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爲何作《周易》,《周易》對周朝的建立有何象徵意義?

周文王為何作《周易》,《周易》對周朝的建立有何象徵意義?

《史記·周本紀》說:“西伯蓋【gài】即位五十年。其囚羑【yǒu】裡,蓋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 《史記·太史公自序》說:“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

《史記》講周文王是在被商紂王囚禁在羑里七年的時間裡,著成《周易》一書。至於商紂王為何囚禁周文王,以及周文王為何作《周易》?下面是我個人的分析:

先秦時期若要建國成功併成為各部落之共主,我認為需要有兩樣東西1、《河圖》2、《易》;《河圖》是前提,《易》是必須,無《易》不足以建國。此處建國中的“國”與夏商周時期的“國”不同,此三朝時期的“國”稱“方”,代指“部落”及高於“部落”的一種政治實體,夏商周時期其實是“方國聯盟”,周朝時期雖建立封建制度,但中央集權不足,仍屬於夏商時期的“方國聯盟”制度,只是比夏商時期高級些。此處講的“建國”是指成為“方國聯盟”之主。

《河圖》出世,古人謂乃聖人受命而王之兆。是天下大興之兆,表示天下將要易主,實現大興。

《論語·子罕》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孔子浩嘆道“鳳凰還不飛來,河圖還不出世,我這一生就這樣完了吧!(沒有希望看見盛世了)”(鳳鳥:指鳳凰,古代傳說中的神鳥,祥瑞的象徵。傳說舜帝時和周文王時都曾出現,出現就表示天下太平,預示著時代的興盛、事業的成功。

河圖:傳說伏羲時代曾在黃河中出現一龍馬,背上有一張圖,後來伏羲依河圖畫八卦。黃河出現圖畫,是聖明君王出現的一種徵兆。

洛書:古稱龜書,傳說有神龜出於洛水,其甲殼上有圖象,象徵意義同河圖。傳說大禹治水,河伯獻河圖,宓【fú】妃獻洛書,使得大禹戰勝洪水,治水成功。此後,舜禪位於大禹)

古書中記載有:伏羲得到過《河圖》,大禹得到過《洛書》,周也有《河圖》,但未講明何時所得。《尚書·周書·顧命》“越玉五重,陳寶,赤刀、大訓、弘璧、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圖,在東序。”。合理推測“商”人應該也有《河圖》,只是未有記載,或有記載,只是還未發現、出土。

擁有《河圖》代表該部落為天所屬意的部落之主,代表該部落將會繁榮昌盛,會逐漸發展壯大。

《河圖》為天之氣運,可進而演化為《易》,《易》用與“天、神”溝通,預測禍吉,從而趨利避害,有《易》方可建國成功,成為“方國聯盟”之主。

伏羲得《河圖》,作“八卦”,王天下;大禹得《洛書》,作《連山易》,其子“啟”建夏朝;商人得《河圖》,作《歸藏易》,“成湯”革命建商朝;周人得《河圖》,作《周易》,武王伐紂建周朝。

(PS: 傳位順序: 商: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商紂王)

周:公亶父→季歷→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發)

我個人認為“周人”應該是“公亶【dǎn】父”時期得到了《河圖》,周部落傳至“公亶父”時,“公亶父”率領周部落遷居岐【qí】邑(今陝西岐山縣),投靠殷商,“武乙”將岐邑之地賜給“公亶父” 。

周人通過遷徙,打破了戎狄的包圍,獲得了一個有利的生存環境。公亶父在遷徙後改變周部落的遊牧風俗,建築城邑房屋,設立官吏,改革戎狄風俗,開墾荒地,發展農業生產,把民眾分成邑落定居下來。

岐邑之地便是渭河流域的周原,這裡土地肥沃,水草豐茂,適宜農作物生長,於是周部落逐漸發展強大起來,周部落姓姬稱姬人,因地處周原,周部落人從此開始稱周人,建立諸侯國,定國號為周,並得到了商王朝認可,稱“周方”。

與此同時,商王朝傳至“武乙”,國力日漸衰落,各地“方國”日漸壯大,叛亂不止,“東夷”、“旨方”、“歸國”等方國先後叛亂。

“武乙”死後傳位給兒子“文丁”,此時周國,“公亶父”傳位給兒子“季歷”。

“季歷”時期,周國通過征伐兼併周邊戎狄,使土地範圍及人口不斷擴大,國力進一步發展壯大。

“文丁”即位後,由於天災及各地方國叛亂不止,為解除周國、周人的威脅,“文丁”對周國採取懷柔政策。而周侯“季歷”見商朝對其征伐兼併,未採取懲罰措施,氣焰日益高漲,對商朝、商帝漸有輕視之意,繼續征伐餘吾戎,餘吾戎敗而降周,“季歷”向“文丁”報捷(獻上俘虜和戰利品),邀功討賞,“文丁”只好封“季歷”為“牧師”(牧:看管之意;師:戰爭之意),“牧師”有地方伯長之意,專征伐權。“文丁”希望“季歷”牧師幫他安定邊陲。而“季歷”此時卻更加輕視商朝,繼續征伐始呼戎、翳徒戎,國力更加強盛。

“文丁”此時漸感恐懼,決心摒棄懷柔政策,抑止周國發展。“季歷”再次到殷都獻俘報捷時,“文丁”賜以圭瓚、積匕,作為犒賞,加封“季歷”為“方伯”(方:國之意;伯:長之意;方伯:各諸侯國之長),使“季歷”毫無戒備之心。當“季歷”準備返周時,“文丁”突然下令囚禁“季歷”。不久,“季歷”死於殷都。

“季歷”死後,兒子“姬昌”繼位,稱“西伯侯”(周國為方伯,周國的爵位是“侯”,“周”在“商”的西邊),周國開始伐商。

“文丁”死後,兒子“帝乙”繼位。此時東夷中的“人方”再次叛亂,“帝乙”為了不至於東西受敵,就把自己的妹妹,“文丁”的幼女,嫁給了“姬昌”,向周人致歉,這便是《周易》中所講的“帝乙歸妹”。“帝乙”與周國關係緩和後,開始征伐東夷“人方”。

“帝乙”死後,兒子“帝辛”繼位,繼續征伐東夷“人方”,與此同時其他方國也相繼叛亂,商王朝疲於征伐,國力沒落。

此時,周國繼續征伐擴張,國土漸漸逼近商朝國都,天下形勢變為“天下三分,其二歸周”,已具備滅商的實力。

“帝乙”於是將“姬昌”拘於羑里七年,並殺害其長子“伯邑考”,“姬昌”與“商”可謂前有“殺父之仇”今有“殺子之恨”,前仇新恨交加在一起,“姬昌”決意滅商,建國成為“方國聯盟”之主。

但建國需先有《易》,《易》是古人用與“天、神”溝通,預測禍吉之用。有《易》才能證明“自己”及“部落”為天之所屬,天命所歸。

先秦時期,由於生產力低下,科學落後,古人對於自然現象、社會現象等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釋,當遭受意外的天災人禍後,就萌發出借助於神意預知橫禍或自己行為會帶來何種後果的需求,以達到趨利避害。《易》便是古人用於溝通“天”、“天神”的預測方法。

有《易》,才能證明可以與“天”、“天神”進行溝通,才能證明得到“天”的認可,進而得到各“方國”的認可,成為“方國聯盟”之主,建國成功。

(PS:相傳秦王嬴政也得到過《河圖》,因此才得以橫掃六國,建立秦朝,建國後秦驅逐匈奴,修築長城,也是因為《河圖》的啟示。秦建國後,因《易》演化已經大成,無法重新再作《易》,且《周易》已流行於天下,為證明自己是天命所歸,只好用和氏璧鐫刻傳國玉璽,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之信物。此後傳國玉璽便視為《河圖》和《易》的結合體,是天命所歸的象徵物。)

綜上:周文王“姬昌”滅商建國,必須有《易》,因此才有“西伯拘羑里,演《周易》。” 周文王作《周易》,為滅商建國打好了基礎,至周武王姬發時期,一舉滅商,建立周朝。

下節:周文王作《周易》,為何重演“八卦”,作“後天八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