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父亲节

人活一辈子,总有一种赖以生存的理念作支撑,当这种理念在他心中慢慢淡化的那一刻,就预示着他的心灵——真正的衰老和枯渴

我的父亲是经历新旧两个社会的人,土地孕育了他,孕育了我们这一家子。因此,支撑他人生的,除了这个家,除了他的儿女,还有一些重要的东西,例如土地、撮箕、板车!……

他对土地的依恋,就像舞蹈家依恋舞台;钢琴家依恋琴键;画家依恋笔和纸;魔术师依恋道具一样!没有了另一半,他们的人生就会变得苍白:苍白得失去光泽和色彩,苍白得没有生机和活力!从我懂事起,冥冥中就定格着一个身影:一个瘦小的身躯和一担跟他差不多高的撮箕!人的瘦小,将撮箕衬托得更大更大!看上去是如此的不协调,不协调得让人有点心酸!但每天在晨曦的薄雾中,这高大!——因为是这个不协调的身影,穿梭在那片土地上,在我家生活最艰难的时候,养活了一家人!

责任田承包制的实施,使那担撮箕的作用显得更大。田间施肥、地里栽种,出是一担肥,进是一担草(猪草),于是土地,撮箕,在他的心中是一块宝!一块养家活口的法宝!后来,杂交水稻被广泛推广应用,农民由双季稻改成了单季稻,慢慢地,这两块法宝失去了养家活口的决定性意义!清闲下来的父亲,心里整天空落落的闷得慌,便长时间地疑视着那担撮箕,还时不时地把玩着:缝了又补,补了又缝!

父亲一日日地变得消沉,常常一个人默默沉思。一天,他终于想出了个新花样——种菜。

于是,大片已荒的空地,再次显出绿色!父亲又开始了起早贪黑!那一担撮箕,又一次在他的肩上荡悠!这时的父亲似乎变得年轻了,全身充满活力!我们望着他勤劳的身影,总在劝说,他却轻松地说:“没关系的,我还健壮!做做事,身体舒服些,心情也愉快些!”那么多的菜,自家总也吃不完,他倒好,摇身一变,由农民变成了菜农!每天清早,他用那担撮箕挑着一担菜,一路吆喝,消失在晨曦的薄雾中……

新菜长成时,他总是很高兴地将第一把摘回家,让我们尝个鲜。我知道父亲高兴时好喝一两杯小酒,每当这时,我便会打开酒瓶,为父亲斟上两杯,替他祝贺!父亲不甚酒力,一两杯下肚,满脸殷红,一脸幸福和陶醉!这种气氛渲染了一家人,餐桌上欢声笑语!可我却总在这时会想起那个不协调的身影,心底掠过淡淡的忧伤……

父亲看到自己的劳动,换来了全家的欢笑,还有了些许的收入,劲头更足了。盖大棚、种菜秧,将阵地延伸到了田间,将一块扩充到了几块!种的菜多了,自然那担撮箕也不够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