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1000+家餐廳後,魏志軒再度扛起接班大旗,這一次他選擇主動出擊|接力人物

设计1000+家餐厅后,魏志轩再度扛起接班大旗,这一次他选择主动出击|接力人物

魏志軒喜歡看《軍事聯盟》,喜歡司馬懿的政治智慧,但是他和司馬懿卻是兩個相反的人。他的骨子裡有一些浪漫主義的情懷,日常享受家庭的煙火氣,更享受設計帶來的成就感,大部分時候他都是溫厚的。但是對自己想要的事物的堅持和隱忍,進退把握,卻和司馬懿很像。在成就自我這條道路上,他毫不含糊地在設計領域為自己打造了一塊金字招牌。但是在家族企業的傳承上,他還在虔誠前行。

设计1000+家餐厅后,魏志轩再度扛起接班大旗,这一次他选择主动出击|接力人物

魏志軒

KDS ASSOCIATES創始人兼總經理

香樟花園餐飲管理公司執行董事

撰文 | Coco

攝影 | 肖石明

如果沒有那場開業晚宴,也許設計領域會少了一個才華橫溢的商業空間設計師。港麗、王品牛排、赤坂亭、巴貝拉、釜山料理、豆撈坊、西貝莜麵、Wolfgang Steak House……那些在一二線城市耳熟能詳的餐飲品牌,大部分門店的設計都出自一個叫魏志軒的設計師,他既是香樟花園餐飲管理公司的執行董事,同時也是KDS ASSOCIATES的創始人兼總經理。

设计1000+家餐厅后,魏志轩再度扛起接班大旗,这一次他选择主动出击|接力人物

設計有度

设计1000+家餐厅后,魏志轩再度扛起接班大旗,这一次他选择主动出击|接力人物

來上海發展之前,魏志軒在臺灣一個知名的設計工作室做設計,彼時的老闆是臺灣《室內雜誌》的編委,人脈廣泛,作品突出。在臺灣工作的那些年,魏志軒設計了不少名流的豪宅,也結識了不少好友。如果沒有父親的相邀,也許他會在臺灣把設計這條路走下去。但是家族在內地的餐飲公司終究是需要人來打理接班。於是,在2000年,魏志軒來到上海。

設計是一件偏藝術化的事,始終是陽春白雪,但是餐飲卻充滿人間煙火氣,大到選址定位運營管理,小到鍋碗瓢盆的選擇清理,無一不需要管理者費心。那一年多的時間,魏志軒試圖融入餐飲的商業環境,嘗試管理。但是建築設計出身的他,與商業之間保持著若即若離的關係,那份疏離感有天性因素,也有人為的作用,魏志軒不斷調整著自己在家族企業中扮演的角色。這樣的狀態持續了一段不短的時間。

2003年,採蝶軒新店開業,老闆Lawrence Liang邀請魏志軒參與了開業活動。在那場晚宴上,雲集了諸多如今上海灘餐飲界的名人。人頭攢動的擁擠空間讓彼此的交流更密切。彼時港麗餐廳的老闆Patrick Chen正好也參加這個晚宴,兩人因此相識。在瞭解了魏志軒擅長做設計之後,Patrick Chen向他發出邀約,為新店做設計,那家店即是港麗。

對這份邀約,魏志軒有所猶疑,畢竟自己此前做的都是住宅設計。

商業空間是很重視時間性和金錢。你必須在一定的預算和一定的時間內來完成空間設計。但是很多住宅設計是不計較錢的,對時間的要求也沒有那麼嚴格。我們當時在臺灣做很多豪宅。做久了就會知道,豪宅主人是不和你談時間,也不和你談預算。

帶著嘗試挑戰的心情,他接下這個案子,並出色完成。自此以後,港麗開始做品牌化的發展,所有門店也由魏志軒進行設計。不僅如此,其他餐飲品牌也蜂擁而至,在餐飲業的群雄逐鹿時期,魏志軒成為諸多品牌的御用設計師。2005年,他正式開始招兵買馬,成立公司,專注自己的設計工作,公司一直運營至今。

设计1000+家餐厅后,魏志轩再度扛起接班大旗,这一次他选择主动出击|接力人物

商業空間和居家設計,兩種反差的設計條件,也帶給魏志軒不同的設計思考和設計體驗。商業空間設計,其實就是在一個框架內做有限制的設計。在這種情況之下,對設計者的要求是當機立斷,決策要快,思維要敏捷,要迅速理解這個時代的潮流到底在哪裡,然後才能掌控商業風險。簡言之,就是在面對問題的時候,設計師需要快速做決定。這一點,正好與魏志軒的性格吻合,他不是一個拖泥帶水的人,這也使得他在新的設計工作中如魚得水。

當然,他並不否認在這種情況下所做的決定會有失誤:“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我覺得做商業空間設計好的地方就是你在很短的時間內可以很快速地用經驗、直覺和本能作出判斷。不好的地方就是可能決定得太快,想的不夠遠,設計出來的作品最後可能會不持久。”當然,從審美角度和個人喜好出發,設計師會與僱主有衝突,那是自然不過的事,如何剛柔並濟地說服僱主,也是設計師需要掌握的技巧。

曾經魏志軒給王品牛排設計了一家店,在徐家彙的天主教堂旁。當時他用了一個大的菱形格子來作為空間隔斷。同時,店內還有一些其他的菱形元素,包括窗戶。當時王品牛排的副董事長英美惠對這個設計產生質疑。魏志軒對此解釋道,該設計的靈感來自於徐家彙天主教堂的玫瑰花窗,以此呼應這個優秀的歷史建築,與環境產生共鳴。“但是他對這個解釋仍然不滿意,於是我告訴他,這樣的菱形格設計在很多奢侈品中都會用到,比如香奈兒的2.55包包。”仔細推敲,這樣的回答有些牽強,但是卻符合了生意人的心態。後來,魏志軒為王品牛排設計了五十家門店。

雖然魏志軒享受他的設計工作,但是他卻不滿意在大陸的最後設計成品:“其實設計在兩地(臺灣和大陸)是一樣的,但是最開始那些年,施工執行的最後結果會讓你覺得沮喪。比如金屬構件的精準度不能超過0.2毫米,工人會覺得0.5毫米是很正常,而對我來講是0.1毫米是極限。包括木工、鐵匠等,大家所認知的品質都不太一樣。”他坦言,那時候做空間設計是很辛苦的活,尤其是設計者想展示好品質,可是工人卻沒有辦法理解這個概念的時候,他會管不住自己的脾氣。

曾經,他也因為設計施工達不到自己的要求標準,而發生收不到尾款等事宜。所以最初幾個案子,魏志軒會為了品質跟工人吵架,吵得很厲害,一度差一點和工人打架,他不明白為什麼工人怎麼都聽不懂自己在說什麼。而工人覺得他提的要求根本是天方夜譚,都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魏志軒強勢堅持這些要求必須做到,水泥一定要磨到平,線條一定要非常直,要有稜角……後來魏志軒放棄做施工執行的監督,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他專注於設計。

设计1000+家餐厅后,魏志轩再度扛起接班大旗,这一次他选择主动出击|接力人物

2013年開始,餐飲界逐漸迎來洗牌。隨著人們對用餐要求和用餐習慣的改變,不少餐飲店紛紛關張,或者選擇轉型。“那年,我們跟王品牛排籤的年約是設計25家店,結果他們只開了大概10家就開始走下坡路,很多品牌也是這樣,大勢影響。”這讓以連鎖餐飲空間設計業務為主的魏志軒開始考慮設計公司進一步發展的問題,酒店式公寓成為他新的設計發展方向。

四十惑?不惑

有趣的是,當初因為無法融入餐飲環境,轉而繼續自己熱愛的設計事業的魏志軒,在這些年的設計工作中,反而得到了經營餐飲業的心得與看法。“其實做餐飲和設計還蠻像的。比如一個餐飲老闆如果要開一個新店,他也必須要在一定的時間內控制一定的預算,不管是300萬還是500萬,你都必須要控制好你的現金流,然後在一定的時間內把店鋪開出來。雖然二者在執行面不太一樣,但是本質上是相通的。”此時,父親也再次對他提出要求,回去打理家族企業。To be or not to be,魏志軒遇到了兩難的選擇。

這個問題其實在這一年困擾我蠻久的。說實在的,做設計很多時候是一個偏理論的東西。雖然我實戰經驗還算豐富,過去也設計了一千多家餐廳,我也很理解餐廳的起承轉合。但是實實在在經營一個餐廳,我覺得更多的時間是你必須要專注在管理人和管理物上,服務人員、服務流程、菜品控制……全部都是要完全投入心力。在餐廳經營管理上,空間設計是品牌的第一形象,但並不是關鍵,不是經營的根本。所以在這一年我也一直在學習觀察,學習如何處理人的問題,以及產品的品質管控。

許多人以為經營餐廳就是把菜做得好吃而已,但是實際上並不是,菜品同樣需要標準化。假如在一家餐廳,針對同一款菜,A和B吃到的口感不一樣,午餐和晚餐味道有差異,按照互聯網時代的傳播速度,這家餐廳很快就會受到大的影響。同樣,只要服務和菜品夠好,火起來的速度也如同火箭一般。魏志軒解釋,在互聯網還未盛行的時代,一個餐廳從開業到火熱,大概需要三個月的時間,但是現在稍微可圈可點的餐廳,藉助互聯網的優勢,一個月就能馬上起來。

這是一個快速膨脹的時代,也是一個快速消亡的時代!任何一個行業但凡流露出一點點的金錢氣息,就會被人蜂擁而上。在餐飲業經歷一番洗牌,重新邁入百花齊放時期,魏志軒做出了以往不會做的嘗試,他試圖一點點把家族餐飲公司和自己的設計公司都抓穩拿好。食品危機,服務問題,菜品可靠性……任何一個意料之外的問題都可能讓費心經營的餐廳崩垮,那種不確定性曾經帶給他心理上極大的不適應:“古人說五十知天命,而我剛好在中間。嚴格來說,我應該是不惑之年,對什麼東西應該都瞭然於心。可是對於突然要接班,融入餐飲行業,我其實有很大的困惑。”

魏志軒的父親今年七十多歲,從二十多歲開始,他就在不斷地開店,直到七十歲,歷經各種艱辛。於是老人要求魏志軒只要守好現有的店鋪就好。也正是因為如此,父親對企業的守穩要求與他的雄心壯志成為一種衝突,實操獲取經驗與父親要求其保持旁觀又是另外一種衝突。對於任何一個已經在事業上證明自己的中年人來說,在重重禁錮的條件下重新抉擇再出發,並實現彎道超車,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反正這球丟過來了,你得接著,繼續玩下去。就像你去參加接力賽跑,棒子遞到了手上,難道你不跑嗎?不管路是什麼樣的,持棒的人還是要跑。既然棒子在我手上了,我就要跑好這段路,甚至想過化被動為主動。畢竟最好的守業就是開創家業。

好在魏志軒對自己要什麼和不要什麼心裡有了答案,他在為這個企業更好的未來而努力,從烹飪方式、菜品等開始,一點點做改變。

侷限於困惑並不能解決什麼,那就去學去做,用百倍的耐心去和父親溝通,去說服。在工作上把父親當成領導,也當成客戶,用事實來說話,針對需求來溝通。“最忌諱的是,你用兒子的身份去和董事長談工作,這是非常不專業的事。”魏志軒對此深有體會。

设计1000+家餐厅后,魏志轩再度扛起接班大旗,这一次他选择主动出击|接力人物

香樟花園餐飲管理公司從成立至今已經整整二十年,這二十年,積累下來的有財富有口碑,也有大量的老員工,它就像一個一直行駛的火車,每個和企業相關的人都在上面找到了自己的角色,乘客、乘務員、乘警、列車長……而魏志軒也在這個列車上不斷的變換著自己的位置。他的內心深處,對家族事業有規劃有追求,這和父親所說的“貪心”是兩回事。他並不反對高慾望的人生,這取決於每個人的內驅力,但是到達慾望的路徑有很多,走哪一條路才是根本。

作為創二代,魏志軒以數千個設計作品證明了自己的價值,作為接班二代,他仍舊不惜力地完成和企業、和家族的融合與溝通,希望能將企業帶上一個新的臺階。但是經歷過生死的他,對此盡力但不執不妄,因為歷經困惑,生死一線,已明白什麼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