧忌憂慮,紛紛到田中拾田螺來吃,怪物就這樣“降伏”了。泰年又指導他們如何中耕除草,合理施肥,排水灌溉等田間管理常識。那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於潛縣內載歌載舞,喜氣洋洋,百姓無不感戴縣太爺的恩澤。

夜听濠江丨“死国师”的弟弟在浙江当县令时,干了这些事……

再說又有一次,有人來報案:蕃薯被偷盜。泰年問:“種多久了?”報案者答:“昨天剛種下的。”陳泰年深感奇異,經調查觀察,原來這裡用薯塊栽培法,經常日間栽下夜裡被人挖去吃,即使成熟了也是個小產量低。陳泰年決心改變這種落後的種植方法。他問眾農夫:“教給你們一套能獲高產的種植法,要不要?”眾人欣然贊好。從此以後,於潛縣栽種蕃薯改用條插法,產量比前提高了好多倍。

正是如此,陳泰年深受於潛縣黎民稱頌,父老愛戴,連續當了許多年於潛縣令,百姓還捨不得他離開。

夜听濠江丨“死国师”的弟弟在浙江当县令时,干了这些事……

有喜歡的文本想推薦給我們?

有迷人的聲線想幫我們閱讀?

“夜聽濠江”歡迎你的參與!

小編在這裡等你:[email protected]

音頻來源:區新聞信息中心;主播:宏佳君

最新熱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