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紙幣

“消失”的纸币

貨幣歷經多個形態,我們今天的疑惑是,移動支付的興盛會不會帶來又一次貨幣形態顛覆性的變革?(東方IC/圖)

某接近央行調研課題組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央行對於每年新發多少紙幣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計算過程十分複雜,目前難以定論明年的紙幣發行量,但可以肯定的是,將會保持正增長。

“消失”的紙幣

貨幣歷經多個形態,我們今天的疑惑是,移動支付的興盛會不會帶來又一次貨幣形態顛覆性的變革?我們難以預料會有多少未知的阻礙,也難以準確地去描述紙幣的未來,但改變顯而易見,不可逆轉。(周鵬峰)

世界在驚歎,中國在移動支付上後來者居上,甚至在此前一段時間內,“無現金社會”成為一個火熱的概念。不少人認為,在電子貨幣和數字貨幣逐步優化傳統貨幣的貨幣發展進程中,中國無疑是越來越接近“無現金”狀態的國家。 但央行卻對“無現金”社會的概念提出了鮮明的反對態度。央行公告強調人民幣(包括紙幣和硬幣)的法定貨幣地位,並指出所有單位和個人在接受現金支付的前提下,鼓勵採用安全合法的非現金支付工具。並明令禁止炒作“無現金”概念的行為。 雖然導向已定,但移動支付的快速發展趨勢已不可逆。根據益普索今年7月發佈的《2018上半年第三方移動支付用戶研究報告》,2018年上半年我國移動支付在手機網民中的滲透達到92.4%,移動支付用戶的規模約為8.9億。報告還指出,個人類交易、線上消費類交易、線下消費類交易、金融類交易4類場景在調查期內最近三個月內的使用率分別為95%、82%、86%、20%。 這意味著貨幣的無現金化在我國居民的日常消費行為中,正在越來越普及。那麼在未來紙幣會消失麼?目前尚無肯定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流通的紙幣正在減少已經是全世界範圍內不可爭的現實。中國亦然。 每年央行都會例行要求各地金融機構上報現金流通使用情況,以決定來年紙幣印刷發行量。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獲悉,今年的地方上報工作已在進行中,央行還在近日派出專家學者調研團實地調研多地現金使用狀況。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到,從初步的調研結果看,雖然紙幣發行計算複雜,但由於貨幣發行量保持穩定增速,紙幣發行大概率依然保持正增長。但實際調研中,生活場景中的紙幣日常流通使用量已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且這一趨勢大概率將繼續延續。紙幣發行增速或將放緩。 不過從貨幣的匿名性需求以及潛在風險等角度來看,紙幣短期內並不存在“消失”的基礎。

回溯:紙幣的“厚度”

當中國的移動支付迅速發展並將這一浪潮推向世界,不少人疑問,為何是中國成為這一貨幣變革的推動者?

但若回顧貨幣的發展史,不難發現,中國在世界範圍內從來都是推動貨幣產生顛覆性發展的變革者。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紙幣的國家,貨幣史幾乎與文明史比肩,長達五千年。

眾所周知,商朝以貝作為貨幣,使貝成為中國文化中錢最早的象徵。在中國的漢字中,凡與價值有關的字,大都從“貝”。但隨著商品交換的發展,貨幣需求量越來越大,海貝已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商朝人們開始用銅仿製海貝。銅幣的出現,標誌著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一次重大演變,也隨著人工鑄幣的大量使用,自然貨幣便慢慢退出了中國的貨幣舞臺。

從商朝人工鑄幣產生,經過秦統一貨幣形狀規範,到漢朝確定中央政府對錢幣鑄造、發行的統一管理的集權,中國古代貨幣制度逐漸穩定延續。直到公元十一世紀宋朝,紙幣率先在中國被髮明和使用。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研究員王宇撰文指出,紙幣能夠在交換關係並不發達的中國宋朝率先出現,表明中國政府在青銅幣本位制度下,在經濟中的絕對作用。在中國經濟金融變遷中,政府始終發揮著壓倒一切的作用,法定貨幣——無論是銅錢還是紙幣的價值均由政府決定。

王宇還表示,但在中國古代,貨幣體系基礎是賤金屬(比如銅和鐵),在紙幣發明之前,歷代皇帝都為銅礦甚至鐵礦的稀缺而苦惱,因此發行量受到天然限制。而紙幣出現之後,那些不再為銅礦稀缺而苦惱的皇帝,肯定無法抵禦過度發行紙幣的誘惑,從而“毀掉了一種又一種紙幣”。

與生產力與經濟體制不相匹配的紙幣,其過早出現必然導致過早夭亡,但一千餘年的紙幣發展史,仍令中國的紙幣帶有其他國家所不具備的歷史厚重感。

直到近現代,統一的紙幣體系重新建立,再直到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成立併發行第一套人民幣,目前沿用至今的紙幣體系,正式確立。

改變在發生。正如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在國內不少一二線城市幾乎已實現居民的“無現金”交易,這會否又是一次貨幣顛覆性變革的起點,紙幣真的會“消失”?

貨幣無紙化VS交易匿名性等需求

現實的考量因素更多維。

他解釋稱,決定貨幣發行量的核心因素是生產力,考慮生產力情況、通脹等因素情況下決定貨幣發行量。再考慮貨幣流通速度與原有流通紙幣的損耗情況,決定每年的紙幣發行量。考慮到目前貨幣發行量處於較穩定增速,紙幣發行也將維持正增長,但增速可能有所放緩。

華北某農商行行長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消費者直觀的感受是生活中使用紙幣減少,日常消費的紙幣流通減少,但實際情況是,大多數人感受到的日常生活中的紙幣現金結算只是社會資金流動中很少的部分。

他表示,國庫目前大部分現金流都是通過銀行系統進行結算的,銀行系統雖然很少直接轉移現金進行清算,但銀行依然存有大量的現金,這部分現金不會隨意消失或者收回。貨幣發行量增加,國庫和金融機構理論上持有的現金會隨之增加。

他還指出,此外,在民間日常結算中,因為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我國仍有相當多地區依賴現金結算。從各網點現金業務情況看,經濟發展程度較高的城市網點的櫃檯、ATM取現業務增速下滑甚至部分網點出現了負增長,但在經濟發展程度一般的城市和城鄉,這一趨勢並不明顯。如果紙幣必須消亡,這個過程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華南某城商行相關業務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紙幣的本質是匿名貨幣,可以說如果100塊錢丟了,不考慮道德因素,任何人撿到都可以平等地使用。因為這種匿名的特質,實際業務中,對於紙幣的需求依然存在。尤其在一些強調交易匿名性的領域,紙幣依然是主要使用對象,且這一需求並不在少數。

他認為,我們目前感受到的日常生活中的紙幣使用和流通率下降,更多的是“貨幣無紙化”的體現,而非紙幣的“消失”。

他進一步指出,法定數字貨幣尚未問世,移動支付的普及背後對接的仍然是傳統的貨幣體系,並未對現有貨幣發行產生顛覆性的改變,更多的是對消費習慣的改變。日常生活中,貨幣無紙化會越來越普及,櫃檯的現金業務隨之在未來可能會逐步減少,但從金融機構的層面看,紙幣的完全消失,依然存在許多阻礙。

紙幣“消失”引發新問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中發現,雖然傳統金融機構就紙幣的“消失”多持否認態度,但從實際數據看,移動支付的快速發展確實給紙幣的流通增加了壓力。

微信支付相關業務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2017年微信支付交易額超過1萬億,這幾乎接近20世紀90年代初全國貨幣發行總量。而目前微信支付用戶已有超過8億用戶,交易活躍度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2018年微信支付交易額仍將保持高速增長。行業的共識是,現金流確實大量流向互聯網公司,紙幣的使用在很多地區很大程度上已經被移動支付工具所替代。

他認為,互聯網時代的貨幣無紙化對金融行業產生了極大的刺激作用。一方面現金流的流入給互聯網巨頭注入了更多的活力,使這些互聯網公司在金融市場上也可以佔據絕對的主導和優勢,相關衍生的互聯網金融服務也得到快速發展。但與此同時,如微信、支付寶等互聯網平臺並不希望因為移動支付的普及而取代紙幣。現階段,如果電子貨幣成為取代紙幣的唯一流通貨幣,無論從安全性、還是從貨幣使用效率、金融實現對實體的支持等角度看,都將帶來更多的風險。

一位互聯網行業人士劉軍(化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紙幣是基礎貨幣的一部分,也是最佳的匿名貨幣,就目前社會需求看,即使紙幣消失了,也必須出現新的匿名貨幣。如果每一筆交易都可以電子化、數據化,那麼可能會引發新的問題,比如消費甚至社會的不公平。

劉軍具體舉例指出,以某知名遊戲運營商為例,許多玩家都有類似的疑惑。一次都沒充值消費的玩家在點擊抽取打折時有更高概率獲得更高的折扣,而充過值的玩家在點擊抽取打折時通常折扣很低。這在實體線下商店購買商品是幾乎不可能存在的,但在線上虛擬產品尤其在遊戲產業十分普遍,甚至出現了更為直接的價格歧視。

“比如在很多遊戲中都有的‘鍛造’模式,即告知玩家你需要購買‘零件’,並通過一定次數的鍛造來獲得完整的道具,系統可以通過後臺控制鍛造的次數,比如新手玩家鍛造3次可以成功,‘土豪’玩家鍛造10次才能成功,這樣最終售價就得以控制,變成有針對性的價格歧視。”他稱。

劉軍告訴記者,當下的電子貨幣並不具備匿名性,隨著大數據的發展,每個人的消費能力、消費心理都在被精準地定位和分析,這在推動消費升級的背後,本質上也是一種不平等的體現。當商家積累了足夠的用戶數據,就可以進行價格歧視,在一些網購平臺已經出現了針對不同消費者同商品不同價格的現狀。如果不能有很好的技術和制度來平衡和限制,如果紙幣消失,那麼也可能帶來的是貴金屬重新替代紙幣的倒退。

前述微信支付人士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如果當今的電子貨幣可以滿足社會的全部需求,那麼電子貨幣可以取代紙幣,紙幣終將消失。但目前看,紙幣依然有充分的競爭優勢。

“開一個腦洞,如果真的紙幣消失了,將面臨怎樣的狀況?雖然移動支付帶來了高效和便捷,但是如果貨幣制度的未來是電子貨幣或者數字貨幣取代紙幣,所有人都要有手機或者移動終端才能消費,這或許是一種變相的‘科技稅’。這意味著對有一部分人尤其是基礎人群來說,如果他們不購買手機,不安裝微信或者支付寶,將不具備基本的貨幣使用權。整個社會或許將產生更大的失衡。隨之而來的還有企業、政府、央行之間權力的邊界如何劃定,如何監管的問題。可以說,紙幣在目前不具備消失的條件。”他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