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文-杜蘭特是怎麼逐漸變成今天這樣的怪物的?

凱文-杜蘭特,已經三十歲了

十年的時間可以讓風華正茂的MVP轉戰奧斯卡,也可以給擁有鋼鐵之軀的年輕人鬍子裡增添一抹花白,自然也可以讓一個瘦削輕巧,被媒體排在十大應該被丟入垃圾桶裡的球員中的新秀,變成嚴酷從容,可以在總決賽用歷史第一真實命中率劈落35分的怪物

凱文-杜蘭特,到底是怎麼變成這般模樣的?

凱文-杜蘭特是怎麼逐漸變成今天這樣的怪物的?

1.

“剛猛凌烈,無堅不摧,弱冠前與河朔群雄爭鋒”(圖為杜蘭特生涯前四年的進攻佔比)

凱文-杜蘭特是怎麼逐漸變成今天這樣的怪物的?

如果你精細的觀察過杜蘭特生涯前四年的進化履歷,會發現他一以貫之的努力,就是為自己增添持球單挑的技藝

08年剛入行的時候,他被安在得分後衛的位置上,彼時他無球遠射的手感已經頗具火候,但體格纖弱,對抗不足,兼之跑位沒有章法,在搖擺人中足以驕傲的大步和敏捷,放到NBA老辣的後衛群中,就像是麋鹿跌入了獵人的陷阱,連突破時都不敢放心的下球

如果要對那個時候的他做一個評價,就是慌慌張張四個字。

擺脫時害怕被追上匆匆出手,突破時急急忙忙不規劃突破線路,常常扎進人堆裡不知東南西北的隨手一拋,但所幸天賦確實卓絕,臂長、手指的律動,讓他總是能砍下看得過的分數

所以他08年各項得分手段非常的冗雜,佔比最大的得分手段是轉換中刷分。

而09和10兩年,是逐漸找到位置,然後補齊該位置需要的能力的歷程

教練逐漸發現了這個孩子的技術特點,在2月份把他從得分後衛挪到了鋒線上,而他經過了一個賽季的零敲碎打,逐漸找到了擺脫肌肉棒子的技巧,開始聰敏的利用隊內為他設立的掩護牆,接球后的調整也逐漸開始從容平穩,而如果對方撲的過於兇蠻,他又敢果決的切入籃下,換句話說,他無球端已經慢慢圓熟

數據當然可以證明我們的觀點,在雷霆拙劣的空間環境和缺乏創造者的情況下,他用超過30%的繞掩護和接球投籃的進攻比例,用48%命中率和42%的三分砍下25分

然後呢?

對方忌憚我的投籃,往往貼的過緊,撲的過兇,我又有修長的四肢能邁出彎道超車式的大步,現在我又不需要面臨那些狡詐的後衛們——我當然要開始修煉我的持球突破

到了10年的時候,他已經開始錘鍊自己的順步突破和三威脅刺探步,從掩護中卷切出的時候不急於出手,而嘗試停住在側翼擺開一對一的架勢,用新練習的技巧玩弄對方重心後突入禁區,然後挑籃或者直臂高拋,教練組也樂得順水推舟,開始逐漸專門給他設立一些一對一

不要小瞧這個進步,雷-阿倫的持球突破也不含糊,但究其一生,也是走位跳投的附帶技能,對對方防守失位的懲罰措施,多少神射手究其一生也邁不出的一步,在杜蘭特的三年級,就輕巧的邁了過去

他不比前輩們多多少技巧和花式,但就是身高、臂長,步子大,就做到了很多人一生都做不到的事,並且一做,就做到了得分王的地步

而他面框單打的比例在當年完成了飛躍,從18%一舉躍升至25%,就此在未掉下來過

不過,哪怕是如此,還是不夠,10年季後賽對上湖人,阿泰就對媒體滿不在乎的奚落這位新星——“我看雷霆就是給他們多設了幾個掩護而已嘛”

那麼,再然後呢?

凱文-杜蘭特是怎麼逐漸變成今天這樣的怪物的?

2.

“紫薇軟劍,三十歲前用,誤傷義士不詳,乃棄之於深谷”

外線球員想要變為超級巨星,終身需要思索的一件事,就是如何平衡自己的佔有率,佔有率過高的要學會平衡自己的球員,而佔有率低的,要學會主動的消化更多的球權,以謀求對比賽更大的影響力

凱文杜蘭特已經是一個得分王級別的球員了,但還遠遠不夠

凱文-杜蘭特是怎麼逐漸變成今天這樣的怪物的?

從11到12年,杜蘭特發生了一個非常清晰的轉變,他將自己持球擋拆的頻率增大了一倍,就此在未掉下來過

他開始嘗試從一個能隨時為自己創造機會的得分王,變成一個能為隊友創造機會的playmaker

我們都知道2012年夏天的總決賽發生了什麼,雷霆三少對熱的三巨頭,天賦、勇武和活力,就此撞入了老練、沉穩和飽經磨礪之中,而剛剛試著轉型的初學者杜蘭特,遇上了這個星球上最好的playmaker

我們當然知道那組對位的情況,論得分,杜蘭特不落下風,但比起場上的影響力,兩者不可同日而語——勒布朗揮手就策動了熱的三分群,而雷霆還主要是仰賴威少爺和哈登發起進攻

這是一次沉痛的失敗,也堅定了他向一個機會創造者進化的決心,當時很多寫手都在感慨——杜蘭特和勒布朗真有意思,兩個人一個是投籃怪一個是肌肉魔,一個是無球狂人一個是持球王子,走到頭來,他們兩個進化終點,卻反而不斷向對方靠近

勒布朗在學著像杜蘭特,而杜蘭特也學著成為勒布朗

而隨著哈登的出走,進攻壓力的加大,杜蘭特的持球技藝也在同步加持著,他從一個靠投籃威脅哄對方貼身後邁開大步突破的“三板斧”,開始掌握了嫻熟的運球變向和撤步跳投,逐漸成為了一個“能用任何姿勢射球”的怪胎。威少在2014年的傷停,恰好給了他騰飛的契機,讓他把擋拆的比例一舉提升到了20%,得以秀給世界他的持球才華。

那賽季他在得分王和組織手自由切換,每場擋拆後送給伊巴卡和雷吉們的傳球都是能讓主場觀眾尖叫的保留項目

但是可能,還不夠

3.

“重劍無峰,大巧不工,四十歲之前持之橫行天下”

讓我們在回顧一下雷霆的建隊的思路,堆積強硬內線和前板高手,一個能消化球權的超級後衛加上一個超級得分王,以現在的眼光看,好像這樣的球隊空間太差?

不,不對,那是因為你們見的超級核心後衛式建隊見的太多了,其實,超級單挑王的建隊本來就是這樣的

超級單挑王大多都是頂級中投手,他們未必需要多好的空間和佔用特別多的戰術資源,球隊囤積強硬的防守來拖住底線,用前場籃板來增添球隊的回合數,然後交給單挑王來維持球隊持續輸出的產量

邁克爾-喬丹、阿倫-艾弗森和科比-布萊恩特都是這麼建隊的,但是終究,杜蘭特和他們的類型還是不太一樣

前三位都是單挑比例(背身+面框)動輒超過40%的怪物,而杜蘭特最多的時候也不過是25%上下;杜蘭特擁有極高的無球+定點比例,幾乎是其餘三人的一倍這樣的比例是源於他們每個人的技術特點,身材特性而決定的球員天然屬性

這意味著凱文-杜蘭特能比其餘三位得分王擁有更高的效率,但很難像其餘三位得分王一樣成為隨意拖高自己佔有率的怪物

前三位是球隊的“產量”永動機,還魂續命丹;杜蘭特是球隊的“效率”擴音機,進攻放大器

雷霆的把傳統超級單打手的建隊扔給他,終究是似是而非,凱文-杜蘭特開發出了優秀的單打和持球技能,然後球隊真的就讓他這樣一路走了下去,給他增添防守悍將和內線大閘,讓他不斷的縮減他一開始賴以成名的無球武器

凱文-杜蘭特是怎麼逐漸變成今天這樣的怪物的?

杜蘭特去勇士後的恩怨無需再提,從籃球角度上,他做了哪些改變呢?

凱文-杜蘭特是怎麼逐漸變成今天這樣的怪物的?

再回頭看看他新秀入行時期的進攻比例圖,你會發現,他們好像驚人的相似,換句話說,他好像又回到了沒有重點的階段

所不同的是,10年以前他是確實什麼不大會,所以只能亂七八糟的什麼都做一點,而十年之後,他反而是“什麼都會”,然後根據場上的局面——想做什麼都能隨心所欲的做一點

經歷了無數的進步和捶打,卻反而變成了自己一開始的鈍劍模樣

科爾削弱了他弧頂和側翼要位的戲份,轉而讓他重新不斷的參與無球掩護和切出,這一切當然有勇士空間環境的功勞,但科爾教練帶來的戰術體系和素養同樣功不可沒

以及,今年季後賽,杜蘭特的背身進攻比例提升到了14%,一個他從未達到過的佔比,而科爾也在不斷的圍繞著他的背身設計著新的套路和玩法,比如頗有舊公牛風範的格林、庫裡、杜蘭特強側三人轉,讓杜蘭特更清晰的融入到了勇士的進攻之中,讓他在接管和串聯之間銜接更為順暢,而並非17年補丁式的天降外掛

所有超級得分手要完成的第二個課題,就是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加隱蔽和簡潔

喬丹科比年輕時都是變向犀利、矢矯如龍的猛獸,而到了30歲上下率隊奪冠時,已經連球都懶得運了,他們只是平時融入比賽之中,到了該接管的時機-切出-接球-迅捷的調整立刻連上試探步或者背身—切入籃下或者幹拔

所有側翼得分王活躍的地方,終究會變成腰位肘區

4.

草木竹石皆可為劍,這個境界,杜蘭特還沒有達到,尤其是在看過他西部決賽後幾場的猶豫之後

這是極少數人才能達到的境界,甚至古往今來的超級得分手,也只有一人達到了

邁克爾-喬丹在第二次三連冠的時候,已經完全不需要持球就能掌控比賽的快慢和節奏,他已經可以通盤的閱讀,並在任何強度下都能隨時隨地用最體面的方式介入比賽

這是一條很長的路,不過凱文-杜蘭特從2008年至今,已經走的很遠了

在四座得分王和無數高效的砍分場次和絕殺之下,在2012和2017兩次超高真實命中率的場均30分之後,閃爍著的是截然不同的凱文-杜蘭特

從來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