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考事業編嗎?為什麼?

莊立勝


對於這個問題,我可以給出一個直接了當的建議,那就是考、一定要考、無論如何也要考!即使過去不想考,經過這次疫情的洗禮,也必須考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我們來說一說上班,上班的目的是什麼?不就是為了工資嗎?真正能做到高層領導,拿非常高工資的人,畢竟還是極少數。那麼與其在企業裡做一個普通的員工,就不如去事業單位做一個有編制的國家公職人員!

先不說穩定性了,這個大家都知道,是事業單位最大的優勢。就說事業單位的工資,也不是普通企業與員工能比的,雖然絕大多數的事業單位公職人員都喜歡哭窮,但其實我們心裡都清楚——他們一年到手的總薪資絕對超過社會平均工資很大一截!

在事業單位上班,還有一個企業員工不可企及的優勢,那就是一旦熬到退休,就能頤養天年。事業單位退休工資高的嚇人,我叔叔是教師退休,退休金比很多公司白領都要高,生病就醫也更具有優勢,整天活得逍遙自在!

再來說說工作時間,在企業上班簡直等於是老闆的一臺掙錢機器,老闆恨不得你24小時連軸轉,只要能為企業創造財富,你的青春幾乎廉價的一文不值。等到你年老體衰,精力不在旺盛的時候,即使你不打包裹走人,也絕對沒有任何提升的空間了。

但在事業單位,有編制的人是越老越值錢,資歷也是越老越高。不僅薪級逐年提升,身份地位也會隨年齡增長而提高。雖然這個過程緩慢,但懸念很小,風險也很小。

很多年輕人在20多歲的時候想著拼搏奮鬥,創業創造輝煌。但等他們真正過了30歲,就會忽然意識到還是穩定的工作更有意義。如果你確實有實力在20多歲的時候能夠創造很高的身份地位和財富,那麼在企業絕對是很好的舞臺。

如果對自己不夠自信的話,或者你的才華不足以支撐自己的野心的話,那麼我的建議還是考一個事業編制,安安穩穩快快樂樂的過一生。





solo讀書


根據當前經濟及就業形勢,我的意見是,能報則報,積極爭取考入。我目前在一個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工作,同時也做了一份合法合規的副業。總體而言,在事業單位就業,個人進退餘地比較大。

我以自己的經歷與理解進行說明。

我是一名轉業幹部。2010年轉業待安置期間,我瞭解到,當時同級別套改地方工資後,與部隊實際收入相比幾乎減少三分之一。

這樣的收入,平心而論,對我維持正常家庭開支沒有什麼影響,但對將來孩子獲得更好教育,對改善家庭經濟狀況而言,幫助是十分有限的。

當時我可以有三種選擇:安置為公務員,安置為事業編,自主擇業(一種每有保障收入但不安排崗位,鼓勵轉業幹部再找一份體制外工作的安置方式)。但我選擇了第二種。

為什麼呢?因為自己並不具有能很快適應創業,或符合民企要求的一技之長,我希望有穩定保障的同時,先在一個集體裡適應一下地方工作環境,以後有機會再尋找增收渠道。所以我沒有選擇第三種方式。

我也沒有選擇安置為公務員。其實當年已經計劃分配到省某局的黨委辦,但我主動溝通後調整到現在的事業單位上班了。因為在待安置期間,我找到了一份適合的副業;如果安置為公務員,那就必須停止投資經營,公務員法當中是明令禁止的。

事業單位就業有什麼優勢呢?如果打算踏踏實實學習、工作,這是一個收入與福利有保障的單位,長期看比國企還要穩;如果想幹事業求發展,事業單位往往與其主管單位(公務員或參公編)還有交流上升的通道;如果打算充分利用自己的時間或技能,或創業或兼職或投資,只要你不是一名處級以上領導幹部,那你都可以去做,合法合情地改善自己的生活質量。

關於創業或兼職,在高校、科研院所等公益二類事業單位,人社部專門發文表示,支持和鼓勵大家利用專業之長從事兼職或創業,以利於更好發揮人才資源價值。

關於投資經營,在義務教育、公共文化、公共衛生、社會保障等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也就是以前所說的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只要不是領導幹部,不是從事利用自己職務影響範圍的行業,也都是被允許的。

我再補充說一下事業單位收入情況。本人所在省份整體工資待遇不高,但我計算過本單位剛入職2年的本科生和級別最低職工(中級工)兩類群體的綜合性收入,包括工資、五險二金(公積金和職業年金)、績效獎金以及工會福利等在內,目前他們全年平均13萬元左右。這部分收入中,浮動的是績效獎金部分,大約佔40%;但這一部分獎金再少,也不會降為零。在我們這個二線中的省會城市,對走進社會不久的人來說,收入不算低了。

以上建議,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轉型開始


事業編也有區別。

有的事業單位,是走專業技術崗位為主,兼有行政管理崗位。比如學校,醫院,規劃院,設計院等等,此類事業單位,以專業技術崗位為主,行政崗為輔。

有的事業單位,更偏向行政管理,專業技術崗位你都不知道往哪一類報。這一類,比如行政機關下轄的事業單位,一般來說,就是給機關打雜的。

如果考,強烈建議考前者。因為,當你行政管理崗上不去的時候,你至少可以考慮專業技術崗,專技崗評上之後,至少待遇會上去。

而以行政管理崗為主的事業單位,處於一種夾生地位。既沒有那麼多的管理崗位讓你晉升職務,也沒有那麼多的專技崗讓你評職稱。而待遇,一般是與兩者掛鉤的,就高不就低;在待遇上,公務員有的,可能你沒有;但你有的公務員沒有的,可能會被盯上然後被砍掉;公務員沒有的,你一定沒有


韓老師說出國


本人也是在體制內上班的要不要考事業編制的話,那要看看你本人家庭的一些情況和努個人的一個性格,那麼我在這裡把我所知道的一些好處跟不足跟你一起分享一下,也算是作為你在選擇時的一些參考依據吧。

事業單位的好處在於:

1.事業單位的上下班時間比較固定,自由的時間和陪伴家人的機會比較多

2.工作心情上現對比較輕鬆,沒有特別的事就是做文案和下鄉檢查指導工作。

3.人際關係上,畢竟在事業單位認識的人也都是個個部門的工作人員,所以在人脈關係上會有優勢。

不足之處;

1.會消磨一個人的意志,因為事業單位的上升空間有政策制度上的瓶頸,所以你在大部分時間多會在一個位置上的,

2.複雜的人際關係,如果你是剛正不阿的性格那你會得罪很對人,也會給你的工作帶來不便。

3.待遇上,事業單位的待遇可以說已經很多年沒長過工資和福利上的待遇,福利基本沒有。

以上的一些情況希望能幫到你的忙,如果想知道具體的你也可以私信。



閩南八戒


關注過很多進入體制的人群,尤其是已經在事業單位工作的前輩,都建議考取公務員,而不是事業單位,同一單位或者同一城市職位相當的話待遇差距有那麼大嗎?是不是隨著工作時間越長,兩者之間的社會地位,收入,權利更加分化。

今天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大家認為的原因何在:

一,從考試的難度來比較

事業單位考《公共基礎知識》,《管理基礎知識》,部分地方加考《時事政治》。

這幾本書,說穿了,都是死記硬背。只要背完《綜基》、《管基》,就有130分保底了,如何綜合知識豐富,閱讀量較大,考兩科150分難度不大。但是現在事業單位的錄取線水漲船高,有四分之一的考題,已經超越《綜基》、《管基》的範疇。

目前,部分省直事業單位的勝算考分直逼160、170,難度係數已經是相當的大。地市、區縣級城區的事業單位,考140、150,輕鬆進面。鄉鎮級事業單位考120、130足夠。

總之一句話,事業單位考的是背功和知識面,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一個高中基礎知識比較紮實的全日制本科生,拼命考三年,上岸幾率80%以上。

再來看公務員考試,公務員考《行測》、《申論》。

《行測》類似於智力測驗。主要有“邏輯關係”、“數量關係”、“言語理解”等幾大核心的板塊。有一些規律可循,也有一些常規技巧可以總結,但絕非刷題就能得到大突破的,《行測》可以測出一些先天不足或者說某些方面的明顯缺陷,學死知識的學生,在《行測》面前,絕對傻逼眼!

《申論》類似於應用文寫作。主要有閱讀理解和論文寫作兩大板塊。

《申論》也有一些套路,也可以押題或者進行某些系統的訓練。但絕非拼命練習就能取得大突破的。《申論》可以測出一個人書面表達和用漢語言思維處理問題的能力。從理論上講,《申論》比行測主觀性更強,更考驗考生的綜合素質和知識儲備。

目前,國家公務員考試,競爭平均比例是100:1左右,部分特殊崗位,尤其是三不限的崗位,競爭比甚至可以達到瘋狂的5000:1。國考較好的崗位,正常情況下,兩科需考150以上才有希望進面試。省考公務員較好的崗位,需要考130以上,才有進面試的機會。縣一級的公務員,考120以上有機會進面試。

但是要注意,公務員考試上150分的難度係數是事業單位考試上150分難度係數的三倍以上!

通過比較,我們可以看到,事業單位測查的是人的基礎能力。而公務員測查的是人的綜合能力。

所以,如果聽說某某考某事業單位,連續考了五年沒考上,絕對算新聞。但如果說某某參加公務員考試,連續八年都沒考上,卻一點也不稀奇。

二、從招考數量來比較

全國在職公務員,目前的總量大約是900萬左右。

全國在職的事業單位,目前的總量大約是4000萬左右。

按照這個比例就可以知道,每年公務員招考量是事業單位招考量的差不多四分之一。

因為招錄總量不一樣,所以競爭的比例也有很大差異,綜合來看,事業單位的競爭比例比公務員小得多。

尤其是一些專業性限制比較強的事業崗位,基本上競爭比例在10:1左右,如果是貧困山區鄉鎮的事業單位,有時候競爭比例低至3:1。

三、從待遇來比較

目前事業單位的待遇分為三大塊:一是基本工資,二是績效工資,三是補助補貼。

綜合來看,事業單位管理崗位九級職員與事業單位專技崗位12級,待遇差不多持平,這個層級,也是全國90%事業單位管理崗和專技崗人員的普遍層級。——這個層級的年總收入(含公積金),大約是8萬左右,具體收入跟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所處的行業有很大關係,並不是絕對數。

比如經濟貧困地區,這個層級的事業單位人員可能還拿不到8萬,但發達地區這個層級也可能拿到12萬左右,醫院外科醫生,或者開藥較多的崗位,這個層級也可能達到年薪20萬。但是絕大部分這個層級的事業人員平均年收入在8萬左右

再看公務員的待遇,總體看也是三大塊:一是基本工資,二是績效工資,三是各類補貼。

第一塊,基本工資,事業單位九級職員相當於公務員單位科員,兩者基本工資差別不大,事業單位還高几塊錢。

第二塊,績效工資。事業單位工資改革後,績效工資分為考核績效和超額績效。考核績效是基礎績效,超額績效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關,浮動性大。總體而言,事業單位的績效工資,九級職員大約是3萬多。公務員科員的績效工資,原來大約也是3萬多,但是現在公務員又多出了一部分績效:平時考核績效,這個是按月發放的。科員是一月1000,一年是12000元。經濟發達地區是一月2000—3000。

所以,在第二塊,事業單位就比公務員同級別每年就至少要少12000元。

第三塊,補貼補助。事業單位的補貼補助沿用2000年初的那些部分。大約每年的各類補貼補助是7000元左右。公務員的補貼補助就要比事業單位高出一大截了。公務員不僅有以前事業單位一起發的那些東西,而且還多出幾項。第一項:車補。科員是每月600,一年7200;伙食補助每月500,一年6000;住房補助,跟地區有關,500—2000不等,就按最低的500計算,一年6200。僅僅這三項,加起來就是7200+6000+6000=19200

上述三大塊收入累計比較可知,同地區同級別的事業單位每年要比同地區同級別的公務員少拿31000左右。

四、從發展前景來比較

事業人員的發展前景側重於走技術職稱。但說實話,絕大部分事業單位人員,一輩子會在中級職稱的上限到達上升天花板。還有一部分,受職稱職數限制,一輩子能從初級升到中級就不錯了。

事業單位的管理崗更看不到希望,90%的事業單位管理崗位人員一輩子在九級職員呆到退休!

公務員的發展前景側重於升官。實話說,真正能走到實權崗位的,還是鳳毛麟角。大部分一輩子都難發展到較好的崗位和職位,尤其對基層單位而言,升官的難度更大。但公務員的利好在於,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實施後,他們只要願意一直在基層待著,只要一輩子不犯錯,按照23歲入職開始計算,70%的基層公務員在60歲前能上升到二級主任科員(正科級),有40%相對優秀一點的,能在60歲退休前上升到一級調研員(副處)

五、從工作任務來比較

事業人員主要是幹相對專業的工種,但也有綜合性崗位,但總體而言,是專業性工種較多。部分專業性工種的替代性較弱,大部分專業技術人員在某個領域深耕十年乃至數十年後,都能成為那個領域的土專家,替代性會越來越弱。

事業人員的勞動主要是幹具體的,落實性的,實在的事情,較少的涉及政治性,務虛性的因素。


攀閱


首先,你要讓大家知道,你個人的情況,有什麼學歷,有什麼特長,性格怎麼樣,我們才能具體的幫你分析。。

其次,我假設你是一個剛畢業的本科生,非985,211的,普通二本,專業也普通,一抓一大把,性格普通,扔進人群裡找不到的那種。

第三,我還要假設你考過幾次公務員,都沒有考上,有些心灰意冷,感覺自己不是那塊料。

我給你的建議是,首選公務員考試。同等平臺,比如市縣兩級,選公務員考試,實在難度大,就不考了。

然後如果家裡逼著你考個體制內的,哪怕事業編也行的,就往省裡和中央的事業單位,二級機構考。平臺更好,接觸的人更多。

最後,我個人是體制內的,實在不建議走上這條彎路,說出去好聽,幹起來沒勁。就跟娶了一個世界名模一樣,看起來175的個頭,80斤的體重,睡起來哪都是骨頭,能夠硌死人。當然了,你家裡有良好的物質基礎,你個人有致力於服務人民,改造世界,那就當我沒說,祝福你。


浮世情懷


01

事業單位薪資福利待遇

總體不比公務員差

當然跟一些大企業沒法比

但是秒殺許多小企業

福利方面呢?

五險一金

節假日放假休息

就完爆多數企業一條街

事業單位和公務員一樣穩定

說是鐵飯碗也不為過

02

事業單位的競爭難度

相較於公務員要小

無論是從報考人數

還是試卷難度方面

事業單位難度都低於公務員

事業單位的學歷要求較低

部分職位大專也可以報考

03

目前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

作為畢業大學生的你突然發現

找個心儀的工作竟然這麼難?

很多用人單位

把大學生當成臨時工用

待遇甚至比工人低

04

爸媽的叮嚀

七大姑八大姨的絮叨

一個會員朋友說過一件事:

去一個長輩家裡玩

老人問,你幹什麼的?

我攝影的,自由職業

哦,沒工作啊

老一輩的人甚至認為只有

公務員、事業編、國企

才是正經工作

(當然這個想法是不對的)


土豆文化


公務員、事業單位其實也只是一種職業的選擇,同經理老闆,同普通的公司職員,同外賣小哥,同廚師服務員等等一樣,都是一種身份也都是營生的手段。就目前我們國家的形勢來看,考事業單位是不錯的選擇,工作穩定,讓人尊敬,而且五險一金的待遇也不會少。事業單位如果是部門的話,看在哪一級部門,基層事務性工作多一些,市縣指導性工作多一些。如果是占人數最多的教師和醫生的話,專業性要求高一些,老師有兩個假期,工作待遇超過公務員,地位也高,醫生工資更高,要是大一點的醫院會很忙碌,要是小一點的衛生院可能輕鬆一些。總體來說事業單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當然並不是唯一選擇,畢竟有更多追求的人可能覺得事業單位過於穩定,但同時也讓很多人羨慕有個編制。




觀山頌月


不打無準備之仗,需要認清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再做決定,建議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一.你的學歷

為什麼要強調學歷呢?如果你的學歷好,學校也是名牌大學,那麼你意味著你相比其他低學歷的人,擁有更多的選擇機會。雖然現在普遍要求考生具備大專以上學歷才能夠報名。可是,如果你注意觀察近幾年的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招考簡章,你就會發現,大專畢業能考的職位真的非常少,多數時候,只能報考“三不限”職位。不僅僅如此,就連本科生,在國考中想要報考高層次的職位,往往也會受到學歷的限制。所以學歷高,選擇機會就會大,成功概率就會大;

二.你的學習能力

公務員考錄取的綜合水平大概為40:1,考試的內容也非常廣發,如果學習能力不強,很難持續的學習下去,容易半途而廢,浪費時間和經歷,最後得到一個不好的結果。

三.你的心力素質

公務員考試50%是考你的知識,另外50%其實是考驗你的心理素質。尤其是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會遇到挫折以及懈怠都是很常見的。這需要你擁有強烈而堅定的決心和持之以恆的態度。特別是在考試的時候,心態同樣更加重要,公務員考試的臨場發揮就是由心態決定的。所以要有一顆平常心,在平時鍛鍊自己的心理素質;

總結:如果你的以上優勢都比較明顯的話,我覺得可以考一下,比較現在公務員是最火和最穩定的職業了。



阿文讀書


事業編,大多數都是每天朝八晚六,在格子間做著重複的工作,拿著固定的工資,望著一眼就看得頭到的未來,你喜歡過這樣的生活嗎?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考不考事業編,這個得根據你自己的情況綜合分析。個人認為,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而並一定非得考事業編。

我畢業的時候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去國企,從一名普通的工人做起,倒是這個工作非常辛苦,基本上每天除了工作之外,沒有其它屬於自己的時間了,最關鍵的是我感覺去這個國企除了掙錢多點,基本上沒有任何發展前途了。第二個選擇就是去一個事業單位,工作上雖然清閒,但是工資一般般。和前者基本上是天壤之別。如果是你,在剛畢業面臨結婚、買房等壓力時,你會如何選擇呢?

如果你有自己喜歡的工作,並且認為在這份工作中可以實現自己的價值,有發展前途,那麼這份工作對你來說,就是適合你自己的,就是你應該去做的工作。而不是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