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歲的張藝謀再歸來,充滿東方美學韻味的《影》或將打響「翻身仗」?

文:翟笑千

68歲的張藝謀還在求變。

9月初的威尼斯電影節,張藝謀的《影》進行了全球首映,放映結束,全場掌聲不止。國外電影人、媒體在感嘆影片中獨特的東方美學,國內電影人、媒體亦在討論或揣測著張藝謀和他的新作。

歷經了威尼斯、多倫多兩大電影節展映的洗禮後,《影》的爛番茄新鮮度為89%,IMDb評分為7.2分,不少已先睹為快的豆瓣用戶更是在豆瓣上給出了毫不吝嗇的讚譽。

68歲的張藝謀再歸來,充滿東方美學韻味的《影》或將打響“翻身仗”?


中秋檔過後,伴隨國慶檔的腳步,《影》終於揭開面紗。在9月30號同期上映的影片中,張藝謀的《影》將與開心麻花新作《李茶的姑媽》、港式動作片《無雙》以及包貝爾執導的喜劇片《胖子行動隊》同臺競技。截止當前,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無論是想看指數、想看日增還是首映當天排片,《影》的表現毫不遜色。

68歲的張藝謀再歸來,充滿東方美學韻味的《影》或將打響“翻身仗”?


從種種蹤跡來看,《長城》之後的張藝謀終要憑藉《影》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求變”張藝謀

張藝謀算得上是國內最具爭議的導演。

1988年,彼時的張藝謀轉型執導了人生中的第一部電影《紅高粱》,該片斬獲了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張藝謀一炮而紅。之後,憑藉《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活著》、《有話好好說》、《一個都不能少》、《我的父親母親》,憑藉對中國民俗文化、風土人情的深沉表達,幾乎“百發百中”的張藝謀逐漸成為眾人眼中的“電影大師”。

改變是從千禧年。

很多導演都有一個武俠夢,包括張藝謀。在市場的一片不看好之聲下,《英雄》誕生,憑藉2.5億元的中國票房和1.7億美元的全球票房,《英雄》不僅創下中國電影全球票房最高紀錄,還入選了第75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斬獲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和“最佳導演”等國內外大獎,並被美國時代週刊評選為年度十佳電影第一名,成為中國電影市場化的里程碑式作品。

68歲的張藝謀再歸來,充滿東方美學韻味的《影》或將打響“翻身仗”?


走上商業片道路的張藝謀一度被認為是放棄了電影的藝術性,但事實並非如此。《英雄》中的秋風落葉、衣袂飄飄,《十面埋伏》飄逸神秘的中國古典美學意境,《滿城盡帶黃金甲》的濃郁色彩、鐵甲兵權,雖然“農民情結”再也不在,但又很難否定這些影片的藝術性和張藝謀的美學觀。

探索永無止境,爭議也隨之而來。如果說《滿城盡帶黃金甲》存在一定的爭議,那麼《三槍拍案驚奇》幾乎是被觀眾一致否決。好不容易在《山楂樹之戀》和《金陵十三釵》又將口碑拉昇後,一部《長城》毀所有。

作為中國與好萊塢的首部合拍電影,《長城》不如長城般牢固的口碑將國師拉下了神壇。不是沒有人勸說過,張藝謀自己在最初也並非毫無猶豫,但《長城》這個全新的嘗試對於他而言還是誘惑太大。事實證明,這部影片無論是對於中國電影市場還是張藝謀自身而言,都有著無法忽視的“指點性”意義。

68歲的張藝謀再歸來,充滿東方美學韻味的《影》或將打響“翻身仗”?


從《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活著》到《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再到《金陵十三釵》、《歸來》、《長城》……一直在與時間賽跑的張藝謀不斷求變,如今,《影》又是另一番模樣。

迴歸與重啟

類似於《英雄》和《十面埋伏》,《影》也是個歷史半架空的虛構故事。三年劇本打磨、一年拍攝、一年後期,紀錄片《張藝謀和他的“影”》記錄了影片的臺前幕後。

作為一部影片的“附屬品”,用紀錄片的形式來記錄電影創作與現實發生的交織並不罕見,張藝謀也並非第一次嘗試,2002年《英雄》的《緣起》、2004年《十面埋伏》的《如花》、以及《千里走單騎》的《千里之旅》、《金陵十三釵》的《張藝謀和他的金陵十三釵》均屬同類作品。

68歲的張藝謀再歸來,充滿東方美學韻味的《影》或將打響“翻身仗”?


這一次鏡頭對準的是更多的幕後英雄,有曾與過張藝謀合作過《十面埋伏》《千里走單騎》的攝影指導趙小丁,曾參與《辛亥革命》《甄嬛傳》等影視作品的服裝造型師陳敏正,有曾參與《胭脂扣》《太平輪》等影片的美術指導馬光榮,曾參與《功夫》《西遊降魔篇》的武術指導谷軒昭,曾參與《歸來》《山楂樹之戀》的劇照師白小妍,以及曾製作《太陽照常升起》《黃金時代》《一代宗師》等影片海報的知名海報設計師黃海,還有更多知名或不知名的演員替身和群演,他們都是《影》的不可或缺。

如果說《影》是張藝謀的新嘗試,那麼同樣將登陸院線的《張藝謀和他的“影”》則是一次挑戰,畢竟該題材類型的影片至今還並未取得令人欣喜的成績,截至目前,《張藝謀和他的“影”》在貓眼專業版中的想看人數僅有八百餘人。

當然,《張藝謀和它的“影”》成績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影》的表現。

68歲的張藝謀再歸來,充滿東方美學韻味的《影》或將打響“翻身仗”?


“想拍替身故事的衝動有很多年了,一直等待被觸,直到看到朱蘇進《三國》的劇本 。”張藝謀坦言,《影》的創作靈感來源於朱蘇進的小說《三國·荊州》。作為國內著名的作家,同時也是《鴉片戰爭》《康熙王朝》、《我的兄弟叫順溜》《三國》等影視作品的編劇,朱蘇進筆下的故事總是蘊含著一個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英雄夢,權與力也往往成為其粘合個人理想與家國理想的輔助劑。

這一次,張藝謀藉助《三國·荊州》講述了《影》,一個關於替身的故事。

張藝謀和他的《影》

“現在的中國不缺電影,缺的是好電影。”《影》開機當天,張藝謀盡顯雄心壯志。

他回來了,可卻變得不一樣了。色彩曾是張藝謀的標誌之一,但和《英雄》、《十面埋伏》、《黃金甲》等影片所呈現的“濃墨重彩”不同,張藝謀和他的《影》迴歸了色彩和文化的本源,用大篇幅的黑白色呈現出了不一樣的水墨質感。

在山野朝堂、竹林屏風、大殿斷崖等滿是肅殺之氣的鏡頭畫面中,水墨風、太極圖案、古琴和古箏的獨奏充斥其中,人物的劍拔弩張和餘音繞樑的空靈感形成極具戲劇張力的“文武之道”。

68歲的張藝謀再歸來,充滿東方美學韻味的《影》或將打響“翻身仗”?


攝影出身的張藝謀,再次將對美學的追求和對中國文化的情結髮揮到極致。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黑白的水墨畫風並非是後期渲染,均為實拍。另一邊,《影》的演員陣容也值得一提。

鄧超、王千源、王景春、胡軍幾位“影帝”,再加上“視後”孫儷,以及人氣演員鄭愷、吳磊、關曉彤,一向敢於用人的張藝謀,這次更是大冒險。但也正是老戲骨和流量明星的齊聚一臺,令影片多了份關注點和看點

“我的快樂不是拍很多戲,是拍沒有遺憾的戲 。”作為主演,一人分飾兩角的鄧超這次在《影》中貢獻了自己的極佳演技。子虞和他的“影子”境州,一個是名門望族,一個是山野粗人,類似的設定最早出現於黑澤明的電影《影武者》中,武田信玄和與自己長相接近的替身。

68歲的張藝謀再歸來,充滿東方美學韻味的《影》或將打響“翻身仗”?


為了詮釋兩個具有反差感的角色,鄧超吃了不少苦。一個孱弱,一個健碩,兩個角色無論是外部形象還是內在氣質均有差異,拒絕電腦CG合成的鄧超採取的辦法是,先拍完一個角色後再返回去拍另一個角色。於是鄧超的體重在三個月內從70多公斤增至80多公斤,又在短短一個月的拍攝期內從80公斤極速減至60公斤。

當然,用心的不止是鄧超。在《張藝謀和他的“影”》中還可以看到,王千源每天凌晨五點起床晨練、孫儷勤學古琴練技、鄭愷為學書法專門拜師、吳磊和關曉彤在泥裡舞刀弄劍也成了常態,更別說還有無怨無悔的替身和群演,以及諸多起早貪黑的幕後工作者們,整個劇組上下無一例外地獻出了赤誠之心。

68歲的張藝謀再歸來,充滿東方美學韻味的《影》或將打響“翻身仗”?


“很多導演都有一個武俠夢,很多導演也有一個水墨夢。”在張藝謀看來,主動、用心的再去探索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不是博人眼球更不是獵奇,而是要有源有根,“中國傳統文化,不能丟。”

從1988年的《紅高粱》到2018年的《影》,張藝謀的電影30年滿是一名創作者的拒絕重複,以及不斷求變。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